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朝堂,早就變了。

只是可笑的是,他們一直沒看穿,還覺得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陸大人跪在地上。

頭撞在地板上。

“多謝陛下!老臣,感激不盡!今日老臣就告老還鄉!”

戰豆豆點點頭。

其他的幾個老臣,臉色大變。

陸大人是他們這個派系之中,地位最高的。

可是就這麼歇菜了。

剛剛露頭就讓楊秀直接秒了。

還差點把自己的三族葬送。

這簡直太恐怖了。

陸大人臉色灰敗的轉身離開大殿。

今日之後,他在朝堂之中的路就走到頭了。

能不能真的告老還鄉,回到老家。

他現在都說不準。

得看楊秀願不願意讓他回去。

沈重朝著楊秀看了一眼。

楊秀想了想,搖了搖頭。

算了吧。

讓他回去吧。

都已經老了,這個歲數也搞不出來什麼風雨了。

留著就留著吧。

也沒有必要非得讓他死。

左右不過是一個貪圖權勢的老臣,為了能讓自己地位穩固才跟太后合作。

沒有什麼影響。

沒必要非得要了命。

而且,若是這陸大人死在路上的話。

反倒是麻煩,有些老臣會感受到危機。

可能會引起來其他的亂子。

沈重得到楊秀的回應。

轉過頭,繼續神遊天外。

有楊秀在,他跟原著中在朝堂上的地位截然不同。

原著中,沈重是太后一脈最器重的官員。

或者說,是太后唯一拿得出手的人。

所以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很高。

能跟沈重相比的也就是一個上杉虎。

上杉虎在邊疆,沈重就隱隱成了朝堂第一權臣。

但是現在有楊秀在,沈重就老老實實跟在楊秀屁股後邊就完事了。

楊秀看向其他的幾個老臣。

每一個被楊秀目光掃過的人。

都覺得頭皮發麻。

低著頭不敢說話。

太后也注意到這一點。

臉色難看的不得了。

但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斃了。

否則,她今天還真的要被清出朝堂了。

那她就一點辦法都沒了。

太后說道:“勞煩齊王殿下惦記了!不過,哀家的身子倒是還算吃得消!陛下年幼,哀家也不捨得讓陛下一個人面對這麼多的公務,哀家想趁著還能幫得上忙,幫幫陛下!齊王應該能理解哀家這拳拳的愛子之心吧!”

楊秀冷笑。

這太后,雖然說沒有什麼腦子。

但是也絕對不蠢。

這話說的,就已經避重就輕了。

將自己賴在朝堂上,說成是對戰豆豆的愛護。

這還確實不怎麼好反駁。

畢竟母親對子女的愛護之情,這是無從反駁的。

楊秀說道:“太后對於陛下的愛護!讓臣很是欽佩!太后不愧是國母!當得起我大齊百姓的表率!”

太后點點頭。

她也覺得自己說的話,根本無法反駁。

所以,就當已經是勝券在握。

然而,下一刻。

楊秀接著開口:“不過!太后,雛鷹總是要飛翔的!如今陛下已經長大!為人處世,政務方面,也都是井井有條!已經可以獨當一面!陛下也是極為孝順之人!自然也不捨得讓太后繼續操勞!臣倒是覺得,太后此時頤養天年是最好的時機!”

太后臉色微變,正想說話。

然而,楊秀卻不準備給她開口的機會。

“故此,臣再次請求太后!請保重鳳體,頤養天年!莫要讓陛下擔憂,也莫要讓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擔心!”

身後一眾官員知道。

他們這些擺件這時候也該說話了。

下一刻。

眾人齊聲喊道。

“臣等複議!”

太后臉色陰沉。

拳頭握緊。

看著楊秀的目光,充滿了殺意。

楊秀自然也察覺到了太后的殺意。

但是卻沒有當回事。

太后沒有殺他的本事。

要人沒人,要啥沒啥的。

今天被趕出朝堂之後,太后更加不會有絲毫可以引動波瀾的能力。

如果安心在後宮當個吉祥物,那還好。

如果太后自己找死的話,楊秀也不會放著她不管。

哪怕中間有戰豆豆。

楊秀也不會留著她。

戰豆豆轉過身。

“母后!朕也心疼母后的身體,不如母后就聽從百官之言!去後宮頤養天年吧!”

太后看著躬身的戰豆豆。

“好好好!既然皇上跟百官心疼哀家!那哀家今日起便回後宮頤養天年了!哀家真是謝謝諸位了!”

說完太后直接站起身,拂袖離開。

戰豆豆躬身:“恭送母后!”

一眾大臣也喊道:“恭送太后!”

後來,宮中傳言,太后回到後宮之中。

砸了不少的東西。

然而這些楊秀並不當回事。

只要解決了太后就行了。

北齊太后,今日起基本上徹底下線。

太后走了之後。

戰豆豆坐在皇位上。

感覺無比的愜意。

身後沒有灼灼的目光,也不會再有人越過他直接開口說話。

這讓戰豆豆感覺無比的輕鬆。

其他幾個太后一脈的老臣,彼此對視。

都知道大勢已去。

他們再也翻不起絲毫的波瀾了。

楊秀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將朝堂徹底清理乾淨。

幾個老臣跪在地上。

“陛下,吾等年事已高!還請陛下應允,吾等告老還鄉!”

戰豆豆麵色不變:“準了!諸位也到了休息的年紀!朕不會忘記諸位對於大齊的貢獻!”

幾人面露苦笑:“多謝陛下!”

至此,朝堂之上,被徹底清理乾淨。

楊秀也放下心來。

接下來北齊需要告訴發展,在劇情開始之前,北齊的國力必須要提高最少兩個層次。

這樣等到劇情開始楊秀收網的時候。

北齊才有功夫去收攏南慶。

否則的話,步子太大,就會扯到單。

而在那之前,北齊內部的問題必須解決乾淨。

太后下場,也算是減去了楊秀的一塊心病。

現在的北齊朝堂,才是乾淨的朝堂。

之後,朝會繼續。

楊秀將自己腦海中很多的想法提出來。

一眾官員記錄,並且將大致的安排也都做妥善。

之後,只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楊秀的想法來走的話。

那北齊就會進入高速發展的過程。

並且,楊秀還打算開始發展北齊的商業,透過商業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

帶動其他的人也富起來,這樣才會吸引到北齊之外的人,比如南慶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