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人們棲息的射麟星,隱匿於銀河系北半盤的一個單恆星星系之中。
這顆星球的地表極為獨特,幾乎尋不見平原的蹤跡,唯有那一座座斜臥著的大山連綿起伏,從浩瀚太空俯瞰,恰似層層疊疊的魚鱗。
然而,與尋常魚鱗有所不同的是,這些大山的山頂尖銳陡峭。
在群山之間蜿蜒流淌的河流,猶如靈動的絲帶,曲曲折折地匯聚向那片泛黃的大海。
大海呈現出的黃色調,推測應是源於這些大山歷經風化後形成的細小砂礫不斷融入所致。
這些身形高達三米左右的獸人,世代生活在這些大山的內部。
他們將所有的生活設施以及軍用設施都巧妙地安置於山體之中。
回溯百年前,昆蟲文明曾佔領過這個星球,但幸運的是,並未對這些設施進行大規模的破壞。
當人類成功戰勝蟲子之後,獸人得以重返他們的家園——射麟星。
此時的射麟星熱鬧非凡,其獨特的地貌使其旅遊業蓬勃發展。
從銀河系各個角落趕來的人們,紛紛匯聚於此,盡情體驗著河流漂流,以及在那斜躺著的大山上,進行各類極限運動的刺激與樂趣。
那些動輒長達數千公里的緩坡型彎曲河流,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漂流路徑,人們可以順著河流一路悠然地飄向海洋。
在漂流的旅程中,沿途中兩側大山上的風景堪稱一絕,山上那些形狀各異、顏色繽紛的樹木,共同交織成一幅特殊的五彩畫卷。
山間徐徐吹拂的微風,經過漂流船的加速後,化為具有一定力道的風,溫柔地按摩著人們的臉龐,那種美妙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
無論是何種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愉悅,哪怕是擁有濃密體毛的獸人,亦或是細鱗面板的石巖人,他們那獨特的感官器官,同樣能敏銳地捕捉到這種美妙體驗。
在射麟星的太空中,不斷有星艦子艙緩緩降落。
這些星艦子艙擁有專門的降落場所,而這些場所同樣隱匿於大山的山體之內。
那些作為降落點的大山,由於反覆承受著降落和起飛的子艙熱能尾流的衝擊,山上的植物已無法生存。
這著實是一種無奈之舉,有時候智慧生物為了追求便利,往往不可避免地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山體內是獸人們生活的天地,裡面的各種建築皆是在山體內精心掏鑿而成。
這些建築粗細不一,但在一片區域內的高樓卻有著相同的高度,皆是按照統一的標準掏挖出來的。
這些高樓裡面的房間風格多樣,每個家庭都能根據自已的喜好,在樓體上打造出屬於自已的獨特房間。
只要不超出界限,他們可以盡情地發揮想象力。再者,這些高樓的底商也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用品。
獸人們從不種植糧食,他們世世代代以養殖和漁業為生。
那些在海洋和河流中養殖以及野生的魚類,蘊含著獸人們所需的所有營養物質。
獸人們的科技、軍事等特殊設施,則建造在專門的大山內部,並且遠離居住區。
在這些設施中工作的獸人們,他們上下班通勤主要依靠陸地飛船。
此時的射麟星,表面上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景象。然而,對於人類文明的射麟星管理部而言,這種祥和或許僅僅是表象。
在一個山體的房間內,人類文明的管理者們正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紅色線條。
這個儀器專門用於檢測異常頻率震動,螢幕上那躍動的線條表明,有一種異常且人類無法直接感知的震動正在持續進行。
這種震動已然持續了數日之久,在這幾天的時間裡,人類文明的各種先進裝置,對可疑地點進行了深入的探測研究。
但令人困惑的是,這種震動源不斷地變換著方位。
按照物理理論來講,這種無法直接感覺到的震動,通常情況下都是星球的異常震動,而這種低頻震動的源頭一般都是固定的。
然而,查閱獸人們的歷史記錄,卻並未發現有關這種異常震動的任何記載。
在這滿是大山的射麟星上,發生地震或許並不稀奇,只不過這種低頻震動與地震的頻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人類在經過深入研究之後,這種低頻率的震動已被排除是自然現象造成的可能性。
既然不是自然現象,那麼極有可能是人為因素或者其他某種神秘事物所致。
人類為了保險起見,下一步的球民轉移工作必須立即展開。
射麟星上凡是與軍事無關的球民,都將被轉移到附近的星系。
這種大規模的轉移行動命令下達之後,得到通知的球民們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援和理解。
儘管通知上並未詳細說明原因,但經歷豐富的球民們深知這種轉移完全是出於安全考慮。
他們雖然沒有任何異議,但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迫切地想盡早知曉其中的緣由。
一邊是緊張有序的人口轉移,一邊是螢幕上不停跳動的紅色絲線,這螢幕上的絲線就如同高懸於人類頭頂的一把鍘刀,令人坐立難安。
好在經過一週的艱苦努力,射麟星上的球民已安全轉移完畢。
此時的星球變得空空蕩蕩,太空中已然集結待命的星艦,散發出一股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息,這種氣息迅速蔓延至星艦上的每一個作戰單位。
這些人類作戰單位安靜得可怕,指揮星艦上的螢幕上,一條紅色的絲線正在有節奏地上下律動。
這個絲線僅僅是一個投影而已,真正檢測大地震動的儀器,隱藏在射麟星的某一個山體之內。
這種異常狀況在這個時候已然毫無秘密可言,銀河系所有的活動星球上的人們,都在密切關注著此事件,這其中也包括那些經過轉移後的射麟星原住民。
另一方面,已經集合完畢、準備進行某種行動的人類文明部隊,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暫時停止了行動。
石英人的青壇星,對於銀河系發來的資訊僅僅只有一分鐘的延遲。
那些在青壇星外太空星艦上跳動的紅色線條,顯示的是一分鐘之前的狀態。
這種程度的資訊傳遞速度,已經堪稱先進。畢竟兩個大星系之間相隔了足足二百多萬光年的遙遠距離。
人類在以往,如此遙遠距離的資訊傳輸是完全無法實現的,這一點必須要感謝量子通訊技術的巨大進步。
作為支援石英人部隊的長官,大難在星艦上時刻緊盯著這個跳動的線條。
他一邊目不轉睛地觀察,一邊在腦海中飛速地猜測著這個異常頻率震動的成因。
大難的腦子裡不斷閃現出各種可能性的猜測,然而,突然之間,大難人造瞳孔中的紅色絲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