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自己後面的兩個孩子又是宋希解救回來的。

在王微的心目中,宋希就是她的恩人。

“王微,你跟白秦山結婚後過的怎麼樣?”宋希關心道。

王微有些不好意思,“白秦山他對我很好,下工回來就做家務,沒有歇著。”

她都不知道白秦山什麼時候喜歡她的,更不知道白秦山為什麼喜歡她,但是白秦山對她很好,讓她感受到了情意。

她覺得自己運氣挺好的,經歷了那麼多事情,還能遇到這麼好的男人。

“對你好就好。”宋希放心了,“對了,我今天過來找你,是想跟你說,等到村裡籌款建醫院時,小學以小學的名義,投資一萬塊錢,這樣以後每年學校都能拿到分紅了,以後這分紅,還用在學生身上。”

王微點點頭,“好,我知道了,還有什麼事情你可以往村部打電話。”

“宋希,謝謝你啊,把我們家向東和向晴培養的這麼好,不然他們這輩子肯定就毀了。”王微拉著宋希的手,感激的說道。

周向東和周向晴能有今天,真的得好好感謝宋希。

宋希笑笑,“我是老師啊,教書育人不是應該的嗎?他們能考上大學都是他們自己的努力,和我沒有什麼關係。”

和王微聊了一會兒,宋希就離開了老小學。

她要離開幾個月,到時候就不方便把靈泉水拿出來給小學用了,也會影響小學的收入,所以要在開學前把靈泉水安排好。

她不可能把山洞裡的溫泉池告訴大家的,不然某些人肯定會瘋掉的。

宋希到後面沙土地轉了一圈,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便先回新村那邊了。

看來只能像賣美白水那樣,用罐子裝靈泉水給各個地方用了。

宋希剛回家,就聽見敲門聲,她趕緊轉身去開門,看到程媽媽帶著程樂樂站在門外,有些詫異。

程媽媽一直都在新村工作,來這裡也很方便。

“程嬸子,樂樂,你們怎麼來了?”宋希給她們倒了茶,疑惑的問道。

雖然程媽媽是李晴晴二嫂的媽媽,並且即將成為莫家祥的丈母孃,但宋希和她並沒有那麼的熟悉,對於她的突然上門,宋希是非常疑惑的。

“宋希,我們家樂樂考上大專了,真的特別感謝你的幫助,讓我們家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程媽媽驕傲的說道。

程樂樂考上了大學,以後她們和曾經的‘家人’再也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了,再也沒有人敢瞧不起她們家了。

宋希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她是因為這件事情,宋希笑著說道,“樂樂能考上大學,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跟我沒什麼關係,你們不用這麼客氣。”

竟然還特地提著禮物上門來感謝她。

“樂樂,上了大學好好學習,以後要是不想離家太遠,畢業後也可以到我們這裡來工作,我們這裡越來越大,以後需要很多人才。”宋希邀約道。

程樂樂笑著點頭,“謝謝宋老師,我會考慮的。”

她媽在這邊工作,她二姐也即將嫁到這邊,家人都在這邊,她肯定不會離家人太遠的,一個人在外面未免也太孤單了。

“還有,在學校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有男同學追求你,不要草率的答應,要看看對方在老家有沒有結婚生子,別人約你出去玩也要小心謹慎一些,陌生的地方不要去……”

程樂樂年紀小,宋希給她說了一些注意事項。

學歷不能代表人品,不是考上了大學就一定是好人,也有人思想和三觀都有問題,有人嫉妒心強,喜歡將別人當成競爭對手。

宋希也不希望程樂樂身上經歷這些不好的事情。

程媽媽和程樂樂離開了後,宋希便閃進了超市裡面,直接到地下車庫,開始打包靈泉水,到時候一個地方放一些,夠大家用到七月份就行了。

畢竟她七月份就放暑假回來了。

之後的幾天,宋希就在到處跑,給各個地方送包裝好的靈泉水。

兩邊的學校、菜地、魚塘、果園、肥料作坊等地方,將靈泉水交給負責人,告訴他們使用方法,叮囑他們注意用量。

反正就是水,宋希也不怕別人查,因為根本就查不出什麼來。

年一過,平安村這些考上了學校的學生們就陸陸續續的收拾行李,準備去學校報道了。

宋希讓他們把非必需品直接寄到學校去,這樣自己就不用那麼辛苦的提過去了。

而且自己坐火車比包袱到達的時間要早一些,等辦理好了入學的手續之後,正好接收包袱。

現在大家都有錢了,也沒必要省這幾個錢。

不帶家裡的舊東西也可以,到了地方再去買也是一樣的。

學校每個月都有十八到二十元不等的補助,再加上平安村這邊每個月也會提供十塊錢的補助。

也就是說他們出去讀書,每個月一共有將近三十元的補助,是絕對可以生活的很好的。

宋希不用寄東西,因為她有地方放。

她只要用一些東西做做樣子掩人耳目就行了。

宋希要出去讀大學,周義十分的不捨,但他沒有說什麼。

因為他知道宋希出去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建設平安村的。

而且宋希還給錢為民交了一些規劃圖紙,讓錢為民這邊直接按照規劃圖紙來規劃平安村就行了。

政策越來越好,以後村子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

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這兒也會非常的繁榮。

徐清跟宋希一樣,都是京市的學校,徐雲英帶著徐清過來找宋希,讓宋希和徐清兩個人一起出發,這樣一路上還能相互照看一下。

到了出發這天,宋希、李繼思、陸雨晨、蔣家怡坐拖拉機去縣城火車站時,她們的丈夫都在拖拉機下面對她們擺手。

這一去就要到七月份放暑假的時候才能回來了。

雖然都挺想跟著去,但也沒辦法把整個家都搬過去去。

而且過幾年又回來發展了,兩邊折騰也耽誤時間,還不如讓她們專心的讀書。

他們在老家為她們做創業前的初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