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降妖咒,死去何所道
諸天斬妖:從金剛不壞開始 猴子大將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王道成,男。
【神道化身(猛虎寨):內丹境三層】
【本地信眾(猛虎寨):7123】
已鎖定詞條名:【金剛不壞】、【神乎其技】、【博聞強識】、【庖丁解牛】、【天人合一】、【五行通靈體(弱)】。
技能:
1、金鐘罩鐵布衫。
2、造化功。
3、廚藝。
4、道家長壽功。
5、萬應金身。”
福地擴大到一千方,顯得十分空曠。神殿,神座,香爐凝固成形,還有功德池,封魔塔之類。
他的信仰深入到山寨每一處,所有人都成為他的力量源泉。天地元氣是修士的力量源泉,而人心則是神祇的力量源泉。
尤其遊神之後,神道化身自然而然凝聚出一個核心符篆。筆畫繁複無比,呈立體狀,其法蘊:斬妖除魔。
符篆不是王道成自已修煉而來,而是莫名地觸及到什麼規則,得天地認可,人道氣運凝聚,從而賜下一道符篆。
王道成的感覺是自已被老天爺任命為新的“斬妖除魔總經理”。
斬妖除魔神職:1、淨化光環。以神像為核心,在領地之內恆定一道光環,驅逐和壓制妖邪,淨化異氣,不使妖邪滋生。
2、降妖咒。神祇持此咒,可得降妖伏魔之力。信眾持此咒,也能修得咒力。越多信眾修持此咒,咒法越強。
3、封魔塔。可將妖邪鎮壓於塔中,消磨其力量,淨化其本質,返本還原。
王道成弄清楚神職之能,也禁不住驚喜。它極具針對性,驅逐壓制妖邪,庇護信眾平安。
特別降妖咒,竟然能讓信眾修持而擁有降妖之力。
要知道道法的修行講究資質、天賦、氣運、道種,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資格修行。
普通人根本沒機會掌握超凡力量,以至於面對妖怪毫無自保之力。現時降妖咒向普羅大眾提供了這個機會。
而且修持人數越多,咒法越強的特點,不就是讓大家為我修法嗎?
讓妖魔陷入群眾的汪洋大海吧!!!
王道成毫不猶豫地將新的能力推廣出去。
天君廟舉行學習降妖咒,送一斤米的活動,天君廟每日釋出勤奮修持降妖咒排行榜,前十名送一包鹽活動……
十天之後,月夜
王道成神遊至高空往下俯視,但見群山起伏,連綿不斷,在一山口處鑲嵌著一顆珍珠,光芒燦燦。
猛虎寨完全籠罩在一個泛著淡淡白光的光環裡。
普通人看不見,修士一不小心也會錯過。但在神祇或妖怪眼中卻很明顯。
王道成試過抓一些弱小的妖獸試驗,它們離遠就極為抗拒,心生驚恐,就如普通動物嗅到了猛虎的氣味,本能地緊張害怕。
妖獸進入城牆之後會受光環壓制和淨化,實力越弱受的壓制越大,越靠近神像,壓制越大。
他曾將一頭實力大約和人類青壯差不多的小狐妖扔進神廟,妖氣立即被淨化,完全蛻化為普通的狐狸。
降妖咒的咒力同樣也專門針對妖物,打在妖物身上就像潑了硫酸,腐蝕筋骨。目前王道成施展出來的威力是通玄初境。
王道成倒不失望,因為此法只是初修,如今萬人日日持咒,相信這道咒法不久會晉至不可思議的威能!
王道成盤坐高空,沐浴著月光,試驗著術法。
一道身影從下面飄了上來,也依樣盤坐。
沈子和的身體已經有點凝實,可以偶爾離開福地,在寨內夜遊,享受一下月光。不過他出外仍有一定危險性。罡風,雷電,陽光都可能讓他魂飛魄散。
“過了這麼久還不見妖王的蹤影,肯定是我們之前想多了……”沈子和有點高興。
畢竟不用爭鬥終究是好的。有了這個空暇,寨子也有工夫為過冬做準備。秋風漸涼,大家都得準備衣裳和炭火,修葺房屋。
而且大半人的過冬糧也還沒著落。
方太澤遣了李真多道人領著幾十名青壯趕回神霄樓。一是稟告這邊的戰況,讓門派提防偷襲。
一是用獵得的妖元、法器和妖獸皮毛換取一批過冬必需品。
李真多輕車熟路,緊趕慢趕應能入冬前趕回。
王道成則讓黃老儒招募人手興建神廟,以工代賑的方式將自已在凡間採購的糧食和布匹分發下去。
山寨一時生機勃勃,人人洋溢著笑意,眼裡充滿希望。
這樣的生機是崑崙城淪陷之後眾人不曾見過的,沈子和知道來之不易,也明白其何等脆弱。
妖王……
單獨想想就一股冷氣直透心底。
王道成瞥他一眼:“老沈,雖然你現時一臉笑容,但是背後那股喪氣仍然撲面而來,大煞風景得很。
我覺得你可以想開一點,例如說我已經強大到不怕任何妖物的地步,妖王來了也是送菜!”
沈子和愣了愣,不覺得自已哪裡喪,居安思危不是很正常?
而且你身為一個萬人城寨的神。說得好聽點是福德正神。不好聽的,也只是強一點的土地,弱一點的城隍,憑什麼不怕任何妖物?
自信也該有限度吧?
王道成沒有解釋,懶洋洋地別開話題道:“話說大家都鬆懈下來,方太澤這兩天甚至有閒心旁敲側擊,問我能不能和你溝通,說三個晚輩很想問一問你在九泉之下過得好不好。”
沈子和的死在慶功遊神之後就被宣揚開來。解決了山下的妖魔,又有真神坐鎮,百姓們已經能接受他的死亡,其死訊沒激起太大漣漪。
沈子和對此失魂落魄。他或許沒期待過大家對自已的死會有太大反應,但是現在人人都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又忍不住覺得十分難受,沮喪了好些日子。
王道成認為民眾並非無情,只是在活下去都困難的當下,找不到途徑去表達自已的傷心而已。
比如道人們就很傷心掛念,所以他特意提及方太澤的請求。
沈子和一怔,有點感動,他也想和道人們見一見的,可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搖頭嘆道:“方師弟是個念舊情的人,晚輩們也很有孝心。
不過還是算了,人鬼殊途,我這個模樣相見爭如不見。”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