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行程才走了一半。

新南越國在廣州城銷售的所有商品,還有這一次交易的稅收資料等,已經被送進了長安城。

大朝會上。

文官們向皇帝諫言:

就能給國庫帶來兩百萬貫錢稅收的新南越國,可加強與之的貿易力度。

家中已經用上了捲紙的大臣們,集體附議。

難得上一次早朝的鹹魚鄂國公尉遲敬德,也出了列:

“陛下,那小國的罐頭真是個好東西,開罐就能吃,味道還挺好的!鐵片罐子耐摔、好運送,要是真的能放上三年都不壞,用作軍糧都使得。”

想想昨晚他一頓飯吃掉的幾個鮑魚罐頭,還真是肥美啊。

平日只愛吃羊肉的,頭一回覺得腥不拉幾的海鮮,滋味也不賴。

武官們皆附議。

如今唐軍們的伙食可都不差,就是最基層計程車兵,一天差不多能分到兩斤以上的糧食。

茶葉、酒和各種豆類也在軍糧行列。

戰事狀態還能吃到驢肉、羊肉和少量的牛肉等。

若是將各種肉罐頭納入軍糧中,急行軍的時候,可就便利多了。

武將們對這個小國匠人們的巧思,是真心讚歎。

雖然至今為止,軍需部還沒有將吉利服的面料給研製出來。

但染匠們得了啟發後,印染出了一批與叢林顏色可融為一體的麻布,用在叢林潛伏任務中,還是非常有效的。

利國利民的建議,皇帝陛下自然都採納了。

眼下嘛,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與眾人商議。

他揮了揮手,讓總管太監端著托盤,把新南越國一百文一枚的銅錢、銀幣和金幣,遞給大臣們觀賞。

一刻鐘後,方問:“眾位愛卿,如何看?”

如何看?

只要不是眼瞎的,都能看出新南越國的這個錢幣鑄造有多精緻。

“陛下,鹽鐵院與地方工坊所鑄的天元通寶,不及人家的黃銅銅幣多也!”

“他們的工匠手藝確實了得!錢幣背面刻的蘭花栩栩如生,正面的國主頭像印得也是惟妙惟肖。”

“現如今,西域各國和海外番商的們所用的貨幣,也都是金和銀幣。如此一來,新南越國的這些錢幣就可以在各國通用了。”

“”

君臣等人說的是錢幣的事,卻又不僅僅是錢幣本身的問題。

實在是,如今的錢幣與布匹並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了整個王朝錢幣的流通和使用。

這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問題,還要追溯到隋朝末期。

那時,政局混亂,南北方的經濟差距很大。

朝廷長年累月的打仗,需要更多的錢幣和物資來作為戰鬥補給。

在當時就發行了很多劣質的錢幣。

且貨幣的價格,也提高了不少。

在這樣的局面發展之下,整個社會中的錢幣都不再值錢了。

老百姓不再相信錢幣,轉而用貨物交易。

繞了一大圈,交易方式又回到了最原始的時期。

大唐王朝建立後,百姓們還是習慣透過布帛,來完成一些小的交易。

日常生活中,用布匹來交易或許沒什麼問題,但是交稅的時候,是必須使用錢幣的。

所以,百姓們還是得把錢幣都存起來,用它來交稅。

錢幣稅錢。

卻不用在市場上流通。

在這樣的惡性迴圈之下,市場上流通的錢幣的數量自然是越來越少。

大唐的主流錢幣還是開元通寶的銅幣。

黃金和銀子,本為貴金屬數量稀少,其流通性反不如銅幣。

百姓們又喜用兩者來做首飾,就造成了兩種貴金屬,材料短缺

尤國主打破腦袋也沒有想到,他們到長安城的第一天,就見到了傳說中的天可汗陛下。

天可汗陛下還與他商議了一樁大事——聯合鑄幣。

所謂聯合鑄幣。

是想鑄造出,在大唐、大唐下屬藩屬國、以及與大唐有經濟貿易往來的國家,皆通用的金幣和銀幣。

皇帝陛下曰:“新南越國銀幣和金幣的純度、重量和鑄造工藝都很出色,朕想把這個任務交與你們。

當然,鑄幣所需的原材料與加工費,他們是一定會給足的。

別的國家冶金也好,冶銅也罷,水平如何尤國主不得而知。

但,他可是為數不多幾個參觀過森寶郡地下冶金廠的人。

那些個神奇的大機器,送進去的石頭,出來的可都是提純並壓制好了的各種貴金屬。

半成的加工費,可是真不少了!

他們的加工,完全不費人呢

太極宮,立政殿。

長孫皇后,長樂公主和豫章公主等人已經被尤大娘子的送來的禮物,震驚了。

不是,玫瑰金鑲珠圓把鏡和鐵力木百鳥朝鳳的鏡盒外表的珠光寶氣,閃瞎了她們的眼。

而是,她們頭一回,如此清晰的從鏡面裡看清楚了自己的相貌。

長樂公主眼都不眨的盯著圓把鏡鏡面裡的自己:“這鏡面是用什麼製成的?可比銅鏡清晰太多了”

豫章公主指著鏡柄:“黃金有這樣的色澤嗎?”

尤大娘子曰:

“鏡面用的是一種特殊的寶石而制,鏡柄和鏡框用黃金、銅、白銀等秘法冶煉而成!工藝和工序相當複雜,三年時間也就製成了一百面。

除了送給皇帝陛下的那一面特製穿衣鏡。

今次送到立政殿的有,玫瑰金鑲珠圓把鏡二十柄,鐵力木鏡盒十一個。

其餘的,我打算以一百兩金和五百兩金的價格賣去東市”

長孫皇后聽了她的話就嗔道:“其餘的鏡面你儘管都送來太極宮,本宮讓內務局的掌事大監給你照價付錢。”

貴是自然貴,但人家這鏡面確實如珍似寶。

幾十面鏡子,都還不夠宮裡的女人們分呢。

尤大娘子:賣誰不是賣?

幾人又把話題聊到了鏡面本身。

長孫皇后不由得感慨:“歲月不饒人,本宮確實老了,眼角的細紋在鏡子裡看著是這般的清晰。”

“母后一點都不老,母后芳華永駐!”長樂公主噘著嘴撒嬌。

話是這麼說,小姑娘心裡卻也有些為難。

難道,日後她們也要從鏡面中清楚的看見自己衰老?

尤大娘子怎會沒有預料到此情景?

她可是平平無奇的經商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