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馬善被人騎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不死奸臣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常寧話一出口,周圍八旗兵頓時狀了膽氣。
他們可不是怕死之人,之前對蒙古人和羅剎人隱忍,是因為有命令。
現在主帥都開口了,他們哪裡還有顧忌。
八旗士兵紛紛拔刀,火槍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蒙古人和沙俄人。
就連遠處的炮臺,都開始向蒙古軍營地和沙俄人營地轉向。
“常寧,你……你要做什麼……”桑吉克震驚地看著這一幕,卻一時不知道怎麼應對了。
“不是要翻臉嗎?翻啊。
今天咱們就拉開架勢,幹一場.”
“你……你不怕我們打起來,鄭匪趁虛而入嗎?”
桑吉克滿臉的愕然。
“哈哈哈哈哈哈.”
常寧仰天大笑。
“都過去一個月了,我看萬正色和施琅是失敗了,反正都是死,和你們這群蒙古狗羅剎鬼同歸於盡,總好過餓死.”
常寧這一刻終於想通了。
憑著施琅和萬正色那點水軍,哪裡能威脅到南京,還逼得新北軍回師?根本不可能。
逃脫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大清朝廷也完了。
既然如此,不如把這些天所受委屈,全部發洩出來。
和蒙古人沙俄人大幹一場,也算是死在戰場,轟轟烈烈。
“火槍隊準備,開火……”鄂扎是個暴脾氣,這些天的隱忍,他已經到了臨界點,這時直接下令火槍隊開槍。
眼看雙方就要爆發大戰,桑吉克和羅馬達諾夫斯基臉色全變了。
“別別別別,有話好商量,有話好商量.”
羅馬達諾夫斯基被嚇得漢語都說順溜了。
“恭親王,咱們不是盟友嗎?怎麼能打起來?這不讓鄭匪看笑話嗎?”
羅馬達諾夫斯基滿臉堆笑,一改之前的盛氣凌人,顯得十分和善。
“本王的笑話,鄭匪看得還少嗎?反正十二萬大軍是覆滅定了,大清最後的根基已經失去了。
本王只能引頸自盡。
不過在本王死之前,一定要讓你們為侮辱八旗軍士兵付出代價.”
常寧雙眼血紅,明顯就是不顧一切了。
這一刻,桑吉克和羅馬達諾夫斯基都慫了。
“恭親王爺,您誤會了,咱們哪有侮辱英勇的八旗士兵之意?咱們也是因為肚子實在餓急了,才來八旗兄弟營地討點吃食。
實在別無他意啊.”
羅馬達諾夫斯基趕緊賠禮道歉。
他害怕了。
剩下這兩萬開拓團俄軍士兵,是沙俄遠東開拓主力,絕對不能覆滅的。
真打起來,八旗軍固然傷亡慘重,可八旗軍有十二萬人,蒙古兵只有六萬人,沙俄更是隻有兩萬人。
八旗軍受重創,蒙古軍和沙俄軍就得全軍覆沒。
“別無他意?八旗軍已經把大部分馬肉分給了你們,你們還來搶。
還因為一條蛇,打死打傷我一千多名士兵。
這就是紅毛鬼你所謂的別無他意?這筆賬怎麼算?”
“這……”羅馬達諾夫斯基急得掌心冒汗。
“要不這樣,從今天開始,我們也殺馬。
既然八旗兄弟的戰馬殺光了,那就殺我們哥薩克騎兵和蒙古騎兵的戰馬。
分給八旗兄弟食用。
恭親王爺,您看這樣可以嗎?”
“什麼?殺蒙古馬?放……”“桑吉克將軍,你想火併嗎?你想全軍覆沒嗎?別忘了你在草原的家人.”
眼看桑吉克要犯傻,羅馬達諾夫斯基趕緊勸他。
桑吉克聽到“家人”二字,立馬就委頓了。
噶爾丹可不是什麼仁君,殺人如麻。
如果自己把這七萬精銳蒙古軍全損失在中原,他殺起自己家人來,跟切蘿蔔沒區別。
“嗯,好,殺蒙古馬.”
桑吉克心頭滴血。
常寧沒想到兩人突然變得這麼好說話,正在猶豫,一名哨塔士兵突然飛奔而來。
“稟報王爺,大喜,剛剛鄭匪部分駐防士兵撤軍了.”
“哦?”
常寧,喇布,鄂扎,莽依圖,董額,佟國維,穆佔等將領,全都愣住。
他們一直在等這個訊息,可是真正當這個訊息傳來,反而不可置信了。
常寧和喇布立即拿起望遠鏡,看向鐵絲網外一個個新北軍的佈防陣營。
果然,一個個陣營都被抽調了不少兵力,部分營地甚至直接抽空,一個巡防士兵也沒有了。
“看來萬正色和施琅打南京有效果了.”
喇布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恭親王爺,這可是件大好訊息.”
羅馬達諾夫斯基收起望遠鏡,趕緊走了過來。
“看起來貴軍的水師,已經對南京造成嚴重威脅,鄭匪這才不得不抽調兵力南下。
只要貴軍水師持續給予南京壓力,甚至攻下南京,斷了鄭匪糧道。
到那時,鄭匪就不得不撤軍了。
看來咱們還得堅持數日,相信不出十日,就有好訊息傳來。
這十天,咱們就用蒙古馬充飢吧。
桑吉克將軍,你說是吧?”
桑吉克怒視羅馬達諾夫斯基。
可還是不得不點頭:“是,就吃蒙古馬和頓河馬(哥薩克騎兵的戰馬,金色大馬).”
常寧冷冷掃了桑吉克和羅馬達諾夫斯基一眼。
“難道萬正色和施琅真得手了?”
“看起來是這樣的.”
喇布點點頭。
“恭親王,末將覺得事情似乎不那麼簡單.”
這時一個聲音傳來,正是嶽升龍。
“哦?嶽將軍有什麼意見?說.”
自從上次從塔樓掉下來,暈厥醒來後,常寧就對嶽升龍客氣多了。
他知道,當初如果是早聽嶽升龍的,不至於落到如今地步。
每每想起,常寧悔斷肝腸。
此時終於見到一線生機,關鍵時刻,常寧很重視嶽升龍的意見。
“時間太過巧合。
要知道我們營地發生糾葛,鄭匪從哨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為何偏偏此時鄭匪選擇了調兵?難道等我們發生火併的時間,都等不起了嗎?就算南京告急,也不在乎這一會時間。
如果等我們打起來,他們再撤軍,豈不從容很多?等我們實力互相損耗後,鄭匪就算用少部分兵力,也可以繼續圍困,何樂而不為?還有,末將剛才也看了新北軍抽調的營壘,都是一些不影響整體防禦的穿插壘壁。
似乎鄭匪早就做好了撤走一部分兵力的準備,一切都做得有條不紊。
要知道,鄭匪可是一支二十萬大軍的隊伍,就算想抽走一些兵力南下,也不可能旨到令行。
如果是猝然聽聞南京危機,決不可能如此乾淨利落,這更像是精心演練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