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楚暮寒一早陪著沈白羽來到了沈家陵園。

原本沈家滿門忠烈,在京中設有祠堂,可是沈白羽戰敗後,便有宵小向皇帝進讒言,說沈白羽通敵投降,前方又傳來沈白羽並未戰死,而是做了俘虜的訊息。昏庸的皇帝便命人將沈家祠堂推倒成了廢墟。

所幸,沈家的陵園還在。

沈白羽找到父母的墓碑,看著父母埋骨的地方,神情還是難以控制的悲慼。

楚暮寒拉住沈白羽的手,掌心的溫暖傳遞給沈白羽無言的安慰。

沈白羽跪了下去。

“父親,母親,孩兒回來了。”

眼淚終究還是落下,楚暮寒心疼不已,卻也只能默默看著。

“父親,母親。孩兒沒能讓金氏王朝改頭換面,金氏王朝覆滅了,奉臨皇帝愛民如子,朱遒的百姓都過的很好。不知這樣,能否讓你們泉下有知,原諒孩兒投降之事……”

“可是,我們在沙場浴血奮戰,到底為的是什麼?是為了滿足狗皇帝坐擁天下的野心,還是為了百姓不受侵擾,不受剝削踐踏?孩兒,自認為做的沒有錯。只是,有件事,還是要通稟父母,孩兒成婚了,是……”

這時沈白羽身旁的楚暮寒卻突然跪了下來,驚的沈白羽眸中震動。

“暮寒,你……”

楚暮寒卻微笑道:

“二老是羽兒的父母,便是我的岳父岳母,跪拜是應該的。我此時不是天子,我只是你的夫婿。”

沈白羽感動的嘴唇輕顫著說不出話來。卻聽得楚暮寒對著他父母的墓碑說道:

“岳父岳母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我與羽兒已然大婚,可惜您二老不能到場。今日跪拜二老,特來告知此事。吾雖是男子,但與羽兒傾心相戀,縱身死不能棄!望二老在天之靈,得以寬恕。”

沈白羽已經淚流滿面,

“暮寒……”

兩人一起在墓前拜了三拜。而後,楚暮寒看著沈白羽拿著酒水,在沈家族人的墳上擺好,之後兩人一同回到了馬車上。

楚暮寒看著沈白羽通紅的眼角,心疼不已,輕輕摸了摸。

“今日哭的狠了,明日眼睛該痛了。來,你躺下,閉一會兒眼睛,我來幫你按按頭。”

沈白羽依言躺在楚暮寒的腿上,任他幫自已一下一下輕輕揉著太陽穴處。剛剛因為哭泣而感到不適的感覺,漸漸消散。鼻息間,只聞到楚暮寒身上好聞的龍涎香,意識漸漸朦朧起來,有了睏意。

“羽兒困了,就睡吧,到了我叫你。”

沈白羽點點頭,安心的在楚暮寒腿上睡著了。

楚暮寒看著愛人沉睡的臉,輕道:

“羽兒,以後你再不是孤身一個人了,我會陪著你,一直到老……”

到了行宮,楚暮寒卻見沈白羽睡的香甜,不忍喊醒他,便將披風給他蓋上,小心的抱著人出了馬車。

於是,在官員們眾目睽睽之下,他們高高在上,英明神武的皇帝,就那樣輕手輕腳,生怕弄醒懷裡人的模樣,步履緩慢的走進了行宮,期間還示意不許人跪拜發出聲音。大臣們都低著頭,不敢發出響聲。心道:

這皇后真是好本事,能讓一向冷情的皇上如此愛重。不過,這人,也幸好是沈將軍。

尤其在朱遒地界做官的大人們,多少都瞭解了沈白羽的為人,絕不擔心他會妖媚惑主,這要是換成別人,那他們可就鬧心壞了。如今這情形,只能說他們家皇上自已個兒不值錢了。

楚暮寒將人輕輕放在寢殿內,安置好,才出來。

議事殿內,大臣們已經等候在此。

郡守和郡丞郡尉帶著幾個工部派來的官員,拿著一份圖紙請皇上過目。

“皇上,這是您下旨興修運河的圖紙。請您過目。”

楚暮寒看過後,說道:

“如今秋汛快到了,朱遒之地雨水頗豐,秋汛之時經常引發洪水。之前,金氏皇帝只知享樂,不管百姓死活,百姓每年都要被洪水侵害不少良田,甚至流離失所。如今,興修運河迫在眉睫。屆時,運河建成,既可溝通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洪水來臨時,也可做洩洪之用。”

郡守回道:

“陛下,此處河道地形複雜,周圍又有不少農田村落,前期著實費了好一番工夫才將圖紙製好,將百姓疏散。如今秋汛就要來了,臣等建議先挖水渠,以解燃眉之急,防止秋汛來臨時洪水氾濫。等秋汛過後,再繼續修建運河。”

楚暮寒沉思片刻,點頭應允。

“嗯,事有輕重緩急,不過若能將前期修築的水渠與後期修建的運河相聯通,也不枉如今耗費的人力物力。”

此時坐在郡尉旁邊的一個布衣男子站起身來,行禮道:

“聖上英明!”

楚暮寒抬頭看了一眼,那男子貌若冠玉,溫文爾雅,卻未著官袍。

楚暮寒還以為他是哪個官員手下的書吏。

他抬眼看了看那人,旁邊的官員立刻拉著那人跪下請罪。

“陛下恕罪,這位是郡裡請來的勘察水利的能人,廖先生。一介書生,不懂規矩,陛下恕罪。”

楚暮寒向來愛惜人才,一聽是通曉水利的能人異士,立刻微微一笑,揮手讓二人坐下。

“無妨,廖先生剛才說朕英明,難道是朕與廖先生想到一處了?”

那廖先生,姓廖名玉才。家裡世代都在衙門幫助修建水利工事。雖有一身本領,可是科舉不中,便沒辦法做官。不過,他繪製的圖紙,此前曾被郡守呈交給京裡,楚暮寒過了目,還御筆讚賞過,因此,這次修建運河,便也讓他參與其中。

而他日前提出的修建水渠,以做洩洪之用,而後將運河與水渠連並,亦可減少耗時耗力的想法,恰巧與剛才楚暮寒所言,不謀而合。

“陛下果然是一代明君,眼光長遠,一語中的!草民也是如此的想法。可是……工部下來的大人,已經制好了圖紙,並未採納草民的意見。”

楚暮寒又看了看手上的圖紙,的確是完美的運河工程圖,當然,如果沒有秋汛的話。

楚暮寒又抬頭問道:

“廖先生既然已經有了思路,不知能否在這圖紙上加以改進?”

廖玉才拱手應道:

“草民今日便帶來了草圖,請陛下過目。”

楚暮寒接過遞上來的圖紙,一時嘖嘖稱奇。

“嗯,不錯,這個法子巧妙的很,既利用了現有的河道,又省時省力,甚好,甚妙!”

“工部將圖紙備一份交與廖先生。你將這兩份圖紙融合,製成新圖拿給朕看。沒有問題,明日便可動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