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賊寇的事情,那陸康便來了興趣了,他在廬江十餘年,樹立恩信,賞罰分明,擊破了黃穰等造反的賊寇。

雖然廬江依然偶爾有一些賊寇鬧事,可都已經被清剿得差不多了。

在陸康說完,袁耀很快就點了點頭。

“正因為如此,這些賊寇令我父十分頭疼,想要替朝廷剿滅了這些賊寇,可我父親想出兵,卻沒有足夠多的糧草,這才命我前來找大人,借一些糧草.”

“有了糧草,在下便可以肅清海內,除賊蕩寇,還廬江和揚州一個朗朗乾坤.”

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找陸康借糧。

可是袁耀的藉口,和當初袁術的藉口可不一樣。

袁術的藉口是借糧打曹操,陸康怎麼可能給袁術借呢。

借了就是資敵。

可袁耀不同啊,他來陸康借糧是來打賊寇的,還答應幫助陸康清掃廬江的賊寇。

這對陸康來說,是好好處的,不但不是資敵了,反而對自己也有極大的好處。

這麼一想的話,那就容易理解多了。

袁耀的話說完,目光便再次落在陸康的身上,期待著陸康的回答。

可是此時的陸康並沒有急著回答袁耀,似乎是在尋思剛才袁耀的這一番話。

到底要不要借給袁耀糧草。

袁耀知道對方正在考慮自己的提議了。

他擔心陸康不借。

心一狠,又開口補充了一句。

“大人,如果不借給子初糧草的話,雖然我同樣帶來了一萬大軍,有實力去剿賊,可我糧草不足,無法保證能徹底消滅那些賊人,萬一那些賊人從丹陽逃入了廬江……”袁耀沒有把話說完,有時候話說一半比說完了,更好。

袁耀一番話,可謂是說得滴水不漏。

既沒有和陸康起衝突,也良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最後這多嘴的一句話,其實就是變相的在說,如果陸康大人不借我糧草,我就將那些賊寇,驅趕到廬江來。

而且這一次我帶來了一萬兵馬,要是你不借糧草給我,我這一萬人,可不一定會離開。

他雖然只帶來了六千多人,可站在城樓上的陸康,哪裡能夠真的計算出袁耀帶來了多少人。

他誇張一些,也能夠更好的給陸康壓力。

還故意在說一萬大軍的時候,提高了幾分自己的音調。

更是讓陸康的表情陰沉了幾分。

這種先禮後兵的做法,確實也讓主位上的陸康不得不重新開始考慮,是否要借糧給袁耀了。

此刻陸康沒有直接回答袁耀,而是將自己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兒子陸儁。

陸康年近七旬,他的兒子也同樣快要五十歲了。

此刻站在陸康的身邊,用眼神跟陸康交流。

陸康自己猶豫不決,便想要問一問身邊人的看法。

“儁兒,那袁耀所說,你覺得如何?”

陸康身為太守,雖然硬氣,不懼袁術來攻。

可他麾下的這些幕僚和自己的兒子卻沒有陸康這般忠勇。

畢竟袁術這個左將軍所擁有的實力,並非他們這區區一個太守就能夠抗衡的。

真要是和袁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惹來袁術大軍討伐的話,就算是舉廬江郡,整個郡的力量也一定擋不住袁術的大軍。

之前是因為袁術趾高氣昂的前來要糧。

泥人都有三分火氣,陸康自然不會被袁術嚇到。

可現在袁耀過來非但沒有趾高氣揚,反而十分謙卑,用商量的口吻。

態度就不一樣。

袁耀給足了陸康面子。

陸康如果拒絕。

把袁術父子都給得罪了。

只怕這一戰在所難免了。

這要是打起來損傷的可不僅僅是整個廬江郡的百姓,還有陸家子弟。

就像陸康直系的這些血脈,只怕都難逃一死。

所以身為陸康的兒子,陸儁是極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父親和袁家交惡。

在陸康問起自己心中的想法時,陸儁倒是馬上衝著自己的父親建議了一句。

“父親,這原子初和那袁術不同,若是他真能幫我們掃蕩廬江境內的賊寇,我們倒不妨借予他一些糧草.”

陸儁同時又小聲的衝著陸康嘀咕了一句。

“父親,一旦我們不借給他糧草,只怕城外的那一萬大軍不會這麼輕易離開,真要是打起來,我們未必是他的對手,就算真的守住了城池,死傷的那些將士撫卹起來也是一大筆錢,左右都是損失那為何不和氣生財.”

本來陸康的臉上還有幾分凝重的神色,可聽見自己兒子這麼一說,他便立刻明白了過來。

此時並非逞一時之快的時候。

拒絕袁耀確實爽快,但是要承擔的後果卻是頗為嚴重。

答應袁耀反而是一個雙方都有利的局面。

只是袁耀到底要借多少糧草,還是一個未知數。

再三猶豫後陸康還是衝著袁耀問了起來。

“賢侄啊,這一次你來是想要借多少糧草呢?”

當袁耀聽見了陸康這麼問後,心中又淡定了幾分。

能讓陸康問出這句話,袁耀就清楚,在陸康的心中已經多半同意了,借給自己糧草,現在要談的不過是能借多少罷了。

所以在陸康問完之後,袁耀便立刻回應了一句。

“我要借五萬斛糧草!”

袁耀一句話說完,頓時讓這大廳之中炸開了鍋。

“什麼!五萬!”

“不可能,我們根本沒有五萬斛糧草!”

“袁耀,你是存心來找麻煩的吧!”

一時間袁耀的獅子大開口,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原本頗為安靜的大廳瞬間熱鬧起來。

要知道上一次袁術親自來這裡要糧食,也不過是向陸康是開口要三萬斛糧草。

就連三萬陸康都是拒絕的,現在袁耀居然開口直接要五萬。

陸康怎麼可能會答應?不過袁耀這麼說其實也是有目的的。

這可是深諳後世談判技巧。

先跟你開口要一個比較大的數額,再慢慢談。

最後勉為其難地開口索要一個比較小的數額。

談判者難免心裡會有落差,不過還是會最終答應下來。

畢竟袁耀心裡的理想數量,也就是兩萬斛。

先開口衝陸康索要五萬,最後談下來只要借兩萬。

就算達成了這一次的目的。

“子初,你這可是獅子大開口啊,五萬斛糧草,你就算把我整個廬江翻個遍,老夫也湊不出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