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予寧和江煜都在心裡誇讚了一句“好有毅力。”而歲白還是一副傻傻的樣子,也不知道他記住了多少。

13歲步入初中,林傑的學業更繁重了,他不是最聰明的甚至可以說是最笨的那種,可他絕對是最努力的。

可單靠努力並不足以讓他在這所尖子生雲集的中學裡出彩。

第一個月的入學測試,他不出意外的考砸了,整個學校初一學生共500人,他排429名,還不算3個請病假沒來參加考試的同學。

他可利用的時間更少了,排除早操、吃飯、睡覺的時間,他都在學習。

他也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聲音,比如:“好裝啊,裝成一副很努力的樣子。”

或者是“再努力,腦子不好,成績能提高到哪去。”

他不以為意,他會用時間證明。每到假期,他都會借一些下學期的課本,提前開始學習。知道自已笨、就要珍惜一切能利用的時間。

在初二那年,他的成績終於穩定在前一百五十名,耳邊出現的也都是很好的評價,比如:“林傑,你好厲害。”

“林傑,你太酷了,太佩服你了。”

“哥們,好樣的。”

“加油,看好你。”

大部分初中生也許看不上很裝的人,但絕對會佩服長久保持努力的人,林傑就是這樣的人。

尤其在學習了《送東陽馬生序》後,林傑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學習也更加刻苦。堅持不下去時,他就會用宋濂來激勵自已。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越。”

“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林傑知道自已的物質條件比宋濂好多了,老師們也都很和藹,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整個年級的老師都被他請教了個遍。

為表感謝,他會早早的來到學校,把老師們的辦公室打掃乾淨。

一時間,老師們更喜歡這個好學又勤奮的學生了。

這一年林傑的成績快速的進步著,他的努力也讓每一名初二學生成功記住了他。

初三,林傑的成績進步幅度已經很小了,基本維持在前50名以內,這個成績足夠他進入最好的高中了。

可他並沒有驕傲,也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還是像最初一般腳踏實地的學習著。

距離中考的最後一個月,他排在了大榜的第一名。

同時他的名字也在整個學校沸騰。

也許,老師還會拿他的事例激勵下一屆、下下一屆的學生,但都是後話了。

而現在每個年級的同學都在討論這位叫作“林傑”的學長\/學生。他們彼此間或許不認識,但一定都討論過一個話題。

“你知道林傑嗎?就咱們那個超牛的學長,從後一百奮鬥到第一名。”

“你還記得林傑嗎?就咱們年級的第一名,聽說他入學第一個考試排了429,不對是432名。”

不被掌控的事情不值得激動,林傑清楚自已能得第一還是有運氣成分在的,有一個選擇題他沒解出來蒙對了,少了這三分他只能排第五名。

想到這,林傑更加不能驕傲了,還是多做題多理解。

中考前一天,學校舉辦了一次為初三學生考前打氣,送行的一個活動,林傑代表初三學生代表發言。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很感謝初三的同學們給了我這次發言的機會……”

“我還記得有同學問我說,你已經是第一了,還這麼拼幹什麼?”

當時我的回答是“挑戰自已,才值得喝彩。”

現在我把這句話送給在場的同學們,今天的你與昨天相比有進步一點,就夠了。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現場響起此起彼伏的鼓掌聲。

許多年後,依舊會有人記得夏日清晨那個大家都熟悉的少年站在高臺上的演講,振聾發聵。

他們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有學生。

少年的那句“挑戰自已,才值得賀彩”更是記了一輩子。

如果小學是適應,初中是習慣,那高中就是發瘋。

林傑還記得自已的夢想,他要成為一名緝毒警察,從中考結束他就開始注重身體鍛鍊。

高中三年,除了拼命學習外,他也沒有放棄身體素質的提高。一個合格的緝毒警察怎麼能沒有優秀的身體素質呢。

市第一高中,每年只招生800人,能來到第一高中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而火箭班更是天才中的大佬。

花費兩年的時間,林傑終於進到了傳說中的火箭班,這裡的授課方式和平行班完全不同,他也是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適應。

火箭班不同於平行班人數固定在50-55人。

由36名學生組成,只有年段的前36名的學生才有資格進入火箭班學習,前32名稱的上是火箭班的穩定同學,而排名在33-36的同學就要小心了,隨時會被各個平行班的第一名佔據。

林傑此次考試排名第35,被他擠掉的同學就被分到了平行班。

而在林傑之前,火箭班已經有三個月沒有過人員變動了。

這群學神一時間都對林傑產生了好奇,同時也激起了火箭班32往後的幾個學生的動力。

後面的努力學習,中間的會更努力,前面的只會更用心,一時間火箭班同學們的學習勁頭都被挖掘出來,一個比一個刻苦。

路過的想要考進火箭班的平行班的同學也更是跟打了雞血似的,其中就有上次從火箭班掉下來現在的平行班第一李欽同學,他上次因為連續三次班裡人員沒有變動就疏忽了學習,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學習這東西還是不能鬆懈。

一時間整個年級都是一股嚴肅認真的氛圍,平行班課間也沒有嬉戲打鬧的聲音。校領導高興的合不上嘴。

高三,林傑穩定在前25名就沒有在變動過了,直至高考結束。他超常發揮考了659分,班級第22名,全省1200名。

他和母親都很滿意這個分數,能夠保證他考上最好的公安大學,禁毒學專業。

可是政審時,還是出了問題,因為他父親有吸毒史。即使這樣,他也沒想過改志願,反而來到了B省那所公安大學,向校內的領導證明了他的決心。

他不知道是自已哪句話觸動了領導的心,達成了自已的目的,在聽到“你被錄取了”,他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回家的路上他還在想自已說的話,都是肺腑之言,沒有一句摻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