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皇上賜名,自然是我們夫妻的榮幸。\"熟知朱雄的徐妙錦立即識時務,笑著說出來搶下話題。

\"嘿,這下要仔細想想才行啊。\"

抱著寶寶轉圈的朱元璋臉上,浮現出凝神思考的表情,彷彿真正用心為他未來的曾孫起一個好名字。

大家都默默地看著,沒有言語打破大殿裡的沉寂。直到許久之後,

朱元璋滿臉嚴肅的表情才綻放出一抹微笑:\"就叫朱文賢,寓意賢明,仁慈善良,富有智慧。\"

“朱雄,你覺得這個名字如何?”

朱元璋難得帶著期盼的表情望著朱雄。朱雄認真想了想,回答:“皇上有識之士,賢德之人。”

確實感受到了這個名字的意義。

對他朱雄而言,這個名字更為貼合他的心聲,他出徵的初衷是保家衛國,尤其是為孩子的母親,為未來爭取更大的可能。他希望子孫遠離戰亂的危途,如果用這個名字來象徵他一生的奮鬥,那就足夠了。

將來如無戰爭,他或許會在異鄉開拓疆界,建立屬於他朱雄的王國,讓他的孩子成為王位繼承者,掌控天下。

然而,這一切當然還是太遙遠了。他確認無疑的是,在大明想要提升自已實力乃至步入長生境界,光有期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唯有持續征戰才能得到成長。

“好的名字。”

他表示感謝。

“微臣感謝皇上的賜名。”

朱雄誠懇道。

不得不讚賞,朱元璋不愧為朱元璋,即便出身卑微,卻無人能在這起名字上匹敵他的獨特見解。他兒子朱標、朱櫝、朱棣、朱權,全都有木字偏旁,都源自朱元璋的深思熟慮,蘊含深遠的意味。

歷史記錄中,他曾為每位王子後嗣都定了字輩,親自為他們的子裔規劃未來世代的名字,展現其過人的才智。例如,太子朱標的後裔,字輩就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想到這裡,朱雄突然驚覺:“朱文賢?難道朱元璋為太子的兒子們規定的是'文'輩?”

原來這個名字是按著預定的家族字輩來的。

“文字輩……是太子家族的後裔啊。讓我的外甥使用這個名字,可能會讓他受委屈吧。”

徐輝祖神色大變,立即跪拜並懇求,“請陛下三思。”

“等等。”

朱雄回過神。“文?”

他回憶起歷史上朱元璋對子孫的規定。

朱元璋規定太子朱標後裔的名字規則,似乎\"文\"正是太子孫子們的字輩代號。“看來皇上確實無意間讓文賢陷入了尷尬的身份困境。”

他立刻表態,“皇上,請您撤回之前的決定,寶兒實在擔當不起這份榮耀。”

目睹他們對話,朱元璋並未動怒,反而發出一陣笑聲。“哈哈,此事不必執著。妙錦,你有何看法呢?”

他看向一邊的長女。

“臣女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的婚事,如若殿下賜婚江都郡主予朱雄哥哥,臣女願為平妻。”

徐妙錦毫不猶豫,她一心只想助朱雄,如果能讓哥哥娶到公主,她願意共擔名分。

徐妙錦深知,一個王妃的身份比任何事情都能助朱雄穩固地位。這是一份天大的好處,任何一個理性的人都會選擇這樣的條件。她心中對丈夫的全心付出更加清晰明確。

在那個時代,納妾尋常可見,徐妙錦出生於這樣的背景,對此自然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

但...

但啊!

他們未曾目睹朱元璋的表情,他的眼睛瞪得老大,彷彿要責罵一樣:“這個小子。”

“竟還想迎娶朱雄為婿,他該不會不明白,朱雄或許就是你的兒子吧?”

心中朱元璋暗自發怒,感覺相當棘手。

不過情況尚未明朗化,他無法出口惡言。

然而,朱元璋在心底確信無疑,現實中不會有這般巧合之事。只要找到了當年妹妹遣散的那一撥人群,便可明瞭朱雄是否是他真正的嫡長孫、皇族子弟。

固然。

儘管朱元璋當時的想法是如此。

然而,在親眼見到朱雄並瞭解他是徐妙錦心上人之前,他曾有一個冊封的打算,不是將郡主許配給他,而是賜予他皇家公主的身份。

後宮嬪妃眾多,他的女兒也有幾歲的年齡差,頗為適宜。

可是,這話此刻已說不出口了,讓姑母嫁給自已兒子,聽起來實在荒謬。

而且,朱標的設想更讓人生疑,要將妹妹嫁給大哥作填房,簡直是開玩笑!

如果這件事成真,將來一旦朱雄歸宗認祖,這樣的傳言將令朱家人顏面盡失,被笑話不懂禮義倫常。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聽到徐妙錦的話,朱標頓時來了興趣,他首次見朱雄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感,現在有這樣的可能去更近一步,他心底也是熱情湧動。

這時,

朱雄打破沉寂開口道:“多謝太子殿下好意,微臣與妙錦多年的感情,早在定情時刻就已認定了她是我妻子。若為投靠太子犧牲她,這樣的事我做不到。”

聽至此處,

徐輝祖睜大眼睛,顯現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朱雄,我還真是低估他了。放棄太子女婿的機會,選擇正式娶小妹,這樣的男人堪稱重情,妹妹的眼光沒看錯。”

其餘眾人並未發聲。

朱元璋當即道:“說得好!這才是有血性的真男人。標兒,小倆口真心相投,你何必強人所難?”

“皇上說得極是,兒臣差點拆散鴛鴦。”

朱標急忙賠笑,儘管有些失落,但他心中卻對朱雄多了些許敬意和贊同。

若朱雄僅為攀附太子,而委屈徐妙錦,即便加強宮中的聯絡,朱元璋以及朱標或許會有輕視。如今朱雄的決定,卻讓人欣慰,這是他們認定的大明之豪傑。

“終於渡過了難關。”

朱元璋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然而未完待續...

“但是,”

“我還想留給你一個機會。”

“如果他在為國建下更多功勳,我依舊會把我長女許配給他,哪怕是填房之命也無需多言,”

朱標微笑補充,“就算為平妻,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還真的很希望朱雄入贅啊?”

朱元璋語氣帶著點不悅。

“殿下,”

“微妾代夫君接受您的心意。”

徐妙錦害怕朱雄再度婉拒,於是毫不猶豫表態。

“也好。”

朱標立刻笑道:“那我們就以此盟誓吧。只要朱雄再為國家立大功,我便將江都賜予他為妻。”

一旁的朱雄滿面無奈,儘管時代使然,男人們允許納妾,特別是在權貴階層,但妻子居然協助丈夫尋覓更多的配偶,這樣的情況對他來說實屬罕見。

\"你這話……\" 朱元璋聽了,不知如何應答。

這個兒子顯然將信任投給了朱雄,且朱雄並無反對的理由,只能默默看著朱標下了定論,準備將妹子許配給大哥。

\"父親,您好像不太滿意這主意。\"

\"難道你也對朱雄有了興趣,想要讓他成為咱家的女婿?\"

朱標笑意盈盈地問朱元璋,他一開始提及這樁婚事時,朱元璋就表現出頗為怪異又排斥的表情。

聽到朱標的打趣,老朱略顯煩躁地瞪了眼,只是輕哼一聲。“這小子。”

他在心中暗暗自語,“孫子呵,你的名字就叫文賢好了。”

對於朱標的調侃,朱元璋不耐煩地回應說,讓給他這番‘榮幸’。“閃一邊去,讓你爹我隨心情呼喚。”

旁觀的人都低頭偷笑,皇帝和太子間的互動平日裡可不是尋常能得見的。

\"陛下,已是正午,該用餐了。\" 王景弘恭敬地提醒道。

\"你們今日都留在這裡,跟我和大公子共進一頓飯,說說日常瑣碎,順便商議一下婚禮細節。\" 朱元璋立刻笑著說,提到女兒妙錦,神色更加關切。

朱雄夫婦、徐輝祖趕緊緻謝,能在議政殿用餐本已是極 ** 幸,然而在天子身邊用餐對他們而言也多了幾分拘謹,畢竟他們的身份與朱標不同,不用時刻防備天顏不悅。

皇后去世後,普天之下能打動朱元璋的人,只有朱標一人了。

\"傳膳吧。\" 朱元璋嘴角含笑。

他懷抱寶貝孫子,繼續哄著,絲毫沒有要歸還之意,讓朱雄夫婦和徐妙錦互看了一眼,頗感困惑。

他們覺得老朱似乎把那孩子視如已出,彷彿那是個親生血脈的孩子。在朱雄看來,也許這也是皇恩的表現吧。

徐輝祖也同樣感嘆,感受這份皇家的厚待。

\"你們都站著幹什麼?坐下吧。\" 朱元璋對著他們微笑,然後繼續專心抱著孩子。

他的笑顏溫暖,像是能消解一年的寒冰。

\"來來來,難得今個陛下高興,再加一壺好酒。\"朱標提議說,吩咐下人去取酒。

\"今天咱們不提政務,痛快飲一杯如何。\"朱元璋的笑容越發開懷,似乎放下所有的拘謹。

而朱雄忙表態道:\"陛下關心下屬,怎說是多口?您的心意太深沉了,言重了。\"

問到有關朱標的家庭情況,儘管很多人都想知道,朱雄由於從未真正遇見他們,自然保持著平和。“好了,好了。”

朱標笑著說。

“吃飯時別那麼拘謹,先好好吃吧。”

他說著便拿起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