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朱棣的焦慮,傅友德笑著寬慰:“殿下勿慮,張玉將軍親率援軍,只要朱雄未入北元朝廷境內,安全無憂。”
他知道這能讓皇上稍稍安心一些。
“但願如此。”
朱棣轉頭回應道,語帶憂慮,“他們一日不歸,我心中的憂慮就難以平息。”
傅友德看出這一點,笑道:“看來王爺有意重用朱雄,不錯,他是個真正的將才,稍加 ** 便是國之棟樑。將來必會是我大明朝守護邊境的猛虎。”
朱棣點點頭,對此認同。就在這時,
北方十幾個精壯騎士如離弦之箭般朝長城逼近。“是斥候回來了。”
見到他們,朱棣臉上浮現喜悅之情,隨即下令,“立即開門!”
不久後,
這些騎士飛速穿過長城,一名頭領登上城牆,在朱棣身前行禮。“末將參見燕王殿下。”
偵察者屈膝致意。
朱棣示意斥候起身,急切詢問:“有何訊息?”
“啟稟殿下,”
斥候回答得謙遜,“張玉將軍深入草原百里餘,歷時半月,竟未與元軍正面衝突。”
聽到這裡,朱棣眉頭緊皺,疑惑道:“朱雄呢?這麼久時間,還沒得到接應嗎?”
“殿下,我們沿途並末尋得朱將軍蹤影,”
斥候繼續道,“倒是沿途經過,盡是被朱將軍所率部下擊破的北元部落,已有數十個。”
而且……接下來,斥候報告了更為驚人的細節。“張玉將軍的意思是……”
朱棣眼睛驟然放大,難以置信,“朱雄攻下了北元朝廷!”
在一旁的傅友德同樣震驚不已,他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北元朝廷防守嚴密,僅以計謀就引來元軍離開王庭?”
傅友德不禁問,“北元皇帟能這般愚蠢?”
若非親耳聽到,他都懷疑是斥候說錯了。斥候恭謹地答道:
“這是下屬從前鋒軍兩衛口中親眼所得。兩衛將領引領本隊於王城外製造大規模攻擊聲勢,以假亂真地鼓動進攻,讓北元朝廷錯覺我軍主力攻打。這樣,元朝皇帝心慌之下,才調出近半兵力迎戰。”
“兩位衛隊長成功執行了朱雄將軍設下的引誘戰術。”
至於將軍是否真的實現了最終的目標……“目前還在等待確認。”
看著朱棣,傅友德追問:“燕王怎麼看這個情報?”
看起來,這次的確讓本王有所期待啊。”
朱棣輕笑一聲,目光投向北方邊疆。
隨後,他洪聲道:“傳吾之旨意,增加探查人員進入北方,竭盡全力尋找朱雄及其部下的行蹤,一旦發現,立即引領他們迴歸我大明帝國。”
“末將遵命。”
身邊的將領們當即應聲。
“朱雄,”
“如果你能帶回北元皇帝的首級,那麼天下所有統帥都要望塵莫及了。”
“若能真正成就此舉,將震動四海,其威望堪比往日冠軍侯大破匈奴之功。”
朱棣凝視北方,心中湧起激動。
光陰如梭,日月輪轉。
一日匆匆流逝。
三日過去,猶如彈指一揮間。
十日匆匆而過。
“屬將張玉參見燕王殿下。”
張玉率領大軍,還有朱雄麾下兩支千戶兵馬回到長城防線。
“將軍請起。”
朱棣立即上前相扶。
“多謝殿下。”
張玉隨之起身。
“張將軍這一番勞累辛苦了。”
朱棣含笑開口。“王上過獎了。”
“這一次,要說艱辛,末將是說不上來。”
“一路之上,除了一些小股潰散的元軍,並無敵人攔路,未能達成王上的預期。”
提此事,張玉顯得有些無奈,“雖無戰功,至少辛勞可見一斑。”
“總而言之,張將軍辛苦了。”
朱棣親切拍拍張玉肩頭,笑笑沒再深說。畢竟,起初派他追敵,正是為了救援朱雄,
但事態出乎意料,朱雄並不需援手。“又十日過去了,朱雄尚未領兵返回。”
“不知他是遇到了何種變故。”
朱棣望著北方,想到可能存在的豐功偉績,他心中的憂慮無法消除。直到朱雄歸來,他的心境都難平定下來。
就在這一刻。
一騎飛快的駿馬從遠處的草原賓士而來,顯得焦慮不安。駛抵長城近前,騎兵大呼:“報告。”
“距離長城五里處,我方偵察到朱雄將軍及一軍將士的蹤影。”
聽到這訊息。
朱棣、傅友德,還有身旁的張玉臉上皆顯露出期盼之情。“他終是歸來。”
“這個小夥子,還真是讓人掛念啊。”
朱棣眉開眼笑,長久以來的期望終於有望實現。
“不錯。”
“殿下面對攻克北元朝廷這一亙古未有的成就,心情起伏,末將何嘗不是如此。”
傅友德同樣滿面笑容道。
“無論朱雄成功與否,有沒有攻破北元朝廷,他能深入草原腹地,直面王庭本身已是重大貢獻。”
“走。”
“隨我一起下去,迎接我們北平軍這位英勇善戰的大將。”
朱棣放聲笑道,隨即轉身,邁步下長城。
傅友德,張玉及其他將領都滿懷著期待,跟隨在後。完成這件不世之業,不僅僅是朱雄個人的榮光,更將使整個北平軍聲名遠揚。
當然,
此次勝利也會極大地提升朱棣的聲望。因此,每位士兵對於朱雄是否能完成這不朽功勳充滿好奇與期望。在長城要塞,朱棣與將領們一起靜候。
過了一會,即過了約一刻鐘。
遠方,蹄踏雷鳴般壯志昂揚的聲響漸漸接近,大明數以千計身披鮮紅鎧甲的將士疾馳而來,隊伍最前方,那位領軍人物更是格外醒目,策馬當先,他們的到來帶起的無形殺氣,如同旋風吹過長城,迫人心魂。
\"此次北境之戰,一軍的轉變在朱雄手中徹底實現。\"朱棣心感震撼,他察覺到那些無形的壓力以及攝人心魄的威勢。終於,所有人矚目之下,
朱雄率領他的三千甲士來到了長城之下。“這……”
“何等激戰,方令其成為今日這般模樣?”
長城內外目睹這一場景計程車兵,目瞪口呆,心靈深處被深深 震撼。
凝望朱雄,紫色戰甲上原本的紋飾已然黯然無色,只餘下凝固的鮮血。即使經過時間的冷落,空氣中仍清晰瀰漫著令人窒息的血腥味。他的戰刀之上,沾滿了殷紅的血漬,見證無數敵人的敗績。並非只有朱雄,身後的將士亦同此一般,戰甲浸染鮮紅,宛如赤紅血毯,坐騎上亦沾滿凝固的血滴,靜默之間,他們帶來的壓力已足以令對手恐懼。
看著這番氣概,長城上下明朝士兵都能揣摩出這段時間內朱雄及其麾下所經受的殘酷戰鬥與大量敵人的倒下。而且,他們仔細望去,發現朱雄腰間的那一串頭顱,尤為悚然。
“朱雄在此,恭迎燕王殿下。”
朱雄翻身下馬,向著朱棣行跪禮。
“妙哉!妙哉!妙哉!”
朱棣激動地喊出連聲讚歎,走到朱雄身邊,拍打其肩,眼中閃現難以言喻的振奮之色。“你所掛腰際的,莫非是——?”
微瞥向那片血跡點點之地,朱棣的目光瞬間落在此刻的焦點。自朱雄回來後,這便是他目光之所繫。面對這個頭顱,朱棣雖歷見過生死,但心中還是不禁微微悸動,期待又忐忑。
朱雄微微一笑,直接摘下了自已腰間懸掛的首級,遞至朱棣眼前。即便過了多日,首級已散發微朽氣息,然而表面沾染的些許紅粉蓋過惡臭,更具備特殊的防腐作用。這種方式是軍中儲存功績的一種辦法,這種粉特製而成。
朱棣接過首級細細觀察,面露震驚:“竟是北元皇帝,也速迭爾。”
\"我夜襲北元王庭,在黑暗中砍下這皇帝的腦袋。此外,這盒子裡封存的就是象徵帝位權杖的國璽。\"朱雄微笑轉過身去,從馬鞍旁拿出一個小箱子,將其開啟。
國璽與那血肉模糊的首級一同落入視線,朱棣的表情頓時變得無比糾結和充滿激動。隨後是更為高昂的興奮神色。
\"朱雄,你為大明立下萬世不朽之偉業!\"
\"你竟然真的僅率五千精兵深入北元核心地帶,攻破皇城,並親手處決了北元皇帝。\" 朱棣一手提著首級,一手緊握從朱雄手上奪取來的國璽,聲如洪鐘般高呼。
這句話一出,諸多期盼與驚異的目光頓時沸騰起來。
\"將軍朱雄真的斬殺了北元皇帝?!\"
\"這該不會是開玩笑吧?!\"
\"這個確實是北元皇帝的頭顱啊……這怎麼可能?!\"
\"北元皇城裡可是有著數萬之眾的精兵啊,朱雄將軍居然只帶領五千兵馬就能攻入,莫非……難不成是霍去病冠軍侯轉世重生?\"
\"若非冠軍侯附身,怎有如此無敵猛將……\"
一時之間,數萬名駐守長城的戰士熱議起來,每個人的眼神中滿是對朱雄無比的欽佩之情。這等輝煌業績並非誇誇其談便能實現的壯舉。
無畏的勇氣與卓越的領軍才能,缺一不可,否則絕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朱雄……\"
\"你的英勇令本座深感驚訝,以區區五千輕騎兵闖進皇城,竟還手刃了皇帝,此事一旦傳開,必震驚天下。\"傅友德感慨連連。
\"殿下,不僅僅是殺了北元皇帝哦。\"朱雄微微一笑,轉向身邊的戰士,道:\"弟兄們,讓我們的勝利果實顯露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