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緣滅22:林婧怡已死
花開的盡頭:花落地,盡悲劇 想要改名老重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急忙上前準備扶起姑姑,但宋言澈卻緊緊地抓住了我的手臂,並告訴我說:“不必過去了,那個人並非你姑姑,而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替身。”
“你真的很擅長耍手段啊。”我咬牙切齒地瞪著他,聲音中帶著無法掩飾的憤怒。
然而,宋言澈卻毫不畏懼,反而露出一絲微笑,輕聲回應道:“是嗎?感謝馨兒對我的誇獎。”接著,他轉身命令道:“擺駕回宮!”然後緊緊拉住我的手,帶著我一同離開了法場。
我試圖甩開他的手,不滿地抱怨道:“不需要你來拉我,我自已能走得很好。”但宋言澈並沒有鬆手,反而用力握緊了我的手,似乎害怕我會突然逃脫。
與此同時的林府內,正發生著一場大事。
當林婧怡匆匆趕到時,林府已經被一群官兵重重包圍,府門口也擠滿了看熱鬧的群眾。她跳下馬車,心急如焚地準備進入府邸,但卻聽到人群中的一句話,讓她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這林夫人也太可惜了。\"有人感慨道。
\"還不是怪那林辛貪汙受賄,趴在咱們老百姓身上吸血,都是他們活該!\"另一個人附和著。
“話也不能這麼說,這些關妻兒何事,可憐了林夫人就這麼沒了。”另一個人反駁道。
林婧怡站在旁邊,聽到這些話,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她的臉色變得慘白,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
她連忙跌跌撞撞地跑進府內,目光所及之處,是一片猩紅,滿地鮮血,觸目驚心。而她的母親,正靜靜地躺在血泊之中。
林婧怡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眼前發生的一切。她緩緩走向母親,膝蓋一軟,跪了下來,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母親……”她的嘴唇顫抖著,聲音沙啞得不成樣子。她伸出手,輕輕撫摸著母親冰冷的臉龐,心如刀絞。
“明明是流放之罪,為何要逼死她?”林婧怡紅著眼睛,咬牙切齒地問道。
在旁的刑部大臣解釋道:“林夫人自已無法接受,而選擇自盡,本官也只是奉命行事。”
“好…好一個奉命行事。”林婧怡冷笑一聲,眼神冰冷地看著他,聲音充滿了嘲諷和憤怒。
大臣皺起眉頭,打量著林婧怡,忽然意識到她的身份,語氣變得緩和起來,“你就是林家之女吧?本官在來之前,公公特意吩咐過,你不必算在林家的罪責之中。至於其他人,本官還是要帶走的。”說完,大臣招了招手,示意手下開始行動。
林婧怡的臉色越發陰沉,她緊緊握著劍柄,眼中閃爍著怒火。
她站起身來,撿起地上那把沾滿母親鮮血的劍,劍尖指向大臣,一字一句地咬牙切齒道:“你們這些人簡直是欺人太甚!先是汙衊我父親,後又逼死我母親,究竟是有多大仇怨,一定要將我林家逼入死路?”
大臣被她的氣勢嚇到,不自覺地後退一步,結結巴巴地解釋道:“這證據確鑿的事,何來誣陷一說……”
林婧怡冷哼一聲,“哼,證據確鑿?”後眼神變得犀利,“那你逼死我母親,總該讓你血債血償吧!”說著便將手上的劍,一劍刺向大臣。
大臣面露驚恐之色,他慌忙地想要躲開,但由於時間太過倉促,他的手臂仍然被狠狠地劃傷了一道口子,鮮血迅速染紅了他的衣袖。
而站在他身後的那些士兵們看到這一幕後,立刻拔出佩劍,氣勢洶洶地向前邁步,將鋒利的劍尖無情地刺進了林婧怡的腹中。
林婧怡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那柄深深刺入自已腹部的利劍。她的身體也開始逐漸變得無力,緩緩地向著地面倒去。
一旁的侍女目睹著這一切,她急忙衝上前去,試圖攙扶起已經搖搖欲墜的林婧怡。大喊著:“小姐!”
然而,那位大臣卻對這一切無動於衷,他轉過頭來,用嚴厲的目光注視著剛才出劍計程車兵,怒聲呵斥道:“是誰允許你動手的?”
士兵惶恐地跪在地上,額頭緊貼著地面,語氣帶著一絲恐慌和歉意說道:“大人,請您恕罪啊!屬下只是一時情急,沒有能夠及時收回手中的劍。”
大臣凝視著倒在血泊中的林婧怡,無奈地嘆息一聲:“罷了,這或許就是天意吧。”
我倒在地上,喘著粗氣,有氣無力地對身旁的侍女說道:“告訴啟明,我明天去不了了,這一生不能嫁給他,我很遺憾……”
林婧怡艱難地說完這些話後,便緩緩閉上了雙眼,彷彿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侍女看著眼前的林婧怡,淚水模糊了視線,但還是強忍著悲痛回答道:“好,小姐,奴婢一定替你傳達。”然後輕輕地將她的身體放在地上,站起身來,準備離開這個地方。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士兵突然攔住了侍女的去路,手中的長劍閃爍著寒光。他冷漠地問道:“你要去哪?”
侍女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儘管她的聲音有些低沉,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這與你無關!”
一旁的大臣見狀,眉頭緊皺,語氣嚴肅地說道:“你身為林府的侍女,按照規矩,必須跟我們走,哪裡也不能去。”
侍女冷冷地看了一眼大臣,毫無畏懼地否認道:“我不是林府的侍女。”
聽到這句話,士兵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臉上充滿了嘲諷之色。其中一名士兵輕蔑地說道:“真是可笑至極!你身著侍女的服飾,又身處林府之中,竟然還敢說自已不是林府的侍女?誰會相信呢?”
只見那侍女迅速地從衣袖裡掏出一塊金色的令牌,上面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她瞪大眼睛,怒聲呵斥道:“睜大你的狗眼好好看清楚了,我可是當今聖上身旁的人!”
那大臣和士兵們定睛一看,臉上露出驚愕萬分的表情。
擋她計程車兵則是趕緊跪在地上磕頭認錯:“剛才小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還望姑娘恕罪啊!”
然而,那侍女卻對他們視而不見,徑直轉身離開,腳步匆匆,似乎迫不及待地要趕往皇宮。
此刻,跪在地上計程車兵心中滿是懊惱和無奈。他暗自嘆息道:“唉,今天這一天下來,不是在求饒就是在認錯的路上,真倒黴!以後還是少說話吧,免得惹出更多麻煩來。”他一邊嘟囔著,一邊忍不住用手敲了敲自已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