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種力量,能傳授給你們。\"朱雄低沉地宣佈。

\"將軍,我們也可得到神仙般的強大力量嗎?\"陳權和蕭漢目光如炬。

\"先放鬆自已。\"

朱雄走向二人,兩人馬上全然放空心靈,心裡充滿了期盼。

\"接下來是‘後天之境第三層內力功法 ’。\"朱雄默誦口訣,手印按在兩人的額頭,隨後,精深的修練功 法潛入他們的意識海洋中。

僅在電光石火之間,兩人心中便多了一個全新的存在。

忽然間獲得了這套功法的記憶,清晰明瞭得宛如熟讀經書一般。面對朱雄,兩人的眼神簡直如膜拜偶像一般仰望。

\"誓死效忠將軍。\"二人再次行跪拜之禮,無比敬重如朝拜神仙。

\"我傳授給你們的是真正的絕密,未經我允許,不許洩露給別人,一旦被我知道…\"

“絕不饒恕!”

朱雄冷峻強調。

\"蒙將軍恩典,絕不敢私自洩露。如有違抗,任憑天公地道懲罰。\"二人誓言併發。

\"待會,你們把這套心法的第一篇記錄下來,然後傳給五百衛士。記熟後再焚燒銷燬,我會親手看著做。\"朱雄對二人吩咐道。

\"將軍。\"

陳權提議:“屬下覺得此事關乎重大,雖然五百人對我效忠明顯,但人心莫測,是否還需要慎重再三考慮。”

\"我也有同樣的感覺。\"蕭漢點頭表示贊同。

\"你們以為我不瞭解人心嗎?”

朱雄輕笑,神情淡定,“這些人都是真心歸順我的。你可以安心使用,若有人心存異動,我自知。”

聞言,陳權和蕭漢相視一眼,瞬間明白過來:“將軍洞察人心無誤。”

在他們看來,這完全符合朱雄身為神人的身份。

\"你們下去照辦吧。\"朱雄下令。

\"遵命。\"二人彷彿接受軍令一般迅速執行,關上屋門便即刻行動。一旁的林管家,則似還有些恍惚。

\"林管家,難道你不問問原因嗎?\"朱雄笑道。

\"老奴無他,但求少爺能安逸,無論何事皆全力輔佐。只要能讓少爺順利,便是我最大的支援。\"林管家笑著說。

\"你就從未想過要問,我為何培養忠貞不二的刺客?\"朱雄說。

\"少爺一路不易,靠拼博得此位,培養這些忠心的死士是保家族安寧,老奴義不容辭地支援。\"

\"這是飯館全員的名字清冊,請少爺過目。\"

說著,林伯拿出了早就備好的悅來酒樓人員名冊,交到朱雄手中。朱雄接過名冊後,就象徵著他正式接管了悅來酒樓。冊子上,每個人的前面都標註了效忠值,朱雄拿起一支筆,在上面開始勾畫。林伯不解地望著這一幕。片刻後,朱雄命令道:“標註了的人員都要撤換,另外再挑選適合的人選來替換。”

他還補充,“還要查查這些人是否曾侵吞酒樓的利益。”

將名冊再次交給林伯,後者審視著朱雄列出的名單,包括好幾位掌櫃,其中有來自幾個地區的人。“明白。”

林伯對朱雄的決定並無異議,立刻表示服從。

接著,朱雄提到:“暗中收羅死士,這事需要林伯你親手執行,而且最好年紀在十五歲以下最為理想。”

雖然大明統一了世界,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豐衣足食。各地常有難民,容易找到人選。

“少爺,你打算這次在家裡留多久?”

林伯提問。

“當今皇上的旨意讓我享二個月假期,關於徐家的事情也到了解決的時候。”

朱雄說道,堅定地要找回妙錦,“把她放在徐家,我無法安心。徐家人都是開國元勳,家族勢力深入宮廷內外,少爺務必小心行事。”

聽到這些,林伯雖心中擔憂,但仍安撫:“放心吧,少爺。我已經想到了萬全之計,徐氏一族阻擋不了我的行動。”

他充滿信心地說。

在應天府,東宮內: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朱允燈正在偏殿大聲朗讀著,專注的樣子十分動人,旁邊還有一位穿著官服的官員指導著。

此刻,朱標已更換太子禮服,預備前往奉天殿處理政事。聽到隔壁傳來的讀書聲,他看了一眼,但呂妃立即走上前來微笑著說:“殿下,允燈現在真的很有長進,黃老師正在教導他的儒家經典,他已經能熟練背誦幾篇文章。”

朱標淡然回應:“嗯。”

他接著問:“允通為什麼沒在讀書?”

日常事務忙碌,朱標大多把東宮的事務交給呂妃打理,孩子們也都受她照顧。

“允通那孩子,哎,他對讀書不大上心。但殿下放心,我會督促他的。”

呂妃表現出無奈但盡職的神情。

聽聞此話,朱標的眉頭微微蹙起,但並未深入追究。“你就好好督促吧。”

朱標說完便離開去奉天殿。“臣妾恭送殿下去。”

呂妃優雅行禮,目視著朱標遠去的背影。

隨著朱標的離去,呂妃迅速轉變神色,對身邊女僕問道:“朱允通在幹什麼?”

女僕畢恭畢敬的回答:“娘娘,三公子一直在房間中,除了冬蘭,無人陪伴。”

“盯緊他,無論他在做些什麼,必須監視到底,最好是能讓那丫頭對他有些越軌的行為,那就算你立了大功。”

隨後,呂妃嚴厲叮囑,“還有,絕不能讓他們跟允炆、允熙碰上。”

侍女躬身回答:“奴婢遵命。”

隨即退回。接著是朱允通的相關事宜。

“你的那位可惡大哥已逝,你可惡的孃親亦已不在,沒人能再庇護你了。”

呂氏內心暗自思忖。

“但你也不必怪罪於妾身,畢竟你是阻擋了我兒前程之路。待到太子登基,未來的皇儲非我兒莫屬,凡敢阻撓,我決不饒他。”

這是她未說出口的想法。

隨後,呂氏不疾不徐向一側偏殿走去。看見正在勤奮研讀的朱允燈,她的臉色緩和,與先前判若兩人。

“孩子。”

“我又完成一篇功課了,母親。”

朱允燈喜形於色地說。

“公子允燈天資聰穎,對儒家經典尤為精通,相信殿下會對公子如允爐這般出類拔萃的表現更加欣賞的。”

在一旁教導朱允燈的老師笑道。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黃師傅的悉心教誨,若非您,允燈何來此等才氣。”

呂氏立即笑著回應。

這位教育朱允燈的教師,乃是史書上有名的“三大才子”

之一黃子澄。

回顧歷史,朱允燈的三位老師皆是各有特色,唯有後人才能真正瞭解他們的超群才華。

“多謝皇后的讚譽,奴才受之有愧。”

黃子澄也頗為受用了這樣的評價。

“現今朝廷有什麼重大事情嗎?”

呂氏語帶深意地詢問。

“剛剛我大明朝取得北元戰役的輝煌勝利,舉國上下歡慶。若要說重大之事,便是當今聖上宣令嘉獎的朱雄將班師回朝面見陛下。”

黃子澄答道。

“朱雄。”

這個名字,雖已耳聞數次,在東宮之內也有人小聲熱議,但每聽一次,呂氏心中都如同被紮了一針。

她難以抹去多年前,那個朱雄英因出身皇室備受寵愛的時光,自已與朱允燈母子承受的冷漠與排斥記憶猶新。

“關於他的來歷,真是個謎團呢。”

呂氏看似不經意間發問:“既朱姓,他或許是皇室後裔吧?”

“皇后所言玩笑。皇族子孫都由宗人府登記記錄,歸禮部供給,如何可能有落魄於民間之皇室成員。這個朱雄,若真能查到其來歷,也算是你的重大貢獻了。”

“還有,切勿讓你的允煙和允熙靠近那個災難之星。”

呂氏語氣冷酷地說。

“奴才明白。”

侍女恭謹回應,然後退下。

“朱允通。”

“你的大哥已經離世,親孃也故去,無人再去庇護你了。”

呂氏心中默默自述,“但你也別怪恨我,因為你阻礙我兒前進,未來太子繼位,皇太子人選必是出自我家。誰擋在我兒子路上,我不會放過的。”

隨即,她緩步朝側殿走去,再次見到專心讀書的朱允燈,臉上浮現出不同於先前的笑容。

“現今朝政上,有什麼重要事件嗎?”

呂氏意味深長地詢問。

“現今我大明剛剛贏得對北元的大勝,舉國同慶

居所住著的是太子朱標第三個兒子,名義上的嫡子朱允通用,然而隨著太子妃因難產逝世,嫡長子朱雄英也已離世,東宮逐漸被呂家牢牢把控,朱允通用變成了被遺忘的孩子,無人敢接近他,宮中每個人都害怕靠近他以防惹得呂氏遷怒。

“冬蘭。”

“你看這樣的日日夜夜何時是個盡頭?”

一個清朗的青年坐在冰冷屋內低語。

他便是朱允通用,如今太子朱標的唯一嫡子。 \"少爺,最重要的是保重身體。\"在一旁侍奉的女子柔聲回應道。“九年光陰,我自已都難以想象是如何度過的。”

朱允通用一種飽含委屈的苦笑言道。

外界的看法是:作為太子之嫡子,應受萬般寵愛與榮耀圍繞。但那僅僅是他人空洞的理解。在宮廷之外,他也許是一位尊貴的宗室嫡子,見到的人都會行以敬禮尊稱。但在東宮,他的生活還不如一般侍者自在,作為嫡出,只有一位丫鬟服侍於旁,其他人都唯恐躲避之嫌。

他的皇族特權已被呂氏剝削殆盡,本應接受優秀師匠指導的機會也被剝奪,宮殿角落遍佈呂家的眼線,任何風吹草動都直接報告至其耳中。面對此境,朱允通卻無計可施,因為外人均認為呂氏是一個溫柔慈愛的繼母,他的父親及朝中權貴也認同這一觀點。

如果他對外揭露呂氏劣行,必將遭到嚴懲甚至是誹謗,指責其不盡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