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是總說明,內含專案背景以及有關檔案,可行性研究的總概括和結論,以及專業人士提出的建議。

第二章是市場預測和生產規劃,內容十分詳盡。

第三章是產品供應規劃,其中包括了一份與美熙生物公司待簽訂的合作合同。

第四章是總公司地址與先期八家門店地址的選擇與佈置。

第五章是管理機構與職工培訓。

第六章是專案實施計劃與估算。

第七是投資總額及資本籌措。

第八財務、不確定性、綜合與可行性分析……至於附表的一系列表格,更是多達幾十條。

鄧毅這才第一次知道成立一個大型公司,尤其是合夥成立,需要多麼高的專業性。

沒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很難面面俱到。

用二十分鐘翻看完所有的內容,裡面各種專業名詞刺的鄧毅腦袋發脹。

合上資料夾,他一副通曉全域性、勝券在腹的模樣,以一個“戰術後仰”的姿勢重新背靠在座椅,假寐起來。

他雖然不太懂這份專案計劃書的可行性,但是這些二代們帶來的“專家”懂啊!只要他們大多數人同意這份計劃,那他跟著躺贏就好了。

上流人士嘛,只負責休閒與縱覽全域性,工作的事情就交給下面人來辦就可以了。

三十分鐘後,在場所有的投資團隊都已分析完畢,將結論匯總給四位投資人手中。

其中的三位都認真的檢查了一番,給出可行的判斷。

至於最後那位二代投資人……他睡著了。

“鄧先生,您認為這份計劃可行嗎?”

王海洋喝了一口服務員親自喂來的冰鎮西瓜汁,雙手五指交叉併攏,目視鄧毅問道。

“可行.”

鄧毅點頭。

“你們認為呢?”

王海洋又將目光掃向其他四人。

“可行.”

“可以.”

“沒問題.”

“……呼嚕.”

“喂!醒醒!”

王海洋臉色漸冷。

那位睡著了的二代連忙驚醒:“啊?已經好了嗎?”

“老闆.”

西裝革履的秘書將團隊的結論報告遞了過去。

但這位之前與鄧毅有了點小衝突的二代卻看也不看,直接拿起桌上的鋼筆:“簽字吧,我認為計劃可行.”

眾人:“……”王海洋撥出一口氣,壓住心底怒火,擠出一絲笑容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就按照這份計劃吧。

股權分配問題,就像之前咱們在微信專案組裡溝通的那樣,我出一千萬,佔股百分之三十,鄧先生出資五百萬,佔股百分之二十。

其餘四人出資五百萬,平均佔股百分之十二點五,這裡也沒問題吧?還有沒有異議.”

鄧毅與其他四個二代都沒有任何表示。

可在場的金融精英們則是低聲議論了起來。

同樣是五百萬資本,鄧毅竟然可以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比例竟然比大股東的王哥還要高上不少,顯然原因只有兩個。

一,鄧毅具有官方或者強力資本背景;二,鄧毅具有極強的經營與經營相關的能力水平。

看鄧毅那不學無術、暴發戶氣勢滿滿的樣子,眾人顯然更相信是前者……“沒有異議.”

“沒有.”

“沒有.”

“沒有.”

鄧毅最後開了口:“我也沒有.”

現實遠比眾人想象的更誇張。

這筆投資,事實上鄧毅是一分錢沒有掏。

原本他還打算過找夢欣借個一兩百萬,但王海洋卻在微信中私聊表示,可以低息借給鄧毅一千萬以下的資金。

表示只為了向他學習,並且透過他來結交到夢長江這條人脈。

對此,鄧毅自然驚喜。

先是大談一番自己和夢欣、和夢家的親密程度,然後講述了自己被國外的一支對沖基金套住大半資本,如果對方願意借給自己資金,“夢長江”這方面他可以幫忙引線。

等錢到手,生米煮成熟飯,其餘的自然就不在鄧毅考慮範圍之內了,能拖就拖。

至於為什麼沒有選擇一千萬,而僅僅借了五百萬,只是因為他還保持著最後一絲理智。

如果、萬一、一旦投資失敗,五百萬雖多,以他之後投資股票賺的錢,加上和夢欣關係下能借到的錢,還債也是有能力的。

一千萬,風險太大,公司倒閉則萬劫不復。

更何況成了大股東,很多公司管理經營方面的問題就要找上來了,自己在商圈戰場上的水平到底幾斤幾兩,鄧毅心裡還是門清的。

老老實實做一個“撿錢”的股東,才是最符合利益的。

“那我們開始籤合同.”

王哥一招手,身後的中年人再次送上來一摞資料夾。

“這是我們六人合夥投資協議書,檢查一下,沒問題就簽字吧.”

桌上五人接過資料夾,交給各自的律師。

除了鄧毅。

“呦,鄧先生連法律方面也有涉獵嗎?”

那位二代再次嗆聲諷刺道。

“沒錯,我上學時就學法.”

鄧毅微笑點頭,以示禮貌。

他清晰記得中學時班裡是普及過法律常識教育的……翻開資料夾,內容要比之前專案計劃書少了許多,只有八項。

一,共同投資人資料。

二,共同投資人投資額度與方式。

三,利潤分享和虧損分擔。

四,事務執行。

五,投資轉讓與退出。

六,其他權利和義務。

七,違約責任。

八,其他。

仍是一項也沒看懂。

偷偷抬眼瞄了瞄律師們的表情反應,等待其餘四人準備開始簽字了,鄧毅這才裝作檢查完畢,拿起鋼筆在檔案上籤下了兩個略有歪斜的大字。

“鄧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