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劉雲只是沉吟了片刻,便接著說道。
“既然如此,我可免你一死,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我將會帶你進入長安,沒有我的命令,不得離開!”
“另外烏桓的那些軍民,都統歸於我華漢的名下.”
聽到可以不死,樓班自然不敢有什麼意見,當即便答應了下來,願意跟隨劉雲進入長安。
劉雲便讓人暫且將樓班軟禁了起來,然後讓徐庶和龐統二人,安撫柳城的百姓。
柳城中不僅有烏桓人,還有許多的漢人,如今聽到單于投降歸順。
蹋頓,蘇僕延,烏延等幾個烏桓王,都已經命喪於九泉之下,自然都是臣服。
隨後,劉雲更是下發天子詔令,赦免跟隨蹋頓等人的那些士兵。
如此,吳郡軍民,無不是感激涕零。
將柳城中的人都徹底收服之後,劉雲更是讓徐庶寫下詔書,下達遼西,遼東各郡的鄉縣。
各地紛紛效誠,至此,烏桓的禍亂,徹底的倍平定了。
不說永遠不會反,但短時間內,顯然烏桓並沒有這個實力了。
烏桓的禍患,也至此得到了解除。
旬月之後,鮮于輔與田豫,閻柔二人,也是率兵來到了柳城,與劉雲會和。
劉雲於是吩咐鮮于輔,著派人手,管理各郡,鮮于輔遂都應承了下來。
烏桓既定,劉雲也準備班師回朝了。
此番出征,大獲全勝,不僅軍心大振,更是讓天下各地的異族,都紛紛震懾。
若是再想要進犯華漢的土地,顯然也要掂量一番,是否能夠擋得住劉雲的反擊。
數日後,劉雲早已讓呂布,李靖等人,收拾好了兵馬,並一應糧草軍械之物,裝載在了車上。
然後班師往長安回去,烏桓單于樓班,自也被劉雲帶走了。
鮮于輔等人也未在柳城久留,與劉雲一同退兵,回到幽州城去了。
一日,劉雲行軍之際,忽然耳邊響起海浪之聲。
心下不禁有些詫異,於是向身邊的人問道。
“此處是哪裡?”
這時,麴義向劉雲說道。
“回陛下,此處名為碣石山,山下便是大海,一望無際,盛產海鹽”劉雲聞言,頓時來了興趣,沒想到這裡便是鼎鼎有名的碣石山。
他忽地想到,歷史上曹操征伐烏桓,大勝而歸之後,便登上了碣石山。
然後便寫下了一篇千古名詩。
想到這裡,又見此處風景奇異,只是別有一番風味,便對眾人說道。
“既然如此,我等不妨登上這碣石山,看一看大海.”
“常年殺伐,確實令人有些疲乏了,正好藉此風景,洗滌一下心靈.”
劉雲都這麼說了,眾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遂紛紛附和。
隨後,劉雲便將大軍安置在山下,便和眾人一同往碣石山上走去。
但見奇花異草,數不勝數,怪石嶙峋,更是中原不曾見。
看得眾人都是嘖嘖稱奇。
不多時,劉雲等人便來到了山頂,便即都站在山巔,眺望著天際。
耳邊響起不絕於耳的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
劉雲極目遠眺,望著天邊悠悠的白雲,和一望無際的海水,心中更是感慨不已。
口中不自覺的念起了歷史上曹操的那首觀滄海。
頌完之後,一旁的徐庶和龐統,都投來了詫異的眼光。
這首詩意境深遠,若非深諳文字,絕不能夠寫的出來。
只是,此前為何沒有聽過?不過,他二人對詩文並不是很感興趣,只是詫異了片刻,便沒有多想了。
劉雲在這裡靜靜地站了片刻,忽然想起周瑜和孫策他們出海,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不一會兒,劉雲才轉身對眾人說道。
“好了,我們該回去了,此處雖然是一個好地方,不過並非久留之地.”
龐統等人都是沒有在意,轉即便和劉雲一同下山去了。
約莫半月之後,劉雲行軍到了冀州,也不在此停留,繼續往長安回去了。
麴義等將,送別了劉雲五十里之後,這才返回。
此時,天氣已經回春,冰雪早已融化,枝頭抽上了新芽,鳥語花香,萬里無雲,一片清新之象。
眾軍凱旋而歸,又逢新春,更是喜悅不已。
不久,便回到了長安。
此時,捷報早已傳回了長安,城中上下,無論官民,都是歡喜不已。
盧植,孫堅等人,更是率領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劉雲凱旋。
並在未央宮設下了慶功宴,款待諸將,併為劉雲接風洗塵。
劉雲大喜之下,對有功之將,都賞賜千金,俱封將軍之職,並列侯之爵。
盧植等人奉命監國,無一差錯,劉雲更是大加賞賜。
只不過他們的爵位,已經封到了頂級了,再無法可封。
因此,劉雲只得各自都賞賜了萬金,並千匹綾羅綢緞,以及一些珍貴的珠寶等物。
豎日,還不等劉雲閒下來,便是一堆的奏章,等待著劉雲的批閱。
雖然其中的事情,都已經讓盧植等人妥善處理完畢了。
不過無論如何,都得讓劉雲過目一下。
對於盧植他們的能力,劉雲自然是信得過的。
當然劉雲並沒有偷懶,該看的,都還是要看一下。
待將這些奏章處理完畢,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讓劉雲十分頭疼,果然看這些文字,比打仗還令人傷腦筋。
同時,劉雲注意到,此時的太學,早已經開學很久了。
在蔡邕和鄭玄的帶領下,太學中的學風日盛。
這更讓那些渴望功名計程車子,都聞名而來到了長安。
一日,朱治來見劉雲,稱有南匈奴的使者,要覲見他。
使者現在已經被朱治安排到了驛館住下,朱治不敢擅作主張,只得先來請示劉雲。
這讓劉雲心下不禁十分詫異,這南匈奴去年還在襲擾幷州的邊境,現在竟然派使者來見他?這代表了什麼,自然是不言而喻。
當即,劉雲不在多想,不管這南匈奴的單于,派使者來幹什麼,他身為天子,都應該召見一番。
於是便令朱治明日早朝時,將南匈奴的使者帶到殿上來。
朱治領命,自退下去找南匈奴的那個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