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產建設兵團
偉人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前進路線既然已經定下,那麼就要堅定不移地大踏步向前走。然而具體發難的時間還有待商榷,周密的部署和全面的準備必不可少。
根據地的建設初見成效,秩序井井有條,不但百姓基本沒有出現凍餒而死的情況,甚至還蓋起來了一片規規整整一模一樣的青磚大瓦房。相比於益州其他地區的民生疾苦,漢復縣在小李和眾多同志的共同建設下一片欣欣向榮,堪比人間天堂。
雖然整體局面穩中向好,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組織力量渙散,幹部奇缺。鑑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馬上來臨的作戰的需求,李定決心掏出一個大殺器:生產建設兵團。
在後世,透過生產建設兵團的方式,有效地達成了鞏固邊防,發展經濟,安置人員的目的。兵團集合黨、政、軍三權為一體,作為一種半軍事化組織和社會經濟體系,直到李定來到這個世界之前,西北的生產建設兵團還在為共和國發光發熱。在歷史中,全國曾經陸續出現過12個兵團,3個農建師。先輩們穿著發白的軍裝,揮舞著鐮刀錘子奔赴全國各地,用他們一代人的青春和熱血,在那一段鏗鏘歲月中,給歷史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而在現在,雖然黨組織還沒有得以建立,但是初步的三權框架已經形成,李定決心透過兵團的形式,鞏固勞動成果,組建人民武裝,討回糧食和土地。
“李定,你可知沒有丞相府的命令,私自開啟武庫,分發軍械是什麼罪名啊?”張有富的黑臉擋在軍械庫前,陰惻惻地笑道。
縱然再不待見李定,再不想見到他,可當此之時張有富卻也不得不出現。剛剛家奴來報,李定要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張有富心中大驚:若是因為賑濟災民誤了丞相徵集糧草軍需,那可是要掉腦袋的。當場他便要前去阻止李定,可還沒等他穿好衣服,讓一身的冷汗下去,更勁爆的訊息來了,李定居然要以防止流民衝擊漢復縣為由,下令開啟武庫,武裝他的那個什麼勞什子“救災小隊”。
這訊息先是讓張有富一怔,隨後便冷笑不斷:真可謂不作死就不會死,自己寫的關於李定圖謀不軌的奏疏剛剛送走,這廝便要開啟糧庫,私組軍隊。管他說了什麼理由,憑著這兩點就能把他釘死成叛逆,蠢貨,等著身死族滅吧。
關於李定自己作死,張有富自然不想攔著,但若是不出面表示一下,難免以後丞相會追究自己的責任。於是乎張有富便適時地出現了,一邊假惺惺地勸阻,一邊心裡祈禱李定繼續犯傻。
李定不知道他心裡有這麼多陰險的想法,但是他看見張有富這張黑臉就有點煩躁,“張縣令,時局動盪,下官不得不如此,縣令大人莫要阻攔,還是快回府休息吧。”
還沒等張縣令說話,李定身後的一眾救災隊員便熙熙攘攘地擠上來,差點把張縣令擠到地上。這些同志們先前還不知道這個黑臉的傢伙是誰,如今李老師一開口得知竟是縣令那狗官,自然群情激憤,原來就是這個封建勢力的走狗想要把大家搞得家破人亡,來滿足自己升官發財的私慾,沒當場讓他頭破血流已經很剋制了。
張縣令在大庭廣眾之下顏面掃地,一時間惱羞成怒,血壓直衝180。但他畢竟老謀深算,硬生生剋制住了自己憤怒的情緒,心道:你們就作妖吧,越猖狂越好,等丞相北伐歸來,你們全得給我腦袋搬家。
李定卻不管張縣令如何想法,雷厲風行地組織眾人收拾好東西,帶領同志們和自發趕來的群眾把武庫和糧庫都搬得乾乾淨淨,一股腦帶回了根據地。
漢復縣原本有人口七千餘人,在根據地的窮苦百姓就多達將近六千,再加上旁邊其他地區前來逃難的人口,如今小小一個漢復縣竟有人口一萬三千餘人,要知道,整個益州也不過有九十萬人罷了。
李定當機立斷,將一萬三千餘災民全部編入生產建設兵團,立即劃分出屯墾部,後勤部,防衛部和人民內務監察會等多個部門,要求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劃分好部門職能,做到專人有專事,專事有專責。
新成立的人民內務委員會由彭應之直接負責,作為調解人民內部矛盾的組織,同時也兼有監察干部的權力。由於目前幹部緊缺,因此人民內部委員會也暫時擁有在戰時組織情報網的職能。在後來,人民內務委員會成了所有貪官汙吏們聞之色變的機構。
連年戰亂不休,再加上蜀漢窮兵黷武,青壯年奇缺。在兵團裡的一萬三千人中,男子僅有五千餘人,適役的青壯年更是不到一千人。這對防衛部的組建造成了很大困擾。但李定原本也明白,在短期可見的未來,走百戰精兵以一當十的路線走不成,因此他早就做好了讓階級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樣的準備。
武庫搶劫出來的拼拼湊湊勉強能做到完好無損的盔甲,鋼刀長矛總共不到五十套,強弩更是一件也沒有。李定於是決定,組建一支僅有一百人的最為精銳的衝鋒隊,由季平帶領。這支衝鋒隊全部由青壯年組成,裝備制式武器,要求脫離生產,全力訓練。兵團的其他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製作配備簡易的竹弓竹矛,定期做簡單的作戰訓練,戰時為民兵,平日為農夫。
季平是最近新被發現的一名好同志,他家裡祖祖輩輩都以給地主當隸農為生,接受了人民革命內容的薰陶之後幡然大悟,在訴苦大會上聲淚俱下,痛陳自己一家的悲慘經歷,真可謂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因為家庭原因,他有著常人難以比擬的革命激情。而隨著掃盲教育和政治文化課的推行,民智漸開,無論幹部還是群眾,都對革命有了越來越深的認知。
與此同時,李定集合了流落於此的能工巧匠,鼓勵他們創新生產的方式方法,建立了綜合工學基地,編制暫且掛在兵團之下,專門研發新的工藝,實現李定的種種奇思妙想。剛剛一進入綜合工學基地,面前就是一座大石碑,上面刻著幾個大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綜合工學基地也被後世視為中國科學院的前身。
隨著兵團的軍事訓練初見成效,加上糧草日益緊缺,打土豪分田地的計劃也順理成章被提上了日程。
“同志們,宣傳工作很簡單。哪怕不提階級立場和歷史仇恨,我們只要向群眾宣傳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可以,那就是我們的糧食不夠吃到秋收,地主老財們死把著田地和糧食不撒手。不打倒他們我們就活不下去啊。”負責宣傳工作的邊闊沉聲說到。
季平點點頭,“我負責兵團的軍事訓練,在訓練中戰士們的求戰慾望很強,士氣可用!”
即便是公認的態度最為溫和的湯和也起身表態,“時機已到,是時候吹響人民革命的第一聲號角了。”
李定沉穩地說道:“很好,同志們已經說明白了想不想打和能不能打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能不能打得過的問題。這方面由彭應之為大家解答。”
彭應之站起身來,“敵人家中的僕人或者佃農也同樣是我們勞動大眾中的一員,很多他們的親人現在就在我們的兵團中。我們的人民內務委員會藉此機會早已打入了敵人內部,摸清了敵人的虛實。當今朝廷法度甚嚴,私人家中不得擁有軍械,所以我們的敵人也充其量只擁有竹矛木棍之類的武器,地主們的圍子院牆低矮,家丁中只有少數是堅定站在人民對立面的,大多數人一旦打起來優勢在我的話,必然會倒戈回到人民中間。”
李定緩緩說道,“同志們,在這裡我不說康慨激昂的話來鼓勵大家。一旦邁出這一步,朝廷很可能會把我們視為叛逆,我們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了。但是問題在我們面前很簡單,要麼打進圍子,要麼就得餓死。同志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
季平拍桉而起,“克之同志,我們的命都是你救得,如今我若是為革命犧牲了,也算是死得其所。我願意帶領衝鋒隊率先衝鋒,請組織放心,我一定不辜負人民對我們的期望!”
……
在蜀漢建興四年,天下發生了很多大事。漢相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開始了。趙雲領偏師出褒斜道,諸葛亮親帥主力步騎八萬出祁山。由於魏國毫無準備,連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魏將姜維,梁續,尹賞請降,朝野震動。
而此刻在小小的漢復縣,革命的星星之火剛剛燃起。
……
“舉手表決吧,同意開始人民革命的同志請舉手。”湯和緩緩說道。
齊刷刷地一片手舉了起來,李定在臺上看下去,滿眼皆是同志們堅定的眼神,他不由得一時為之失神。
“全體表決一致透過,人民土地革命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