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雲的吩咐,孫堅自是不敢怠慢,當即領命而去。
而歐陽修也沒有在這裡待多久,又和劉雲談了幾句,隨後也離開了這裡。
孫堅回到府中之後,便帶著劉雲給他的密令,又帶了幾個隨從,便出府到長安的街上打聽情況去了。
劉雲便也回到宣室,批閱這兩天的奏摺。
其中大多數,無非是各地的天災之類,或者有關邊境的事情。
還有一些是參貪贓枉法的官僚,劉雲看畢之後,都批示讓盧植他們下去處理。
數日之後,探聽得一些訊息的孫堅,來到了宮中,面見劉雲。
劉雲讓其到了宣室,便詢問孫堅的進展如何。
孫堅於是答道。
“回陛下,長安城中,確實有這樣的訊息,至於那些考題,則是無稽之談.”
“都是一些江湖騙子,想以此詐騙錢財罷了.”
“臣已經派人將他們全都抓了起來,並送到了刑部審問.”
“若是有人指使,想必奉孝定能夠審問的出來.”
劉雲聞言,頓時點了點頭,說道。
“若只是江湖騙子倒還罷了,也翻不出什麼風浪來.”
“朕這便寫一道詔書,告知天下,所謂的考題,由朝廷嚴格保密,不存在洩露的可能!”
“如此,也好讓天下士子安心.”
孫堅應道。
“陛下,臣覺得,若是這些人背後有人,說不定便是某個士族,想要攪亂長安的這趟水.”
“雖然這些士族之人沒有兵權,但在長安做官的卻不再少數.”
“何況他們這些人,在百姓當中的威望不小.”
“甚至有些地方,只知有當地計程車族,而不知有天子.”
“若是他們在背後搞些小動作,還確實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
劉雲點了點頭,笑道。
“大將軍所言有理,不過這些士族,也就只能偷偷摸摸的搞點事情了,上不了什麼檯面.”
“當初袁氏和曹氏,在天下間的威望,都是雄霸一時.”
“然而還不是敗在了朕的手下,即便是他們現在萌生了異心.”
“也不過是想要謀取一些利益罷了,如此雖然並無大礙,但也不能坐視不理.”
“適當的時候,還是需要殺雞儆猴,讓他們明白,朕的華漢,非比前朝!”
孫堅亦是點頭應道。
“陛下威武,臣也是這麼想的,這些士族本就非富即貴.”
“若不是漢朝的皇帝昏庸無能,也不至於讓他們如此噬無忌憚的壯大.”
“不過他們想要在陛下面前興風作浪,還是太嫩了點.”
劉雲笑了笑,說道。
“究竟如何,便等奉孝的審問結果吧,這些日子,也勞累大將軍了.”
“科考即將舉行,大將軍先且回到府中修養一下身體.”
“待科考舉行時,還得仰仗大將軍維護長安的治安.”
孫堅亦是笑了笑,說道。
“為朝廷做事,這是應該的,何況子龍將軍這個京兆尹,做得倒是挺好的.”
“倒是不必臣操心,不過既然陛下吩咐了,臣自當萬死不辭.”
二人又交談了片刻,孫堅便即告退了。
劉雲自也親筆寫下了詔書,讓盧植以及蔡邕他們釋出出去。
頓時身在長安計程車子們,都安心了不少,只要不是真的考題洩露,便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何況相關之人,都已經被抓進了刑部,自然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又數日之後,郭嘉來見劉雲,稱對那幾個江湖騙子的審問,已經有了一些結果。
劉雲聽後,不禁感到好奇,於是問道。
“奉孝,是何人敢在長安城中,散佈這些謠言?還以此獲利,騙取錢財?”
郭嘉立即答道。
“回陛下,經過這幾日的審問,臣從被抓來的那幾人口中,得知讓他們這麼做的人,乃是丁斐所為.”
劉雲想了想,想不起來這個人究竟是誰,當即問道。
“這丁斐是何許人也?”
郭嘉應道。
“此人乃沛國譙縣人氏,字文侯,與曹賊是同鄉,昔日曹賊在陳留招兵買馬起義之時,便一直跟隨他.”
“後來曹賊被陛下所滅,丁斐的職位也被撤掉,一直閒居在許都.”
“臣經過幾日的調查,得知丁斐曾經特別貪財,數次觸犯律令.”
“因曹賊偏袒,所以一直相安無事,數月之前,丁斐拖曾經的關係,在長安中謀了一個主簿的差事.”
“陛下宣佈科舉考試時,丁斐想要從中獲取一些利益,變從中作梗,想要賺取一些不當收益.”
劉雲聽完郭嘉的話,不禁皺了皺眉,問道。
“此人現在何處?”
郭嘉應道。
“臣已經派人將丁斐抓入大牢,嚴加審問.”
“然而這丁斐卻是死活不知悔改,竟然說,憑他的才能,即便是位列九卿,也是理所應當.”
“現在只當了主簿,已經是大材小用了,只恨世上沒有伯樂,識得他這匹千里馬.”
“只是貪了一些錢財而已,算不得什麼,有些大官,貪的比他還多,還不是照樣沒事?”
劉雲聞言,不禁挑了挑眉,旋即冷哼了一聲,說道。
“這樣的貪財之人,即便是有才能又如何?”
“我華漢泱泱大國,人才多如牛毛,又不缺他一個.”
“貪贓枉法,竟然還如此囂張,就算是真的有才能,朕也絕不會用.”
“哼,敢在科考上下文章,簡直是不知死活.”
“奉孝,將此人的資訊公諸於世,立判斬首之刑!”
“相關之人,全都革職查辦!”
見劉雲已經有些發怒,郭嘉自是不敢多言,急忙領命。
劉雲又問有沒有什麼漏網之魚,郭嘉只得搖頭,稱除了丁斐和舉薦他任主簿的那位官員之外,並無別人與此事有瓜葛了。
劉雲得到郭嘉的回覆,便也不再多問,兩人又交談了幾句有關律令的事,然後便讓郭嘉退下,去處置丁斐了。
郭嘉離開了未央宮,回到刑部之後,當即便讓丁斐簽字畫押,然後將其斬首示眾。
而丁斐的那位朋友,也被罷官還鄉。
訊息傳出,震驚了長安的不少人,此後再也沒有關於考題洩露的訊息傳出來了。
時光飛逝,又旬月以後,科考的日子便很快到來。
此時,長安城中,聚集了不少來自各州郡計程車子,一時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