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護城河旁,朱雄驟然放下刀,順勢舉起自已的五石強弓,一連搭起六支箭。他冷冽的眼神鎖定鐵索橋上的鎖鏈,厲聲道:“給我斬開!”
朱雄大喝一聲。緊接著,“砰”
的一聲巨響,箭破空而出,劃出兩條軌跡。三支瞄準左邊鎖鏈,另三支直取右鏈。
瞬間,傳來六聲清脆的金屬衝擊音符,那是鐵鏈被猛烈擊打的聲音。護城河的吊橋隨之顫動。下一刻,原本結實的鎖鏈頓時遍佈裂紋,咔嚓一聲,徹底折斷。
沉重的吊橋猛然墜落,可見朱雄那六箭的力量,足以硬撼鐵鏈使其斷裂。正是朱雄箭技突破六階後的驚人成果,力道注入箭身,愈發勢不可擋。
望著這一幕,城頭的元軍驚恐萬分。\"他……還是人麼?竟能射斷鐵索!\"
那些眼神滿是驚恐的看著朱雄,像是看見一頭怪物。朱雄的吼聲落下後,“跟我衝鋒!”
目睹這一切,後方的大明兵馬精神煥發。“將軍威嚴!誓隨朱將軍!”
“殺敵!殺敵!”
一萬餘人大聲吶喊,充滿仇恨,隨著朱雄殺入敵陣。衝鋒前鋒部隊緊隨其後,盾牌舉起,頂著城牆飛箭靠近城門口,雲梯也很快架好,衝擊錘蓄勢待發。“攻進城中!”
朱雄下令。
“殺!”
幾近摧枯拉朽(仿寫)
十數名勇猛的將士推動著撞擊城門的巨型槌具,猛烈地撞擊向城闕。
轟鳴聲響徹天地,遭受炮火洗禮的城門,在瞬間劇烈 ** 顫。
就在這一瞬,
朱雄重新握緊了他的 ** ,匯聚全身之力,連同其本身的超群力量,狠狠地朝破裂敞開處直斬而下。
砰砰!
一道刀光落下,如同風捲殘雲般,輕鬆擊潰了厚重的護城木頭。
“突擊!”
衝擊隊伍撤走之後,又是一次猛烈衝撞。
砰的一聲巨響後,
城門終於無法抵禦衝擊的力量,猛然間大開。隨即,朱雄策馬而入,揮舞戰刀,閃爍著熾烈的光芒,向那倒在戰場上的人元軍無情砍去。
鋒刃揮舞間,鮮血如泉般飛濺,
輕易便斬殺了幾個元兵,戰馬蹄下踩過敵兵的身體,朱雄的攻勢絲毫不停。
\"隨我衝殺!\"
\"殺戮!\"
一百名貼身衛士緊跟朱雄,瘋狂地闖入城內。那些尚未爬起身來的元兵,被他們的戰馬踐踏致死。
後面則是一群明軍緊隨不捨,爭相搶奪戰功。
\"追隨將軍!殺盡這些敵人!\"
眾將士怒吼如浪潮,向這個北元王都洶湧襲來,眼神裡只有敵軍如待宰的獵物。
就這樣,曾被譽為北元心臟之地的首都,在朱雄的引領下迅速淪陷。
北元周邊城堡,此刻已成為了討伐北元軍隊的核心集結地。
擊潰邊疆重鎮之後,
在中軍大帳裡,朱棣與傅友德坐鎮指揮。
“來報!”
“啟稟燕王殿下。”
“最新的戰報傳來了,朱雄將軍率領兵馬成功突破北元都城,親手誅殺敵方將領,共計斬獲三千多敵人,活捉七千多人,大獲全勝。”
傳令兵單膝跪在朱棣前,將勝利的訊息通報。
——
面對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坐在寶座上,朱棣臉上綻放出會心的笑容,難以抑制心中的喜悅。
“哈哈哈,太妙了!”
“沒錯,朱雄果然不同凡響。”
“幾個月來攻城戰捷報頻傳,特別是朱雄防守的第一軍立下了大功。”
\"至今,已有超過二十個北元城市落入他的手上,都城也不例外。此次攻滅北元首功,朱雄實至名歸。”
朱棣欣慰而自豪。
望著殿內的其他將軍們,他的欣賞毫無遮掩,
“朱雄,無疑是個人傑。”
\"能在這樣大規模戰爭中挖掘出這般人才,對於我們明朝,簡直是天賜之福!\"
“還有傳言說,在朱雄掌管第一軍後,他們的戰力提升到了一個空前水平,超越所有軍兵,不知這小子用何法,令第一軍變得這般強大,讓人好奇。”
傅友德也帶著笑言,對此頗感驚訝。
朱棣略顯感懷地說:
\"或許是他生來就適合領軍吧。這種天賦並非每個人都能獲得,當年岳父大人,湯帥那樣的人物,就是上天賜予的絕代領兵統帥之才啊!\"
傅友德應和,“不錯,徐帥,湯帥的英勇戰績實在令人懷念,一同作戰的那段時光無比珍貴。”
遺憾的是,徐帥已先行離世,傅友德臉上流露出懷念之情與些許落寞。
徐達去世之後,
他未能親至送別,缺席了他的告別儀式。
\"此次攻伐北元的戰役基本宣告結束,奏完捷報後,本王也請求皇上恩准我回一次應天府,祭奠岳父的在天之靈。\"朱棣說著,略顯傷懷。
\"燕王殿下放心,\"傅友德笑道:\"皇上必定同意,況且這次你統兵帷幄,以卓越智謀蕩平北元,可謂立下赫赫戰功。”
\"實話說,\"他接著道,\"我起初確信攻陷北元,但它早非昔日元帝國,能借此戰收穫朱雄這般才俊將領,算是意料之外的好運。”
\"他會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本王我都銘記於心,待上報應天府,皇上必能欣賞我們平燕兒郎的能力和風貌。\"朱棣的笑容透著自信。
\"有朱雄被殿下厚愛,他定能在大明勇將來往中有他的一席之地。\"傅友德附和笑道。
朱棣微微一笑,並未多作回應。
不久後,
朱棣轉向報捷之士道:\"北元都城已在我們攻破之中,看來皇族百官都已逃離。\"
\"您睿智無比,\"那人回覆道:\"就在城陷之前,北元朝廷便已遠逃幾日,據朱雄將軍回報,除了擒拿部分流落民間的部族人員,權貴皆已撤離。”
\"他們在草原徘徊數日,要追擊幾乎是不可能了。\"朱棣一臉笑意確認道。
\"此次戰役勝利果實顯著:收復城牆無數, ** 王保保,並幾乎全殲敵軍十三餘萬人,這是對他們餘燼的致命打擊,北元已無法捲土重來。\"傅友德冷聲道,帶有一絲嘲諷意味。
\"北方几十年的大患終於告一段落,那些皇室餘孽即使逃至草原來,也無法逃脫悲慘的下場。\"朱棣繼續道:\"現在我們已徹底消滅了他們的生力軍,統治草原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許很快,這片土地只會被各族割據,而不是北元帝國統一,這樣的劃分正是我大明所願見的局面。”
\"只可惜,若是能讓父皇見到那位北元皇帝的首級,皇上必然龍顏大悅,\"他說著,眼中閃現出志在必得的決心。
\"此次已足夠輝煌。\"傅友德回應道:\"我們沒有辜負皇上的期望。\"
\"燕王殿下,\"傅友德話題一轉,問道:\"在這次戰役中,我們共俘獲八萬北元軍隊,請問您打算怎麼處置呢?\"
\"元軍戰鬥力強勁,自然會納入大明部隊,成為我國之力。\"朱棣稍作思考後回答道。
\"甚好。\"傅友德微笑著說道:\"我就連捷報一起稟報,請皇上最終裁定。\"
朱棣點頭致意,接著,
傅友德及殿內將領們依次退出。
殿門關閉,在他們退走之後,大殿之內恢復寂靜。
朱棣並未離開原地。
\"你覺得,父皇會對投降的蒙古士兵作何處置呢?\"朱棣突然啟口道。
然而殿堂內一片寂靜,無人應答。
隨後,一個身披深色僧袍的中年和尚自內殿緩緩走出,徑直走向朱棣。
\"皇帝陛下不會同意你收納這些降卒,他們將會被分散分配給各分封王及地方軍營。\"和尚平靜地解釋,“原本北平軍僅擁有五萬兵馬,皇上下令討伐元軍,又募得五萬精壯戰士,如今北平軍隊已逾十萬,如此規模在全國已是罕見,不能再增加你的軍隊來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
黑衣僧侶的話語簡潔明確。
緊接著,朱棣以笑容再度問道:“這次,朕有這麼大功勞,父皇會有何賞賜?”
但他並沒有等待對方立即回答,而是選擇了一個輕鬆的話題以打探資訊。
黑衣和尚並未直接回復,反來到朱棣身邊席地坐下,舉止自然,表明他倆關係匪淺,足以無視禮數。
\"無非是一些金銀或官職賞賜而已。\"和尚微笑道,眼神意味深長地看著對方,繼續道,“你是藩王,位居萬千之下萬人之上,還想追求更多嗎?還想篡位不成?”
聞言,朱棣面色微變。
\"你這個和尚休得放肆!稍刻間被錦衣衛察覺,就連我也會保不住你。\"他厲聲道,帶著責備的意味,旋即話鋒轉變:“不過,我要宣告的是……在父皇與長兄都在位之時,我絕不會有悖逆之心。”
\"父皇洞察全域性,長兄仁厚愛民,我心服口服,眾兄弟及文武官員都深信這一點。將來,待父皇歸西,長兄必然也能成為聖君,庇佑黎民。”
朱棣接著說道,口氣篤定。
然而,黑衣僧似乎並不認可這個看法:\"可是,燕王的大哥並不能保證長久健康。\"
話剛落,朱棣猛然拔出身旁寶劍,劍刃直逼黑衣和尚頸項。
\"姚廣孝。你想清楚再發言,我一句警告即可取你性命,無需勞煩錦衣衛插手。\"朱棣憤聲道,明顯對這個名字有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