在即將靠近海王星的時候,張毅藉助著飛船上的高畫質攝像機,見識到了什麼叫做風暴。
這個在太陽系裡面最凌厲的星球,它有著整個太陽系最強大的風暴,甚至比木星上面的風速都要大的多。
海王星上面的風暴,最高的時速可以到達約2000公里小時,哪怕是木星上面的大紅斑風暴,風速也不過只有400公里小時。
而且,在這樣猛烈的勁風下,讓海王星上面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黑色斑點,這個黑斑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在海王星上面肆虐著。
張毅操控著飛船的高畫質攝像機,拍了一套成組的照片,然後透過人工智慧自動運算,模擬出來了這個風暴的執行路徑,以及形成原因。
以前的天文學家們也曾經觀測到海王星上面的大黑斑,但是都不知道這些黑斑的形成原因,也不知道驅使這些風暴的能量所在。
雖然這裡是藍星以外的行星,但是一些物理規則還是相同的,藍星上雖然風暴也有,但是都不是很強大,而且就算是颱風,這些風暴的能量也會有耗盡的那一天。
像海王星這樣的強大的風暴,而且還一直在行星上高速移動,這樣是需要很大的能量的,這裡並沒有像木星那樣的風暴旋渦。
所以,這個風暴也不能從其他小型旋風裡面獲取能量,那麼這些能量是從哪裡獲取的呢?海王星內部有一個可以產生支撐這些風暴能量的物質嗎?帶著這樣的疑問,張毅試圖用高畫質攝像機找到答案,雖然海王星上風暴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覆蓋面積也比較廣。
不過風暴的覆蓋範圍也只有大約8000公里,跟海王星的直徑比起來,還是相差蠻多的。
海王星的直徑大約為49000公里,這個風暴大約佔總星球的6分之一,所以,這個風暴並不是全球性的。
也就是說,在風暴沒有到達或者已經經過的區域,那裡還是比較平靜的,跟風暴肆虐的區域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張毅想要透過觀察這些平靜的區域,看看能不能獲得一些有用的線索,也許可以發現這個風暴的一些秘密。
他在海王星的各個不同的地方,都拍攝了好幾組動態照片,這些照片的幀率都不一樣,透過把這些照片用不同幀率的方式結合起來,就可以做到一個可以觀看的動態結果。
就相當於把張毅透過肉眼觀察到的場景,用高畫質攝像機給記錄下來,並且精度還要更高一些。
因為圖片的精度比較高,所以飛船內的人工智慧系統,也是很快把這些靜態圖片,變成了一個個動態的影片。
並且在人工智慧的超高運算效率之下,這些影片非常連貫,就像是真正發生在眼前的事情一樣。
畢竟,哪怕是幀率再高的影片,都沒有辦法做到和人眼的幀率同步,人的眼睛最高可以分辨的幀率在300赫茲左右。
當然,這個並不是人眼的極限,只要畫面以勻速運動,哪怕幀率再高人的眼睛也可以分辨出這個場景。
隨後,張毅開始一個個觀看這些由人工智慧合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長度大約為1分鐘左右,雖然影片時長比較短,但是已經足夠顯示出很多的資訊。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影片不僅僅只有一個,是有很多個,哪怕這個影片沒有一些可以被記錄下來的內容。
但好在數量上還過得去,目前暫時沒有辦法做到高質量,只能從數量上開始彌補,這麼多影片,一個個都看完,估計總能有一些發現吧。
這樣想著,張毅開始了枯燥的觀看影片的環節,此時飛船的其他貓娘,包括貝斯特都在緊緊盯著飛船的控制中心。
她們在處理一些更緊要的事情,自然是沒有張毅這樣的閒情雅緻,而且最主要,她們也對這個海王星沒有任何的興趣。
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氣態行星罷了,並沒有值得她們研究的地方,她們現在更關心的是那個黑暗行星,尼比魯的情況。
因為飛船在中途中遇到了好幾波小行星帶,速度方面受了一些影響,估計後面到達尼比魯的時間,跟最開始的時間不會那麼同步。
這個軌道資料需要及時更新,把這些耽誤的時間也算進去,這樣最後得出的資料才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導致她們無法到達尼比魯行星。
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能發生的,所以她們此時也是一直在更新軌道資料,讓資料始終保持最新的狀態。
當然,張毅的行為她們也都是看在眼裡,但是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只當是他自己個人的興趣愛好而已。
目前軌道資料計算需要的人手已經足夠,也不需要張毅他再加入到這個環節中來,因為沒有太大的必要。
張毅的參加並不能讓計算的速度更快一些,所以她們也是任由張毅自由行動。
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畢竟,回頭到飯點,她們還需要張毅幫忙烤魚呢,這人還是好心好意伺候著好了。
張毅一連看了好幾段影片,但是都沒有任何發現,這些影片看起來都十分中規中矩,上面也只是一些氣流的基本運轉。
“嗯....好像沒有什麼太有價值的線索,這些影片都比較平常,整個行星的氣流也比較正常,都是按照既定的順序運轉,真是傷腦筋,難道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猜想,這些問題並沒有隱藏著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因為這些影片太過於中規中矩,張毅看著不免生出了一絲睏意,隨後,還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怎麼說呢,這種感覺有點像在讀一些晦澀難懂的經書,就是那種,雖然都知道上面寫的啥,但是就是不知道寫這些東西的意義何在。
隨後,張毅意識到一個問題,氣流,這個行星上面的氣流,好像有點奇怪,根據照片獲取的一些行星資料,這個地方的氣流執行方式,應該是由南向北的。
但是此刻,這個氣流的執行方向卻是完全反了過來,這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氣流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暖的,另外一種是冷的,由兩種不同性質的氣流,組成了行星上的各種天氣變換。
比如,藍星上的氣流執行就比較正常,冷暖氣流交匯處,往往會形成一個比較獨特的景象。
會把這一片的洋流環境改變,在這些河流的交匯處,往往生物都會長的更大一些。
雖然海王星的溫度比較低,但是哪怕溫度再低,也是有高溫和低溫的區別的,比零下溫度低那也是低,是等同於正常的溫度對比的。
所以海王星上自然而然的也有溫度的對比,所以也有冷暖的區分,只不過是在比誰更冷而已。
就是這樣的區別,讓張毅發現了這個氣流的異常,隨後他便立馬開始分析,把這個資料都輸入到基地的人工智慧系統上面。
很快,計算機開始自動分析,畫面也在張毅面前一閃一閃。
說實話,這個發現讓張毅感覺比較激動,就好像找到了開啟寶箱的鑰匙一般,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箱子裡有什麼東西。
計算程式慢慢一點點跳動著,隨著最後一個畫面跳轉完畢,那個答案也最終浮現了出來。
果然,海王星上面這個氣流的異常,是有原因的,這並不是行星上自然發生的場景,而是受了什麼奇怪能量的影響,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張毅注意到,在海王星上面有一處異常的地方,這個地方處於行星的赤道附近,其他氣流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但是這個地方的氣流卻跟那些氣流截然不同。
是完全反著來的,而且這個氣流的周圍,還有一些小型的颶風,在周圍旋轉著,但是,這些氣流的行為比較古怪。
它們只是在周圍小範圍的移動,並沒有跑到其他的地方去。
不過,張毅又用飛船上的高精度攝像機,拍了幾張照片,隨後,反覆觀看了好幾遍。
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與其說這些氣球是在這個赤道氣流附近移動,倒不如說是它們在守護著中間的這個氣流。
每當有一些小型氣流在移動到附近的時候,這些氣流居然鬼使神差的移動到了一起,生成了一個類似風牆的物體,把這些小型氣流給隔絕在外面。
這在張毅看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這些氣流就好像接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命令一般,把赤道的這個氣球給保護在裡面。
這樣反常的舉動,無疑是非常不科學的存在,張毅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個地方肯定隱藏著什麼。
不然,不會發生這麼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樣的現象,說是天然形成,張毅不太相信。
但是,要是說這些是所謂的“外星人”的行徑,張毅覺得這樣完全可以說的通。
不僅僅是這個,後面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張毅想要用飛船的高畫質攝像機,把這個地方的場景給記錄分析下來,但是他試了好幾次,都沒有辦法完成這個舉動。
“咦....這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別的地方都非常清晰,只有這個地方這麼朦朧?好像被覆蓋上了一層什麼保護膜一般,感覺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在阻擋著這個高畫質攝像機的視線,難道是裝置出了問題?”
一開始,張毅用高畫質攝像機想要做跟之前一樣的事情之後,這次卻遇到了一些問題,鏡頭裡面的景象,居然這次變得模糊起來。
透過鏡頭,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場景,關於上面的內容,根本沒有辦法看清楚,張毅當時還覺得,可能是高畫質攝像機出了問題。
因為他今天使用這個飛船的高畫質攝像機的頻率確實比較高,他不太確定是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才會造成眼前這樣的景象。
隨後,他切換了一下鏡頭,把鏡頭對準另外一個畫面,讓他奇怪的是,其他地方居然完全不受影響,只有這一個地方,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隨後,他一連試了好幾個地方,都是這樣的,海王星星球其他地方,都可以透過飛船的高畫質攝像機把場景給記錄下來。
並且,這個畫面跟之前拍攝的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一樣的清晰度,畫面質量也沒有出現任何下降。
可唯獨這個區域,死活無法透過高畫質攝像機給記錄下來。
張毅知道,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對勁的,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不過,既然問題沒有出現在飛船的高畫質攝像機上面,那麼問題肯定出自於海王星上面。
這個赤道氣旋,到底上面有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讓這個高畫質攝像機失效呢?說實話,對於攝像機這樣的工具,張毅一時間想不出可以禁止這個功能的存在。
攝像機的原理就是光成像,可是這個海王星上面明顯是有光的,現在也是白天,而且這個地方是赤道附近。
在一天中,這裡的白天時間也是比較長的,而且這個地方也是一片蔚藍的,除了這片黑濛濛的藍色,張毅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看到,這樣奇怪的景象,張毅有一種奇怪的衝動,他想駕駛著飛船登陸這顆行星,去一探究竟。
可是,他不能,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目前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另外一個就是,海王星很大機率是沒有辦法登陸的。
畢竟,海王星只是一顆氣態行星,它是沒有可以登陸的陸地的,也就是說,張毅想要登陸這顆行星,也沒有辦法。
至於,海王星赤道氣旋那個地方的景象,張毅目前沒有辦法解釋,他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只是覺得奇怪而已。
同時,他也不覺得,這個赤道氣旋附近,會有可以讓飛船成功登陸的陸地,這應該只是一個雲層更為濃郁的地區。
目前只能這麼想了,哪怕張毅再好奇,他暫時也不敢輕易登陸這顆行星。
沒辦法,最後,他只能把這個想法給放在心裡,等到後面有機會,再對這個情況進行探索。
反正,讓他登陸這個行星,他是萬萬不敢的,如果是探測器還差不多,探測器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控制探測器去探索。
哪怕探測器在登陸行星以後,就被損壞,最起碼他知道了,這只是一個未解之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