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到府裡,一進門便看到弘瞻正在等待著我。我滿心歡喜地走向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弘瞻寵溺地注視著我,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我們攜手走進房間,一同享用晚餐。由於先帝駕崩,弘瞻和其他人需要守孝,因此我們在夜晚只能緊緊相擁入眠,並沒有其他親暱舉動。然而,這並不能影響我們之間的甜蜜和溫馨。當夜幕降臨,我們會相互依偎,共同閱讀書籍。他沉浸於孔孟之道,而我則專注於醫學經典。這種寧靜的時光,讓我們的心更加貼近。

夜晚,我們相擁而眠,感受著對方的溫暖。雖然沒有云雨之歡,但這份親密無間的感覺卻能讓人心生暖意。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我們身上。弘瞻比我更早醒來,他靜靜地凝視著懷中的我,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髮絲,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溫柔。我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與他相視一笑,然後一同起身。這個美好的早晨,彷彿預示著我們未來更多的甜蜜時光。

用過豐盛的早膳後,弘瞻收拾妥當,準備前往皇宮處理政務。他輕輕地親吻我的額頭,然後離去,留下我一個人在府中度過寧靜的一天。

我決定利用這段時間繼續鑽研醫書,深入瞭解各種草藥和醫術。正當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時,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皺起眉頭,心想:“這麼一大早,誰會突然來訪呢?”帶著疑惑,我起身前去開門。

待來人走近,我才看清她的面容,原來是弘晝的嫡福晉吳扎庫氏。我心下了然,定是因為昨日我與弘瞻同進同出,引起了她的注意。我趕忙上前行禮,“妾身給五嫂請安。”

吳扎庫氏微笑著扶起我,“妹妹不必多禮,都是自家人。今日我只是恰巧路過,順便來看看妹妹。”我笑著應道,“多謝五嫂掛念。”然而,我清楚她此番前來必定另有目的。果然,吳扎庫氏話鋒一轉,“聽聞妹妹精通醫術,不知可否為我瞧瞧,近來我總覺得身體有些不適。”我心中明白,這是她在試探我。

我爽快答應,“當然可以,五嫂裡邊請。”說著,便將她迎進了屋裡。吳扎庫氏坐下後,伸出手讓我號脈。我仔細地診斷了一番,發現她並無大礙,只是有些氣血不足。於是,我輕聲說道:“五嫂,您的身體並無大礙,只是有些氣血不足。平日裡要多吃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等,也要注意休息,不要過於勞累。”

吳扎庫氏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妹妹年紀輕輕,醫術卻如此高明。”我謙遜地笑了笑,“五嫂過獎了,妾身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罷了。”吳扎庫氏又問了我一些關於養生的問題,我都一一耐心解答。

聊了一會兒,吳扎庫氏起身告辭,“今日真是麻煩妹妹了,改日再登門道謝。”我笑著送她出門,“五嫂客氣了,若有需要隨時來找妾身便是。”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位嫡福晉並非等閒之輩,以後還需小心應對。我為吳扎庫氏把了脈,又詢問了一些日常症狀,不過是些婦人常見的小毛病,我開了個方子,讓下人抓藥送來。吳扎庫氏甚是滿意,連聲道謝。送走吳扎庫氏後,我不禁鬆了口氣,這皇宮內院的爭鬥還真是無處不在。

幾日後,我正在府中刺繡,忽聞下人來報,說是吳扎庫氏邀請我過府一敘。我略加思索,便讓下人備轎。

到了五王爺府,只見吳扎庫氏親自在門口迎接,我忙上前施禮。寒暄幾句後,吳扎庫氏引我到內室入座,丫鬟們端上了精緻的點心和茶水。

“前幾日多虧了妹妹,我服了你開的方子,身子好多了。”吳扎庫氏笑著說。

“五嫂謬讚了,這都是妾身分內之事。”我謙虛地回應道。

“今日叫妹妹來,是有一事相求。”吳扎庫氏頓了頓,接著說,“我有個表妹,正值妙齡,卻一直未能婚配。我想著妹妹認識的人多,能否幫她物色一個合適的郎君?”

我心中一動,這可是個拉近關係的好機會,於是滿口答應下來,“五嫂放心,妾身一定盡心盡力。”

吳扎庫氏聞言大喜,拉著我又說了許多感激的話。我趁機與她聊了些家常,氣氛頗為融洽。

待我回到府中,便著手挑選合適的人選。經過一番篩選,我終於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男子,家世、人品都與吳扎庫氏的表妹相當。我將此事告知弘瞻,他也頗為贊同。

沒過多久,吳扎庫氏再次上門致謝,對我所選之人甚是滿意。我們的關係也變得好了很多,弘晝和弘瞻關係也漸漸不錯,原本弘晝還嫉妒皇上對弘瞻太過寵溺,兩人交往後發現弘瞻確實對權利和政治沒有任何見解和想法,於是放下了防備。

新皇登基,意氣風發,心中暗暗思量著:如今朕已登上這至高無上之位,可否有機會能將我朝疆土再行擴張?若真如此,豈不是更能一展我的雄心壯志!於是,皇上便下定了決心,要出兵伊犁,一舉蕩平那準噶爾部。

主意已定,皇上立刻召見了弘瞻、弘晝以及朝中數位大臣,共同商議此事。眾人紛紛獻計獻策,但對於由何人領軍出征,卻一時難以定論。最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決定派遣鄂爾泰的長子鄂容安前往。畢竟,鄂容安可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將,曾經為朝廷立下過汗馬功勞,大大小小的戰役經歷無數。相信此次由他出馬,定能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某一天弘瞻回來後,他一臉凝重地告訴我,他剛剛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準噶爾部落首領噶勒藏多爾濟畏懼清朝軍隊,在稍作抵抗之後,便選擇了投降清朝。這個訊息傳來,乾隆皇帝大喜過望,以為可以順利平定邊疆。然而,就在這時,命運卻給了他們一個沉重的打擊——準噶爾的另一位首領阿睦爾撒納叛變了!

這一變故猶如晴天霹靂,使得原本樂觀的局面瞬間變得撲朔迷離。由於阿睦爾撒納的叛變,駐紮在伊犁的清軍陷入了重圍之中,形勢十分危急。更糟糕的是,清軍著名將領班第在這場戰鬥中不幸以身殉國,而清朝名臣鄂爾泰的長子鄂容安也因帶兵突圍無果,最終被逼無奈選擇了自殺。這些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乾隆皇帝感到極度震驚和痛心。

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乾隆皇帝意識到從京城派兵已經來不及了。時間緊迫,局勢危急,他必須迅速做出決策來挽救局勢。經過深思熟慮,乾隆皇帝決定孤注一擲,派出戶部侍郎、參將烏雅·兆惠帶領軍隊從烏里雅蘇臺火速馳援。這個決定充滿了風險,但也是目前唯一的希望。乾隆皇帝賭上了自已的信任和期望,寄希望於烏雅·兆惠能夠及時趕到並扭轉戰局。

我聽到這裡,知道這場仗肯定會勝利的,弘曆也算知人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