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棣則思索良久後悄然離殿,“朱雄已然成器,將來必會為父皇與大哥之倚重。”

他內心充滿複雜,若姚廣孝所言成真,自已身為長子雖有一定機會,然而若父皇要在兄長的兒子中選儲君,他又該如何應對。“豈可屈尊俯就朱允炆之輩?這並非本王願。”

見朱雄如此出色,他不禁想起若真的發生戰爭,他能否對抗。對此,朱棣內心早有預感,並不意外。在應天府繁盛之地。

街頭巷尾,人聲鼎沸。

\"大捷啊,大捷!\"

按照皇上的指令,向百姓宣佈這場空前的大勝。

\"昨日之事——\"

\"將軍朱雄於大寧蕩平十萬逆賊,斬獲三成首級,餘匪不堪一擊,已非威脅。\"

皇帝下令,此勝利遍告天下,宣揚大明天子之不可侵犯。京兆尹貼出佈告後,更是對市民群眾朗聲述說。

這勝利令他作為官員也熱血沸騰。“起初聽聞大寧府三衛叛亂,險些城陷,朱雄將軍何時抵達?短短月餘就敗賊數十萬?實在是英勇不凡,我明戰神!”

“有了朱雄將軍這樣的英雄,邊境無憂!”

百姓們聞言歡騰無比,“大捷呵,大捷。我大明之福,大寧民眾之幸,該慶賀一番。一起去悅來酒店暢飲慶祝如何?”

\"同去,同去,我們不能親自赴戰場廝殺,但這勝利同樣需要大家支援。\"

\"沒錯,正是這個理兒。走,一起暢飲慶祝!\"

朱府的後園,熱鬧的氛圍也隨之湧動。

徐妙錦撫摸著自已的腹部,旁邊睡著她的兒子,絕美中透著醉人韻味的笑容也浮現出來。一旁,環兒微笑看著她們。

自成婚以來的幾個夜晚,真是情熱如沸。

就連朱雄都不清楚自已到底傾注入了多少情感。

不過,約一個半月之前,朱雄獲冊封后,便急切迎回了徐妙錦,他們久別重逢,自然是情難自禁。

但隨著朱雄領兵出征,在一個月餘之後,徐妙錦也出現了反應,她尋來了醫者診脈,又有了新的喜事。

“也不知道雄哥現在的狀況如何……”

“之前還能得到一些他的訊息,但現在也不知道詳情。”

看著自已懷裡的孩子,徐妙錦又不禁擔憂地想。

“夫人不必擔心。”

在一旁安慰的是環兒,“堂姑夫是福緣深厚之人,必定逢凶化吉。”

“小環。”

徐妙錦回頭笑道,“如今我們已經是夫妻之身,你今後應稱他為夫君,明白了嗎?”

“嗯。”

環兒略帶羞怯地輕點著頭。

這時,一位侍女匆匆趕來。

“夫人。”

“速來,宮裡的聖使帶來了聖旨,管家已經在前廳等候迎接。”

侍女帶著敬意稟報道。

“聖旨?難道雄哥有信傳來?”

徐妙錦心中喜悅,對環兒說,“小環,你要看好寶兒。”

言畢,徐妙錦快步走向府邸入口。

然而,那位侍女忙出聲:“夫人,請留意,您的身體有了身孕,氣海不穩固,行動需小心。”

出了府門外。

王景弘親至,身後還有幾名太監隨行。

一眼看到徐妙錦出現,王景弘輕笑。“夫人。”

“公公,是不是有關我夫君的訊息?”

徐妙錦連忙詢問。

“朱將軍又建下卓越功勳。”

王景弘笑道,“皇上特意遣老奴前來宣讀聖旨,對朱將軍進行加封。”

徐妙錦整理好心情準備接受聖旨,但林伯卻急了。“妙錦,你不用跪接。”

立即阻止了她。

接著轉向王景弘,誠摯道:“公公,請容我代替我家夫人。夫人剛懷上,身體尚未穩定,不能跪受此大禮。”

說罷,林伯便代替妙錦屈膝。

聞言,王景弘滿面笑意:“又添喜事,恭喜夫人。”

“正是,幾日前才診斷確認。”

林伯點頭證實。

這無疑是個好事。

“夫人,就由管家代勞接旨吧。”

王景弘馬上吩咐,“您只需站立即可。”

若告知明太祖他的孫媳婦又喜得貴子,還讓其下跪,那可罪莫大焉。

王景弘可不願犯這樣的錯誤。

隨即,聖旨聲傳出:“欽命,奉上蒼眷顧,皇上令旨!”

“在大寧府之戰中,朱雄率部成功擊退逆賊,為社稷建立了顯赫功績。現特封朱雄升官一級,晉升遊擊,並享受正三品的俸祿;爵位方面,從子爵提升為世襲伯爵。”

說完這一段後,空氣凝滯。

徐妙錦激動難掩,為夫君的成就而欣喜,而林伯也為自家侄兒而喜悅。

“謝陛下厚賜。”

徐妙錦屈膝答謝。

緊接著,林伯上前接過旨意,正式完成交接。

“夫人快回房休息。”

“以及通知管家。”

“有旨意傳達到。”

\"讓你下午時分進宮去,皇上有點事情要問問你。\" 王景弘微笑著傳達命令。

\"請問王總管,皇上召見,不知是為了什麼事要問小奴才呀?\" 林伯心中忐忑。

\"別擔心。\" 王景弘察覺到林伯的憂慮,隨即笑答道。

\"這樣我就放心了。\" 林伯聽了這話才稍稍安心。

\"小奴確實害怕自已無意中觸犯皇上。\" 林伯舒了一口氣,表達自已的不安。

\"林管家,快點送夫人回去休息吧。\" 王景弘吩咐道。

接著,傳達聖旨的隊伍轉身離開。

議政殿中!

\"什麼?\"

\"我們的孫媳婦又有喜了嗎?\"

朱元璋聽了王景弘的通知後微微驚訝,隨後滿臉欣喜的笑容綻放:\"哈哈,好,真是太好了!\"

\"咱家的孫子真是不簡單。\"

\"之前他出徵回來我們就有了曾孫,現在又是出征回來,孫媳婦又有身孕了。\"

\"頗有他祖父的風采呢。\" 朱元璋得意非凡,言語中帶著驕傲。

他的內心深處,家庭成員僅限於極少幾個人:首先是他的妹長安寧皇后;接著是妹長安子的遺腹子朱標的早亡的妻子;再者就是孫子朱雄和作為孫媳婦的徐妙錦也視為家中一員。

\"皇上,\" 王景弘提醒道,\"是否需要備上滋養藥送去給孫子的夫人?\"

\"對,對,\" 朱元璋連連點頭,\"一定得備好。我們新添的孫媳不能再怠慢了。\"

\"馬上準備最好的調養藥物,人參、何首烏等一切利於孕婦的東西,全給賜去。還有,等下找個太醫為妙錦診脈,看看該特別留意些什麼。\" 他又接著說道。

\"奴才遵命。\" 王景弘立即帶著笑回覆確認。

\"對了,林伯的傳喚如何?\"朱元璋想起一事,開口詢問。

\"按照聖上的吩咐,讓他午後時分再來。\" 王景弘彙報說。

\"今天我恰好有空閒,順便也傳那江都的女孩來一趟吧。\" 朱元璋露出笑意。

在東宮!

\"娘娘。\"

\"皇上派使者前來宣旨。\" 宮女匆忙向呂氏通報。

\"皇上宣旨?\" 呂氏聞言眉宇間泛出喜悅,揣測道:\"莫非是叫允燈入宮覲見?\"

\"允燈上次晉見還是數月前的事了,皇上想必想念他的孫子了。\" 呂氏想到此,激動之情難以抑制。

當下她立刻大聲吩咐:\"快去找允燈,我們一起前往宮門迎接聖駕。\"

\"遵命。\" 宮女立即行動起來。

與此同時,呂氏匆忙收拾儀態,端莊地走向宮廷大門。

\"母親。\"

\"祖爺爺要見我嗎?\" 允燈火光滿面地詢問。

\"當然是的,你的皇祖爺爺特遣使者來到東宮宣旨,當然是要見你,還有可能要見其他人嗎?\" 呂氏帶著確定的笑意解釋。

\"那定是我父君巡視回來了,皇爺爺想念父君,才會想見我。\" 允燈分析道。

\"允燈真聰明,你可是你父君非常疼愛的兒子,入宮可別丟了禮儀,儒學的經典也要在皇爺爺面前展現出你的才華。\" 呂氏鄭重其事地說。

\"母后,請放心。\" 允燈深深點頭承諾。

疑雲頓起

呂后和她的兒子被僕人們護送到東宮的宮門前。

宮門外,一個太監正在等待著他們的到來。一見到呂氏,這個太監立刻俯身鞠躬,稟報道,“娘娘,皇上有旨,召江都郡主晉見。”

聽到這,呂氏怔住了,身旁的朱允妍也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他們原以為,是朱元璋要來召見他們母子,然而並不是這樣。

“公公?”

呂氏帶著幾分不服,問道,“皇上難道不是叫允燈進宮嗎?”

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朱允燈身上,期待朱元璋能對他多加恩賜,就像當初對待朱雄英那樣。

儘管朱元璋已過了很多年且朱雄英才去世許多年,他對孫輩們的關愛已經大不如前。孫子們要見到他都非常難,要請求見一面也是政務繁重的理由。

太監恭敬地回答:“啟稟娘娘,皇上特指要接見江都郡主,並非是召見公子允燈,皇后可否命宮人通報,皇上已經在等著公主的到來。”

聽到這句話,呂后的面色驟然冷淡下來,朱允燈的神情也滿是失落。她迅速開口道:“稍等,我即刻帶江都去。”

說著,她的神色變得陰沉,並拖著朱允燈,\"走吧,允燈,去找你姐姐。”

朱允燈應了聲,苦澀中帶著無法實現期待的痛楚。

不久後,他們來到了朱允妍所在的宮殿前。

一眾人紛紛躬身為皇后施禮。“皇后娘娘,您駕臨。”

宮女的聲音充滿了敬意。

殿內,朱允妍放下刺繡,緩緩起身看向大門。呂后並不等著朱允妍親自出來迎接,直接推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