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用不著高凡繼續問下去了,朱健自己便悟出了原來的想法有多麼幼稚。
不是所有的礦山都會接受溼潤劑,它們會寧可繼續用傳統的清水降塵。願意接受溼潤劑的那些礦山,在採購時也並不是只考慮物美價廉這樣一個標準的,而是要照顧自己的關係網。
要開啟市場,就需要派人去推銷。照著時下的社會風氣,吃吃喝喝是難免的,私底下沒準還要給點回扣,這就是一筆很大的成本。
最後,就是要考慮到競爭的問題。一旦有了競爭,你就不得不降價,利潤就會被壓縮。
果然,做生意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樣想著,朱健的臉色就越來越難看了,人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靡下去了。
高凡見狀,連忙安慰:“朱主任,這件事吧,其實也沒有我說的那麼糟糕。酒香不怕巷子深,咱們澤研所搞出來的溼潤劑能夠在國內領先,要開啟市場還是有希望的。
“不過,我建議朱主任把目標降低一些,一年不用做到50萬利潤,有個5萬也很不錯了。一個研究室又不只有一個產品,如果能夠搞出十個八個類似的產品,每個產品一年賺5萬,加起來也就有四五十萬了,人均一萬元的利潤,哪家企業能比得上?”
“可是,為了這個一年5萬的利潤,而且還是不確定的,所裡就要事先投入十幾萬來建設生產裝置,這就有些雞肋了。”蕭平嘆道。
高凡笑道:“這容易啊。剛才我不是說了嗎,溼潤劑和我們搞的清洗劑,其實原理都一樣,不外乎幾種表面活性劑的配合,再加一些助劑。朱主任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們可以替朱主任代工,搞以銷定產的方式。
“朱主任安排人員去礦山推銷,有了訂單,就交給我們生產。最後的利潤,大頭歸澤研所,小頭給我們作為辛苦費。這樣澤研所不需要事先投入,不就沒有壓力了嗎?”
“這個主意不錯啊!”
會議室裡的眾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不需要澤研所投入,只是派幾個人出去推銷。拿到訂單之後,交給滄化科貿去代工生產。這樣一來,一年是5萬利潤也罷,只有5000元利潤也罷,都是平白賺的,完全沒壓力啊。
朱健是最興奮的。當然,還有一點點失落,那是因為他剛剛做了一個能夠賺到300萬的夢,連賺了錢之後買條魚回來紅燒還是清燉都已經想好了,結果夢卻醒了。他對高凡說道:
“高經理,你說的這種方式,我完全贊成。其實我們室現在就有現成的訂單,我們去做過實驗的那幾個礦,早就說希望我們能夠量產,他們願意採購。
“這幾個礦,各自的採購量都不算大,一家礦也就是兩三噸,加起來也就是四五萬塊錢的樣子,按利潤算,大概一兩萬吧。”
“有一兩萬利潤也很不錯啊!”蕭平道,“這只是你們接觸過的礦。你們抓點緊,再派幾個工程師出去,和咱們省內,還有高陸、赤北、穆陽那邊的礦都聯絡一下。
“我估計,再聯絡出十幾個礦應當是問題不大的。這樣算下來,一年10萬的利潤應當是有保障的。”
“有沒有保障,先派個人去聯絡一下也不要緊,差旅費能值幾個錢?”副所長許國英笑呵呵地補充道。
裴恆學感慨道:“唉,剛才聽小高經理和老朱談生意經,我觸動很大啊。在搞經營這方面,小高經理真的可以當咱們全所幹部的老師啊。”
朱健大為贊同:“沒錯沒錯,高經理專業技術紮實,又擅長搞經營,的確可以給我們大家當老師了。唉,看到高經理,我真覺得自己一把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蕭平道:“環保室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咱們所要搞改制,的確是要一步一步地改,不能操之過急。
“我考慮,所裡原來的計劃不變,還是以稀土所作為試點,搞一個實體來做經營。其他各個室,就像環保室這樣,先拿出一兩個產品,派人去使用者單位那裡瞭解一下情況,最好是能直接拿到訂單。
“有了訂單之後,我們再考慮生產的事情。最好是能夠找到像小高經理他們那樣的企業來幫忙代工。實在需要所裡投入的,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把所裡的家當都砸進去。”
“如此最好。”高凡點頭讚道。
事情便這樣商定了。
眾人帶著興奮的情緒離開會議室,隨後,關於澤研所要開始搞自主經營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全所。
所裡的職工對於自主經營一事基本上都採取了歡迎的態度,跑到各自部門負責人那裡去獻計獻策的不計其數。更有人主動提出自己有什麼七舅姥爺之類的親戚在某某單位有點小權力,自己可以去聯絡一下,爭取給所裡攬來幾樁業務。
時下,國企已經普遍開展了自主經營,一面享受計劃經濟的餘蔭,一面又能夠從市場的海洋中撈到一些外快,所以職工的生活普遍都有所改善。
澤研所是事業單位,以往沒有什麼經營活動,大家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日常聊天的時候,大家難免都要流露出一些對企業的羨慕,也討論過澤研所是否能夠改制的問題。
現在,所領導終於決定要搞改制了,採取的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這就讓大家有了期待。
高凡在蕭平的辦公室裡給高逸平、徐盈、古坤全等人分別通了電話,確定了由滄化科貿向澤研所提供100萬元風險投資用於開展原地浸出法工藝試驗的事情。
與此同時,蕭平也向省有色金屬總公司遞交了開展企業化改制試點的申請報告,並很快獲得了批准。
澤研所經營實體“茂林省澤研科技公司”的成立儀式,以及滄化科貿向澤研公司提供科研風險投資的合作簽約儀式,同時在澤研所的大禮堂舉行,省經委、化工廳和省有色公司都派出了領導前來參加。
茂林日報當紅記者孫杉杉更是揮動生花妙筆,把這一盛事描寫成了茂林省改革開放的又一個里程碑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