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他們,李承乾迫不及待:“是不是西方的戰爭有了結果?”

“是的,陛下神機妙算。”薛仁貴笑道。

“不用拍朕的馬屁。”李承乾擺手:“空降兵的表現怎樣?”

“空降兵此戰中表現突出,斬首了敵軍的頭目,使得敵軍大亂為大軍消滅敵軍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薛仁貴回答道:“此乃電文中的內容。”

李承乾拿過電報,仔細檢視起來。

看了看以後,興奮的喊道:“太好了,空降兵果然不負期望。”

對於空降兵,他也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好在結果是讓他十分滿意的。

“空降兵還要繼續擴充。”

李承乾對空降兵未來的發展定下了調子。

“陛下英明。”

空降兵在此次戰疫之中的突出表現,薛仁貴他們也作為一些軍事將領出身的人,自然明白這次表現的重要性。

就算是李承乾不下令擴充空降兵,他們也會上奏擴充的。

“你們回頭準備好犒勞有功的將士。”

“是。”

三人跟李承乾報喜過後,就離開了。

李承乾立即就將電話打給了秦羽,向秦羽分享他的喜悅。

“我早就預料到了。”

對於空降兵此次的表現,秦羽完全是意料之中的,所以他表現得十分淡定,心態極其平和,就好像聽到了一個很不重要的事情一樣。

空降兵這種東西在後世早就經過了實戰的檢驗,秦羽自然不會懷疑空降兵的實力。

不過他也明白李承乾的想法,畢竟李承乾不可能做到先知先覺。

“運輸機的事情你也要抓緊落實了。”

空降兵被證明,實戰效果是很好的,李承乾開始籌備起了空降兵擴充的事情。

“新的飛機制造廠還沒有建成呢,我也沒招啊。”秦羽攤開手。

空降兵作用極其強大,但是敵人太弱小了,並不需要這麼著急來擴充。

一場戰役也並不需要空降兵來做絕對的主角。

就算是沒有空降兵這個兵種,就算沒有空軍,大唐軍隊在全世界也是無敵的存在。

所以秦羽看起來製造客機顯然比製造運輸機是更重要的,對於這一點,李承乾當然也明白。

“朕明白,但是你還要加快工程進度。”

“好吧。”

秦羽答應道。

此次的新的飛機制造廠的擴充,產能會直接翻倍。

分出一天才能來製造運輸機,並不怎麼影響大局。

“空降兵首戰告捷,算是完美落幕了。”李承乾高興道:“父皇也很在乎,朕去告知他。”

“去吧。”

隨後兩人就掛了電話,李承乾前往了李世民的寢宮和他報喜。

聽到了空降兵成為此戰的首要功臣,李世民也是很感慨。

“科學發展速度真是讓人不敢置信,貞觀年間怎麼有人會想到竟然會有一隻神兵從天降落呢?”

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戰爭的方式也必然會發生改變。

不管什麼時代,科技都會誕生新的戰術戰法。

比如從燧發槍到自動動步槍、機槍,再到後來的火炮和自動化武器。

而如今的坦克,飛機,戰艦,潛艇,航母以及後世的無人機,每一次都是技術的革新推動著時代的進步。

當初在貞觀年間,李世民連打突厥都十分頭疼。

為了突襲突厥首領,可是煞費苦心。

現如今竟然完全不用怎樣佈局,只需要出動空降兵就可以了。

這樣的戰鬥力,天下還哪有敵手?

如今有空降兵這樣的存在,即便是突厥這麼強大的實力,在空降兵面前估計也撐不過兩天。

這要是在貞觀年前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叛亂,就算最快最快估計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平叛。

如今沒想到幾天之內就把這麼大規模的叛亂給消滅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還是要與時俱進呀。”李承乾笑道。

“可惜,可惜。”李世民突然哀嘆起來:“如今大唐有如此強大的兵種,可是卻沒有了敵人,不得不說無敵是太寂寞了,如果貞觀年間有此強兵的話,那朕該創造如何輝煌的榮耀?”

李承乾也極其感慨:“說的也是呢。”

父子兩人,開始覺得無敵是多麼寂寞了。

不管怎麼樣,空降兵的首次表演都是完美的,是無可挑剔的。

西方。

在經過了三天的戰鬥,叛軍完全消滅,聯軍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

空降兵在本戰之中順利地斬首了敵軍首領,完成了此次作戰任務,剩下的就交給當地的駐軍來解決了。

空降兵是戰略部隊,作為一支神奇的兵種,一般的戰役並不適合空降兵出面。

並不是說他們戰鬥力不行,而是與斬首行動相比,一般的戰鬥體現不出他們的價值,而且是對於他們的一種浪費。

“秦將軍這就回去了嗎?”

林秋很疑惑。

其實不只是他就連其他軍中將領,也十分疑惑。

戰鬥才剛剛結束,他就要走了。

“朝廷聖旨下達。”秦羽解釋道。

隨後讚歎著:

“隨著科學的發展,戰鬥模式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此次空軍以及空降兵從出發到班師回朝也沒有超過十天,這放到過去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戰鬥的目標達成就沒必要繼續留在戰場了,從某個方面來說,他們不能一直反客為主,其實這一場戰爭當地駐軍完全可以勝任。

空降兵突然插上這一手,完全就是為了試驗空降兵的作用。

如果長期留在此地,也是對當地駐軍的一個干擾。

不過走的這麼快,也是出乎當地駐軍的意料的。

林秋也說道:“某不過離開長安數年而已。科技已經日新月異了,好像某成了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

他離開了這些年。新鮮事物以及科技發展都日新月異。

它在偏遠的地方,雖然可以透過報紙得知長安發生的一些事情,但終究也算是款中窺豹,並沒有見到科技發展的真正力量。

其他將領,聽到他們這麼說也都點頭。長安作為科技中心,發展一天比一天快,稍有不注意就會落後,離開長安就會很快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