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不過修到了羅漢境界,想輕易除掉那黑袍也是不易。”

“罷了,老夫親自去蒙界探個究竟。”

紫色與黑色交織的光環包裹住無天佛祖的身影,漸漸變得模糊,直至消失。

而在那蒙界之中,

一抹紫黑之光顯現,緩緩映出了無天佛祖的形影。

無天佛祖環顧四周,祭出自已的元神黑蓮,黑如墨玉,邪光流轉。

九品元神黑蓮悠悠轉動,欲招引黑袍尊者的零散魂魄,卻久久不見回應。

“黑袍已是魂飛魄散,連因果與真靈印記都消磨殆盡。”

“出手之人的修為,恐怕已在文殊、普賢、地藏、觀音四大菩薩之上。”

“西天竟還藏著這樣的高人……看來老夫的大計,又添變數啊!”

——

無天重返靈山大雄寶殿,吩咐巨蠍魔女等手下加快修建四門三宮,以應不測。

“任爾何方神聖,休想破壞老夫的大事!”

坐於漆黑蓮臺的無天,眸中寒光閃爍。

……且說徐長生自蒙界脫身,順手取走石壁上的五佛乾坤圖,大模大樣地步出靈鷲洞。

變為四大金剛的妖魔,認不出徐長生的障眼法,誤以為是無天佛祖,紛紛跪拜相送。

徐長生未曾回頭,直奔靈山而去。

“我殺黑袍,無天必有感應,定會前往蒙界查探,並試圖用元神黑蓮使其復生。”

“此良機正好讓我前往燃燈古佛的道場,取得燃燈舍利!”

徐長生懷揣金菩提,佛力貫注,催動之下,能遮掩因果,隱匿天機。

以他現在的實力,連無天也難以窺清其因果。

於是,當無天調查黑袍之事時,所見畫面中只有一片輝煌金光籠罩著徐長生,無法查明真相。

無天離了大雄寶殿,徐長生進入靈山,如入無人之境。

及至無天重返大雄寶殿,佈置巨蠍魔女等人任務時,徐長生早已離去。

加上燃燈古佛的舍利,徐長生手中已握有四顆古佛舍利。

徐長生吞下燃燈古佛舍利,將其煉化,大自在舍利上隨即現出燃燈古佛的烙印。

每一印記皆有神妙,而其容貌,卻全是徐長生之貌。

徐長生行走的是“天地之間,唯我獨尊”的道路,他是佛,即便煉化古佛舍利,也未受其影響。

反而是古佛之妙法,盡歸徐長生所有!

當諸佛菩薩被囚於阿修羅界,萬千世界的佛法失效之際,

徐長生因煉化數枚古佛舍利,盡得佛法精髓。

如同他自身就是燃燈古佛,他就是世自在王佛,他就是龍光古佛。

自行施展自家佛法,自然不受外界干擾。

“十七粒舍利的所在,唯有燃燈古佛與鎮元子知曉。”

“燃燈古佛圓寂後,世間僅剩鎮元子一人知其下落。”

“黑袍能尋至蒙界,進萬佛塔覓古佛舍利,足見他已從鎮元子處問出十七粒舍利的所在。”

“看來要趕在無天之前,將餘下舍利集齊。”

徐長生沉吟片刻,即刻前往五莊觀,尋找鎮元子他們。

幸而鎮元大仙身為地仙之祖,他會對觀音菩薩的情面網開一面,並非其實力或地位與觀音菩薩相當。

事實上,鎮元子比觀音菩薩更為強大。

要知道,鎮元子是能受玉清元始天尊邀請,前往上清天彌羅宮聆聽“混元道果”的大能……

黑袍等妖魔從鎮元大仙處得知十七粒舍利的具體下落,若無無天佛祖出手,他們也無力侵擾鎮元子,只能看著他離去。

於是在萬壽山,五莊觀處,

孫悟空一行人來拜見鎮元子。

鬥戰勝佛也是剛知鎮元子知曉十七粒舍利下落,特來求證。

未料,鎮元子恰巧從南海歸來。

鬥戰勝佛與鎮元子一對質,頓時懊惱。

“俺老孫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看來是無天手下假扮成俺,騙過大仙套出了舍利下落。”

鎮元子知曉後,亦是懊悔不已。

“貧道愧對燃燈古佛之託啊!”

“無天的手下定是去搜集舍利了,我們須得快些出發,否則其餘舍利將盡數落入他手!”

鬥戰勝佛急得抓耳撓腮。

因徐長生之故,不論是雙塔寺還是龍光寺的舍利,鬥戰勝佛皆未能得手。

鬥戰勝佛便以為這些舍利已全被無天佛祖奪得。

鎮元子道:“悟空,舍利雖未得,可有尋到如來佛祖的轉世靈童?”

鬥戰勝佛撓了撓手背,原地徘徊,焦急言道:“尚無訊息!”

鎮元子心中一沉,皺眉答道:“奪回西天靈山,擊敗無天,需如來佛祖轉世靈童回返靈山與集齊十七粒舍利,二者缺一不可!”

“如今,既未尋到如來佛祖的轉世靈童,十七粒舍利亦未集全……”

“唉,此番三界浩劫,怕是避無可避了。”

鎮元子憂心忡忡,嘆了一聲。

“大仙無需焦慮,舍利貧僧已得數枚,至於如來佛祖的轉世之身,貧僧也知是誰。”

此時,五莊觀之外,萬壽山上,飄來一道平和悠遠的梵音。

“好不凡的法力,來者修為定然不俗!”

鎮元子拂塵一甩,望向觀外。

鬥戰勝佛卻是一喜,拉住鎮元子手臂道:“鎮元子,這聲音……應是我那玄空小兄弟!”

“玄空?”

鎮元子眼中閃過疑惑。

徐長生之名尚未遠播,他未曾聽說,自是正常。

而那聲音仍在山間林梢迴響,一位身著白僧衣,英俊脫俗的青年男子,彷彿瞬移般,穿越五莊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