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同樣也超出了甘龍的想象,這才過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秦國就已經擁有了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了,這對於秦國來說已經不是突飛猛月般的發展,而是改天換地般的發展。

很快甘龍就帶著隊伍繼續向前探索,但是他總覺得這峽谷之內雖然很有可能是他們的發源地,但這很有可能不是他們興旺的地方。

他們興旺的地方一定另有他處,因為所有人都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能夠在如此原始的時代發展出如此龐大的文明,就證明他一定不是一個糊塗人,所以甘龍便命令所有人開始四處的搜尋起來,終於在一處的海邊發現了一個類似於地下城的入口。

這個入口和峽谷之中的一些構造很相像,很多人都懷疑其中可能有問題,但是他們暫時進不去,因為他們覺得附近很有可能有一些保護機關存在,為了不能夠輕易的破壞掉這些保護的機關,便準備對他們進行了一個保護性的措施。

直到甘龍前去,於是甘龍便帶著人直接前去了那遺址,在遺址之外,他一眼便看出這裡面的所有構造全部都是峽谷之中那個文明的手法。

也就是說這裡面很有可能隱藏著終極的秘密。

……甘龍最不缺的是什麼?那就是時間,根據歷史上的時間推測,亞歷山大身故也就是在這幾年的時間內了,而且雖然說亞歷山大不知道經過什麼的原因從昏迷中醒了過來,但是他的身體內的潛藏的一些東西肯定是不會變的。

而且他的身體素質到底如何,甘龍更是一清二楚。

所以甘龍當初最好的方法便是一直拖到亞歷山大死,然後自己再動手,憑藉著亞歷山大的那幾個草包兒子,根本無法撐起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

所以甘龍絲毫不擔心自己,反而一心一意的建設塞琉古,終於亞歷山大再也忍不住了,壓力山大,也明白自己的身體已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再也睜不開眼睛,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所以他現在很急非常急,但是這一次的戰鬥甘龍恰恰相反,他不想要被動的防守,將戰場定在塞琉古境內,而是選擇想要將戰場擺入敵方的境內。

採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

現在的塞琉古已經和此前的塞琉古大不相同,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已經是一片十分美麗的新家園,所以甘龍就更不想讓這催殘的戰火,摧毀美麗的新家園。

而且現在甘龍已經好不容易在這這片地區中建立了牢固穩定的民心,如果能夠盡力的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將是一個十分增加自己威信的方法。

所以說這一次甘龍並沒有選擇常規的被動應對方法。

甘龍選擇直接繞過敵軍的攻擊鋒銳,讓沿線所有能夠受到敵軍威脅的所有百姓,無論是秦人還是新秦人,全部都迅速撤離,然後將那片地方再空出來。

甘龍告訴他們也是很清楚明白的,這只是暫時的,他們肯定會擊潰亞歷山大的隊伍,讓他們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而現在經過甘龍的教育,他們已經全部都都投向了甘龍這一方。

這個時代東西兩方絕大多數百姓民智,其實並沒有完善的全部展開。

雖然說雙方語言不同,但是大家心中的想法和理念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有東西吃,有衣服穿,還能夠擁有一個和平的環境生活,這就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呼聲。

對於這一點,甘龍自然也是十分的清楚,甘龍同時還向他們承諾,但凡有任何的損失都將會由他來賠償,這樣一來,所有人便紛紛遵從甘龍的命令。

畢竟這一年來的時間,甘龍有令必行,已經在所有人的心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對於甘龍的話,所有人還是選擇相信的。

調走了百姓之後,便選擇了下一步的行動,甘龍當即將早已準備好的騎兵集團。

其中包括五十萬騎兵,這也是甘龍手中的絕大部分的騎兵力量。

也是手中最強大的機動兵力,甘龍將這五十萬騎兵兵分兩路,從南北兩側薄弱地區分別突入馬其頓王國的本土。

亞歷山大為了徹底的掃平甘龍,所以對於他來說幾乎是已經傾盡了全力,國內的所有空閒兵力基本都已經被他帶上了。

所以這一次他們根本想不到甘龍沒有選擇被動的防守,而是選擇了主動的進攻,他們選擇的兩處突破的地點,對方的防守力度都是十分的不弱,而就是因為這一點差點兒讓亞歷山大悔恨終生。

兩路機動兵團在撕開了對方的防禦口子之後便長驅直入,直接徑直進入了馬其頓帝國的領土之內,而在邊境地區也許還有一些備戰的想法。

但是越往裡面走卻發現這裡面的人根本沒有所謂的居安思危的意識,他們所有人都在猜測亞歷山大一定會取得最後戰爭的勝利,也有人猜測就算結果再不好,壓力山大輸了,但是也絕對不會影響到他們。

畢竟他們這裡距離塞琉古地區還有千里之遙。

如果不是亞歷山大下達了強行徵兵的命令,那麼他們恐怕都不會參加亞歷山大的隊伍,看到了這裡說實話,負責帶隊的司馬錯也是深有感慨。

他沒有想到馬其頓帝國的內部竟然會是這樣的一個樣子,同時他也覺得亞歷山大也太小瞧了他們,真的認為他們只會一味的防守嗎?當然,其實事實上亞歷山大並沒有小瞧任何人,只不過是他對秦國的戰法有失誤的判斷。

其實也並不是他對秦國的戰法有失誤的判斷,而是他沒有想到甘龍竟然會選擇這樣去做,一反常態。

要知道現在是亞歷山大在主動進攻,而甘龍此刻能做的便只有防禦,如果不防禦的話,那麼亞歷山大的大軍並可以長驅直入。

甚至可以直接將甘龍趕出賽流湖地區,所以說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十分平常而且順應道理的戰爭策略。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甘龍竟然不講武德,選擇了不和正面的敵軍應對,反而將機動兵團的主力全部派入馬其頓帝國境內。

這樣一來反而就是讓亞歷山大十分難受了,壓力山大,這一邊還在帶領大軍繼續馳騁,直奔安徹斯特城他決定一定要多會安徹斯特城,一洗之前的恥辱。

同時他也明白徹斯特成對於整片地區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目標也是先拿下安徹斯特手,將甘龍的部分分割成兩部分,然後再逐一殲滅戰略計劃。

但是還沒有等他深入多久。

他便得知了甘龍的機動兵團從南北兩側的薄弱點突入馬其頓帝國本土的訊息。

亞歷山大得到訊息之後,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要知道現在可是他在進攻,可是甘龍竟然選擇來了一個反衝鋒?這簡直讓亞歷山大難以理解,甘龍現在連守住這片地區的絕對把握都沒有,竟然還覬覦其他。

壓力山大也不是傻子,很快他便想清楚了,那就是甘龍想要將戰場擺入自己的境內。

畢竟戰爭對於當地百姓以及經濟基礎建設的摧毀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雙方將戰場定在了塞琉古地區,那麼對於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定都是一個十分巨大的考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雙方產生的一次規模不大的戰鬥,那麼對於當地的所有基礎設施的造成的危害都是毀滅性的。

所以說甘龍此舉目的很顯然是為了儲存這一年來他們的勝利果實。

而越是這樣壓力山大,就更不能讓甘龍隨了願望,而且對於賽流古地區這一年的變化,亞歷山大也是看在眼裡。

而且想要徹底摧毀甘龍在百姓們心中樹立起來的形象,那便是將他所有的行動和舉動全部都一一的搬倒,讓百姓們不再相信他。

而顯然這一次就是絕佳的機會,但是事實上他真的能夠辦到嗎?壓力山大也不清楚,但是他還沒有選擇如何去做的時候,就已經面臨了這樣的情況。

現在的壓力山大,只有兩個選擇,那就是不再管馬其頓帝國境內發生的事情,而選擇全力的進攻面前的甘龍。

相信甘龍將自己的絕大部分騎兵都已經調往了這裡,那麼此地的兵力防守自然是十分的匱乏。

但是這樣一來,那麼對於馬其頓地區的居民來說也將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依然毫不誇張的說,就相當於雙方進行了一番換家操作,就看誰的行動更加迅速。

恐怕到最後誰也落不下好,可是自己回去之後就一定能夠落下好嗎?現在最好的情況那就是雙方都能夠保證自己的後方不受敵人的威脅,但是事實上潛在的威脅已經形成。

並且對方的威脅要比眼前的威脅更加巨大。

如果現在自己回去馳援是一種什麼情況?亞歷山大已經在自己的心中悄悄的分析了一番,最好的情況無非就是他守住了,但是當地也會遭受到一些比較巨大的威脅和損害,而馬其頓帝國內的基礎建設也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而反觀甘龍反而可以利用機動兵團的機動性,在對他們進行合圍之前就已經撤出戰場,那麼這樣一來,自己可謂是又費了時間又勞民傷財。

所以亞歷山大乾脆心中一橫,那就是不再管自己大本營之中的事情,對於那些刁民的一舉一動,他也早都已經看不慣了。

自己之前向他們進行徵兵,而這些處於亞歷山大腹地的人認為敵人的威脅無法威脅到他們的時候,便一個個的都都認為自己有問題,用各種的理由來搪塞。

既然他們都不遵從亞歷山大的號召,那麼自己也沒有理由繼續保護他們,當甘龍得知亞歷山大並沒有選擇支援,而是選擇繼續向前猛烈進攻的時候,也是微微有一些驚訝。

他也覺得亞歷山大恐怕真的變了,鑰匙放在之前壓力山大是絕對不會有絲毫猶豫的,轉過頭去便會馳援國內。

而現在他並沒有選擇回去,那麼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已經沒有絕對的信心能夠戰勝過甘龍。

所以當甘龍先動手對對方進行突擊的時候,壓力山大,直接裝作沒有看到,而是選擇繼續向前進攻,和甘龍來了一個換家的行動。

但是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選擇,但對於亞歷山大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合適的選擇。

甘龍雖然微微有些驚詫,但是也並沒有完全的出乎意料。

他在自己的心中早就想過了出現這種局面的可能,他只是沒有想到亞歷山大竟然真的會走這一條路,要知道自己的大軍在馬其頓帝國的內部肆意馳騁縱橫,那麼他在馬其頓帝國之內的抵抗力量將無法組織起來,因為他們的所有主力全部都在前方。

而亞歷山大的此舉很明顯將會對自己在百姓之中的民心產生巨大的威脅,但也正是如此,也能夠證明這是亞歷山大此生之中的最後一戰。

如果這一戰贏了,那麼他可以將甘龍徹底的驅趕出去,壓力山大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到時候任何阻攔自己統治的刁民都將會被亞歷山大堅決的摧毀。

而如果亞歷山大失敗了的話,那麼他將會隨著自己的帝國破滅一同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壓力山大,可謂是真正的背水一戰。

亞歷山大選擇瞭如此去做。

那麼甘龍自然也要想出應對的方法,亞歷山大可以不顧自己國內的百姓,但是甘龍卻不能不管,畢竟這些人都是他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並且在他們的心中建立了一定的威信。

他絕對不能夠讓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威信就這樣付諸東流。

所以對於自己掌控地區之內的防禦,甘龍採用的方法也是梯次配置分段阻擊。

利用地形將對方的隊伍分割成數個小部分,然後再對他們進行阻攔。

這樣一來,對方之前龐大的合力已經被切割的四分五散。

而對於對方主力的進攻鋒銳,甘龍則依舊選擇了避讓,那就是要錯開敵方的攻擊鋒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