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做盡荒唐事。

回頭望,喜上眉梢;回頭望,黯然神傷。

始於江蘇,邁過重慶,進入深圳……

經歷過便成為故事,故事便成為了人生的篇章。

我是鄒凡一,出生於80年代,即將邁入不惑之年。

網路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網路討論,“80後在日益艱難的生存挑戰中步履維艱;但他們認為很難賺的錢,90後玩著就把錢賺了。80後被沉重的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但90後的父母手中好幾套房,他們根本沒有生存壓力。”看到這個討論,再審視自已,說的那個80後不正是我嗎——掙著極難掙的錢,還著極難還清的貸。負重前行,真的是步履維艱。

生活一地雞毛的我,隨手翻看著以前的微博,偶然間發現了《假如愛有天意》這部電影,帶著複雜的情感,重新觀看了這部電影,不經意間的時光記憶就被瞬間喚醒……

2006年出生於江蘇北部縣城的我高中畢業,穿上時至今日回想起來仍不敢直視、有幾分拉垮的衣服,拖上行李箱,坐上綠皮火車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在這列高速行駛的火車上,極其偶然且幸運的遇到了他。起初他並不引起別人的注意,我們分別坐在車廂過道兩側的對面,相互無言,甚至都沒有多看一眼的必要。他在他爸爸的陪伴下去學校報到,我獨自一人。由於第一次出遠門的緣故,我會對周邊所有人都保持警覺,時不時的觀察著周圍,隨著路途的遙遠,漸漸的發現這哥們竟有過人之處,我們坐著時長約需24小時的火車,他前半程竟然滴水未進,廁所都可以不去。伴著這份崇敬之情,我對他開始了細緻的觀察:他個子不是很高、人好像也不帥,頭髮濃密卻也夾雜著白髮,戴著一副寬邊眼鏡,上面的牙齒還有些外凸,相比較他爸爸可能看起來更好看些,我猜測他應該是抱養的吧(後來大家彼此熟悉後才得知,他並非抱養;牙齒也非天生,據他描述,小時候,我們那個地方夏天乘涼時會使用一種木頭製成繩索捆綁的床,因為沒人看管,漸漸的就養成了一種啃木床的習慣,久而久之,牙齒也就變成了這般模樣)。他爸爸看起來更健談些,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隔著過道和我聊著天,他問我是哪裡人,在哪裡上的高中,要去哪裡啊,去哪所學校上學呢,我都比較隱晦的一一回答,而他回覆我的總是那句“我們也是”。此時的我真的很心慌,真沒想到,他們竟然是我媽媽臨行前告誡我的騙子,我不知該怎樣處理,索性不再講話,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直到看到他們偶然間拿出的錄取通知書,一顆不安的心也才終於釋然……

這就是我和他的初次相遇相識,也正是因為這份偶然,使得我們後來成為彼此最要好的朋友。

火車仍在繼續前行,穿過隧道、山川和河流。看慣了平原地貌的我們,對於這些映入眼簾、目不暇接的景象,群山環繞、蜿蜒山路,雲霧騰騰,若隱若現,真是驚歎不已,彷彿置身仙境。一切都顯得既輕鬆且愉悅。我們也漸漸熟絡起來:他是朱可可,我們來自同一個縣城,也即將去相同的學校報到,我們聊高中時期彼此都認識的同學,互聊女生們的八卦,意猶未盡而又滔滔不絕。有時候真的很奇怪,平時稍顯木訥的我,聊起女生這個話題,卻顯得如此的遊刃有餘。

火車很快就抵達了本次行程的終點站,同樣也是我們開啟生活新篇章的地方—重慶沙坪壩火車站。我們坐上校園的迎新車輛來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