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立即高舉起戰刀,大聲吶喊:“你們的主將已被我方神箭手射殺,如果投降,可以免除死罪;若不投降,立即格殺勿論!”
此言甫出。
明軍眾將士也隨之齊聲怒吼:“敵酋已死,放下武器者不殺。”
此起彼伏的怒喝猶如狂風席捲,正進攻的元軍頓時惶恐。不少士兵發現,將領所在的坐騎已不見蹤影,只見空馬鞍。
“帖兒將軍陣亡了!”
“撤!”
“快撤!”
“將軍……”
主帥一死,軍心渙散,如同摧枯拉朽,士氣崩潰。原本氣勢如虹的元軍瞬間失去了鬥志。
此時,在明朝軍列的背後傳來陣陣踏步聲與喊殺:“明軍英勇!”
緊接著一聲“殺”
字,振聾發聵,只見燕王朱棣引領數萬騎兵疾速趕來增援。
明軍援軍到達,局勢已然改變。“援軍殺來了,快逃!”
恐慌的叫聲在元軍陣營內蔓延。
元軍將領再也無法堅守,紛紛下令撤退。此刻,張輔下達命令:“追擊!殺敵!”
有了援軍相助,勝負已決,元軍的翻盤希望落空。“能多殺一個,就儘量不要放過。”
朱雄深知這是提升經驗的好時機,箭矢出手猶如疾雨,每一箭直刺敵人的要害。
每解決一名敵人,朱雄就獲得5經驗值,堪比一整天靜心修煉。這種機會怎麼能讓它溜走。
然而, ** 並非張輔所長,他更多是在回味死裡逃生的一刻。險些栽在元將的劍刃之下,那一刻讓他仍心有餘悸。回過神後,張輔跳下馬,靠近已亡的帖兒 ** ,望著貫穿頸部和心臟的三支箭,還有那一處深入甲冑心臟的傷口,連堅韌戰甲都無法抵擋。
他拿起貼兒手中那把斷掉鋒芒的戰刀,刀面留有一道明顯凹陷箭痕。哪怕張輔久經沙場,目睹這一幕也不由為之動容,暗中讚歎:“好大的力量!是同一人所為。”
他深感,如果沒有這幾個關鍵的致命射擊,可能自已早已喪命。“我要找這個人,給予厚待。”
心中這樣想道。
處理完帖兒的 ** 後,隊伍繼續前進。直到元軍盡數湧入城中,明軍方才停追。
在後軍營地,張輔向燕王行禮:“微臣參見燕王陛下。”
再次相見,朱棣欣慰地評價:“張輔,此役你做得極好。無愧是你父親之名。此戰,明軍消滅敵一萬餘人,俘虜六千餘,大捷。”
然後繼續說:“若非你率萬軍阻敵,使我軍得以首戰告捷,實乃天意。你的功績巨大。”
朱棣伸手相攙,一臉讚許。“過獎了,殿下。”
張輔謙虛回應。
: **
\"此次戰役中,卑將雖然有所建樹,但卻並非真正首功之人。\" 張輔謙遜地道。
\"嗯?\"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望向張輔詢問:\"何以見得?\"
\"來人,抬進來吧。\" 張輔高聲道。
隨即便是一眾親衛士兵抬起帖木兒的 ** 。
\"這位乃太保麾下一員猛將,帖木兒將軍。\"朱棣一眼便識出那 ** 的身份。
\"殿下,請過目。\" 張輔指向 ** 上穿透頸部的那一箭,解釋道。
朱棣專注凝視,他的經驗豐富,一眼洞穿其內在之意。
\"如此強大的力度,精準的射擊。\" 朱棣驚歎道,\"那些箭矢全命中要害,無一遺漏,堪稱致命。”
\"看樣子我北平軍隊中有許多傑出的射手。\"他讚賞有加。
\"若非這神秘的箭術高手,我恐已在此刻被帖木兒將軍斬 ** 下,無法倖免。\" 張輔感慨地講述。
——
朱棣聽著,理解地點頭贊同。
\"務必要找到他,厚獎重賞。\"他下令道,\"這連環三箭不僅挫敗元兵氣勢,更重要的是救下張將軍於危難之間。這樣的人傑之功,怎可不嘉?\"
\"末將在。\" 張輔領命應答,內心深深感動朱棣的重視。
在朱棣的話語裡,他救人性命之舉被放在首位。如此恩賜,任誰都難以不動容。
\"張玉將軍,元軍士氣大跌,兵折大耗。\"接著他又部署任務,\"火速集結大軍,攻入邊界,乘勝追擊,鞏固戰果。\"
對張輔,他說:\"先鋒軍剛剛經歷過血戰,損失不小,你們先在旁稍作整理。朕要一舉攻下元兵防線。\"
\"末將領命。\" 張玉父子積極響應。
此時,由於前鋒軍戰功赫赫,元軍突擊騎兵損失嚴重,主力部隊已經開始乘機進攻,而前鋒軍則在一旁營地休整補充。後方一萬支援部隊正清理戰場,記錄戰況和損失。
\"戰損如何?\" 來到戰場的張輔詢問一位統計主官。
\"稟將軍,我軍戰死三千多人,負傷者達兩千多名。\"主官回答得沉穩,\"敵軍人數為我軍的三倍,以這些代價取得兩萬多敵人傷勢和俘虜,足顯英勇犧牲之價值。這是作為大明戰士守護家園的使命所在。\"
\"報告將軍。敵軍陣亡有一奇觀。\"一位旗隊長來到張輔身邊,行禮後,略帶為難。
\"何奇事?速告知。\" 張輔催促道。
\"請將軍來看。\" 隊長立即引導他去。
眼前出現幾十具士兵的 ** ,共同特點是一箭貫穿了頸部,致其立即倒下。
\"統計結果顯示,共有七十多具。\"旗隊長說,語氣顯得恭謙,\"像是同一人的傑作所殺。\"
看到這個,張輔神情也流露出驚奇。上前檢視一支箭,上面有一個代表個人編號的口字形印記。
每支射出去的箭都有記號,記錄射手身份,以便評估戰績。
\"果真如此,正是那個人……\"他低聲確認。
弓矢線索
張輔仔細觀察著箭上的標記,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名冊上,這些標記的歸屬是誰?”
他手握長箭,凝視著面前的副將軍詢問。
“報告將軍,經過屬下的調查,這些標記表明它們來自弓兵第一營,是一個叫做朱雄的副官的所有權。”
副將軍恭敬地回答道。
“不過還有其他一些箭的記號並非出自朱雄,而是他下屬士兵的獨特標識。”
他又補充說道。
張輔聽得愣住,眼睛微眯。“原來說的是朱雄那個小旗?弓軍第一營登記記載就是這麼寫的嗎?”
副官答道。
“居然是他。”
他的面容透露出愕然之色。
想到數月前朱雄強大的臂力讓他曾想將他納入自已的貼身衛隊,卻被朱雄堅拒,聲稱要上戰場效力。自那以後,這件事便未再放在心上,畢竟作為顯赫家族將領,招攬人才的念頭往往只是一時興起。
然而此刻的朱雄彷彿又回到了他的記憶之中。“這難道就是‘無意間種下一棵柳樹,收穫成陰’的意思?”
他在心中感嘆道,“我當初讓他加入了弓軍,沒想到竟間接救了自已。”
副將軍繼續開口:“將軍,您看這七十多個元兵的戰功如何分配?”
言語裡帶著試探。
“這些死者均是喉管穿孔喪命,箭法如斯,顯然同出自一人之手,這份功勳自然屬於朱雄。”
張輔毫不猶豫地下了決定。
副官應了聲,立刻表示明白了。
在弓兵第一營,曾經一千多的營地人員現已減少不少,戰場上生死無常,元軍攻勢如潮,即便是後陣計程車兵也不幸喪生。此刻氣氛顯得格外沉寂與壓抑。
“小朱啊,你還好吧?”
一個資深計程車官看見沉默的朱雄猜測可能是因為初次上戰場、首度擊殺敵軍感到難以承受。
朱雄勉力笑道:“趙大哥,我能有什麼事情?只是擔憂受傷的弟兄們。”
在弓兵第一營的日子裡,他與這裡的戰友確實建立了情誼,這場戰役中,他熟識的幾人慘遭元軍毒手,不少兄弟也被傷勢纏繞。
“唉,如果是小傷還好,但若是重傷致殘,倒不如干脆死了好,免受折磨,說不定能有朝廷的撫卹。”
趙老兄深嘆一聲,明白這是戰爭帶來的無情事實。
此時,在弓兵一營休整的地方前,一大群騎兵營計程車兵靠近哨門。
哨兵守衛有些疑惑地看著眼前的人群:“諸位有何貴幹?”
“我是騎兵團第一營的千戶張定。”
一位首領向他們拱手道。
兩位崗哨立即行禮:“見過千總大人。”
“不必這樣客氣,”
首領回道,隊伍的事情正進入正式議題。
尋找
\"我們要找朱雄在弓軍營嗎?\" 張定揮揮手,眼神流露出急切。
\"你們是要找我營中的千總朱雄嗎?\" 哨兵問道。
\"不是,他是一個叫做朱雄的人。\" 張定回答道。
\"朱雄?\" 一名哨兵一臉疑惑地追問。
\"我記得有個叫朱雄的新兵,在我軍中弓軍營服侍了四個月。但現在的情況我就不太清楚了。\" 另一名哨兵說道。
\"請允許我們進入查探。\" 張定語氣堅決地請求。
\"無論是朱雄活著或是死去,我們都必須找到他。\" 張定深深地說道。見到眼前的人都一臉嚴肅,他知道這並非小事,大家同為一軍,應該不會有所隱瞞。
\"請進。\" 面對他們急切的神色,兩個哨兵讓出道路。
\"多謝相助。\" 張定道謝一聲,率領眾人走入兵營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