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穿書之極品女配的日常 千千絲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木香雙臉被打的腫脹,嘴裡滿是腥甜,祝九溪看著紫芙打完了,就道:“禍從口出,以下犯上,掌嘴二十個,也是我看在二姐姐的份上不計較了,二姐姐還要帶著你的人走吧!”
木香的臉看著紅腫恐怖,但是祝九溪內心毫無波動,她能從末日活那麼久,她就從來不是善茬,心軟的人早死了,她現在心硬如鐵。
祝清意眼神不善的盯著祝九溪:“三妹妹,希望你以後還能那麼囂張,我們走。”
祝清意從小到大就被祝家人寵著長大,何嘗受過這些委屈,祝九溪我不把你趕出祝家,我誓不為人。
紫芙看著二姑娘的背影,有點擔憂對著祝九溪道:“三姑娘,奴婢…”
紫芙想說擔心二姑娘給大娘子告狀,大娘子和老爺本來就對姑娘可有可無。
但是說出來也太傷姑娘的臉面了,就像她知道今天打了二姑娘的大丫鬟,二姑娘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大娘子可能會找姑娘麻煩。
但是為了避免別人覺得三姑娘就連自家院子裡的人都使喚不了,她還是動手。
祝九溪倒是並不擔心道:“這些布本姑娘說話算話,都給你們做衣裳,你們拿去分了吧。”
杏月驚喜道:“謝謝姑娘,姑娘真好。”
杏月笑的沒心沒肺,杏月是一個十四的小丫頭,她是被家裡人賃到祝府的,沒有什麼後臺就認了老太太陪房的作孫女,老太太讓她伺候姑娘她就來了 。
雖然她老子娘希望自已要麼進二姑娘的屋裡,或者四少爺的屋裡,不想讓她進三姑娘屋裡。
因為誰知道老太太時日還有多久,杏月的老子娘想著總要討好一下祝府的女主人,為了孫女找好門路。
可惜誰也不敢反駁老太太。
不過杏月本人卻沒有那麼覺得,在三姑娘這裡有什麼不好。
祝九溪看著紫芙把布匹分了,今兒好端端的曬太陽,現在覺得實在是掃興,就進屋裡去了。
落霞院裡趙含英正在算她嫁妝鋪子莊子的賬,又想著祝府的鋪子和莊子都在那個老太婆的手裡,就覺得心累。
外面看著自已好像是祝府的當家的主母,殊不知祝家的錢都不是握在自已的手裡。
祝家庫房鑰匙全部都在老太婆人的手裡,不就是開始嫁過來的時候,自已拿了點錢給自已的弟弟嘛?
那點錢對於祝府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她母親知道後也對自已頗有怨言,說什麼不該給弟弟錢,讓他有錢去賭,弄的她裡外不是人。
趙含英想到這些事情,就見祝清意哭著跑了過來,撲到她的懷裡,立馬心疼道:“這是誰欺負我的寶貝女兒,我們打她,好孩子不要哭了。”
祝清意就埋在祝母的懷裡,小聲抽泣,不說話,她不說話,緊隨其後的木香聽見這話立馬說起來,木香道:“大娘子要為我們姑娘做主啊!我們小姐好心的去看三姑娘,想著三姑娘剛剛大病初癒。
前些兒大娘子給了二姑娘很多好看的料子,想著三姑娘才回來,應該沒有什麼衣服。
就帶著料子去看三姑娘,我們姑娘去說自已說三姑娘是她的親妹妹,理應照顧三姑娘。
沒有想到三姑娘說她可沒有什麼親姐姐,還把二姑娘給的料子給下人,奴婢說句公道話,三姑娘立馬叫人打了奴婢。”
木香聲淚俱下的控訴著祝九溪,趙含英聽到這些,氣的渾身發抖道:“真是反了天了,這個不孝女,是要氣死我不成,早知道就不要把她接回來,就應該讓她在外面自生自滅才好。”
祝清意看差不多了,起身安撫祝母道:“母親,我要知道三妹妹不歡迎我,我也就不去了,還害的木香被打。
女兒也想著我搶了妹妹本該有的人生,其實女兒早在三妹妹回來的時候,女兒應該回到親生父母那邊,但是女兒捨不得母親。”
祝清意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了,趙含英也被說的流下了淚來,抱著她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你天生就該是我的女兒,要走也是她走,你走什麼走。”
趙含英想著她大兒子沒有的時候,還才三歲意兒天天過來安慰自已,她是這祝府對自已最好的人,什麼血緣她不在乎,她就只當只有這麼一個女兒。
趙含英好不容易把祝清意安慰的不哭了 ,看著哭累了睡著的人,把她放在床上。
想到那個她血緣上的女兒,沒有想到會那麼刻薄姐姐。
又想到她的長相就噁心到不行,看到她就像是看到那個老不死的。
果然不是自已養的就是不貼心。
趙含英對著木香道:“你現在在這裡好好照顧姑娘,我去去就回。”
“是大娘子。”
木香看著祝母急匆匆的背影,手裡摸著自已的臉,心裡恨的不行,希望大娘子給力點,讓那個三姑娘也嘗一嘗自已剛剛被打感受。
祝九溪正在正在喝藥,這碗藥喝完了,就差不多了,突然一抬眼就看見趙含英急匆匆趕來,知道她來是為什麼,嘴裡勾起一股諷刺的笑。
祝九溪渾不在意喝完藥,然後起來道了福:“母親今兒怎麼有空來了。”
她病的這幾天不見來人,打了她心肝的人就來了。
趙含英聽見這淡定的聲音,看著她好好的,又想到被祝九溪傷到的躺在床上的意兒,就一揮手想打祝九溪一巴掌。
祝九溪立馬攥緊祝母的手腕道:“母親,不知道溪兒做了什麼,讓幾日不見的母親見面就要打人。”
趙含英想用力甩開但是甩不掉,立馬怒目而視道:“我為什麼會打你,你會不知道,你剛剛回來就把你姐姐惹哭了,居然還打你姐姐身邊的大丫鬟。
你可知我們祝家是積善禮儀之家,不能隨意體罰下人,你在那裡學的這些不三不四,全用在了自已家人頭上。”
祝九溪瞭然道:“我道是什麼事情,原來母親是為了二姐姐,女兒自然知道祝家是積善之家,所以女兒我的衣服老太太已經準備好了,用不著二姐姐的,自然就給了我院裡的人了。
至於二姐姐的大丫鬟,她對我不敬,女兒自然要好好教她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女兒也是為了母親好,免得外頭有人知道了,還以為母親治家不行,導致主子還要受奴婢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