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深處,一個龐大的星系展露出它神秘的輪廓。
那大星系的邊緣地帶,宛如一片充滿未知的領域,此刻正有一些碟狀的飛船如同靈動的精靈般在其間來回穿梭。
遠遠望去,這些碟狀飛船的外形流暢而獨特,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飛船內部的智慧生物,他們的身形和舉止乍一看上去,竟與人類文明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從遙遠的地方凝視著這些碟狀飛船,會發現它們彷彿帶著某種使命感,在那片空曠的邊緣區域不知疲倦地忙碌著。
這些碟狀飛船在這星系的邊緣區域持續搜尋了好一陣子,每一艘飛船都在仔細地探尋著周圍的一切跡象。
它們的行動既謹慎又充滿目的性,彷彿在尋找著一件至關重要的東西或者線索。
經過一段時間的搜尋後,這些碟狀飛船似乎有所發現,又或者是接到了某種指令,開始緩緩地向著大星系的內部飛去。
而這個星系,正是在本星系群中赫赫有名且排名第四的昌輝系。
昌輝系在本星系群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它是唯一的藍色棒旋星系。
在昌輝系中,藍巨星的數量佔據了相當高的比例。
正因為如此,當從遠處眺望這個星系時,它整體呈現出一種令人著迷的淡藍色,宛如一幅夢幻般的宇宙畫卷。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文明憑藉著有限的觀測和認知,一度錯誤地認為這個星系中不存在任何生命跡象,它就如同一片寂靜的宇宙荒漠。
這些碟狀飛船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逐漸加快,它們的目標明確,朝著昌輝系內部不斷深入。
當它們接近昌輝系的核心區域時,這些碟狀飛船突然開始變換陣型,彷彿在進行著某種特殊的操作。
緊接著,它們如同歸巢的鳥兒一般,精準地朝著一個巨大的星艦飛去。
這些碟狀飛船在靠近星艦的瞬間,就像卡片被插入卡槽一樣,迅速而又整齊地插回到了那個巨大星艦之中。
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碟狀物確實就如同人類星艦的子艙一般,與那巨大星艦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在回收完畢碟狀子艙後,這個龐大的星艦彷彿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引擎發出陣陣低沉的轟鳴聲,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向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疾馳而去。
星艦穿越了漫長的星際空間,終於抵達了它的目標——一個外型看上去就像荷包蛋一樣的星系。
當星艦的前端刺破這個星系那層如同薄膜般的星系泡時,整個星艦都微微震顫了一下,彷彿在突破某種神秘的屏障。
隨後,星艦在這個奇特星系中繼續航行,最終穩穩地停在了一個灰色星球的外太空。
這個灰色星球的表面呈現出一片戰後的景象,那深淺不一的彈坑如同大地的傷疤,密密麻麻地分佈在星球的表面,清晰地證明了它剛剛經歷過一場激烈的戰爭。
在這些彈坑的邊緣,一些身形奇特的生物正在忙碌地活動著。
他們的身體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遠遠看去,彷彿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當近距離仔細觀察時,會發現這些生物的外型大致和地球人相似,然而他們身體的材質卻如同地球上的白色石英岩一般,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光澤。
毫無疑問,這種獨特的生物應該是宇宙中罕見的矽基生命。
這個灰色星球上面的一些建築設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毀。
那些形狀如同蛋形的建築,曾經或許是這個星球上的標誌性建築,然而此刻卻變得破敗不堪。
這些建築的建造材料至今仍是一個謎,只知道在經歷了不明武器的猛烈攻擊之後,它們的殘骸變得軟乎乎的,彷彿失去了原本的堅固結構。
這些軟乎乎的建築牆體,在這顆星球上的微風的吹拂下,竟然開始輕輕地搖擺不停,看上去就像是紙糊的或者是塑膠紙糊的一般,顯得極其脆弱。
在那灰色的坑邊,偶爾可以看到一些不明物體的殘骸。這些殘骸的外形奇特,一眼就能看出它們並不屬於這個星球。
經過分析,這些殘骸應該是入侵這個星球的生物所留下的。
此外,在一些沒有被戰火波及到的地面上,還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碎石頭。
當仔細觀察這些碎石頭時,會發現它們的質地和紋理與這顆星球的自然產物有著明顯的差異。
與此同時,一些巨大的託運車正在星球的表面忙碌地工作著。
這些託運車的體積龐大,它們的貨鬥正在被裝載機從地面不斷剷起的土黃色物質逐漸填滿。
從這些土黃色物質,偶爾露出的水桶粗細的腸子可以清晰地判斷出,這些土黃色的東西正是令人頭疼的蜥蜴蛙。
由此可見,這個輝昌系內的星球也未能倖免於難,遭到了這個擅長隱身的“老六”的襲擊。
而地上的那些碎石頭,毫無疑問就是這些蜥蜴蛙啃食裝置後所留下的產物。
從地表上那些正在打掃戰場的石英人的表情來看,這種生物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對他們發動攻擊了,石英人們的臉上充滿了疲憊和警惕。
在昌輝系的另一顆星球上,呈現出另一番景象。這顆星球的表面佈滿了各種各樣的籠子,籠子裡面關押著一些神秘的生物。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生物應該就是石英人豢養的超能生物。
此刻,這些生物正在享受著石英人的投餵。從這些生物的體型來看,它們並不算特別高大,身高大約在八米左右,翼展則在十來米。
它們那可以進行三折的翅膀,賦予了它們極其恐怖的翼展,使其在飛行時具有出色的機動性。
這些生物的羽毛呈現出通體火色,遠遠望去,整體看上去就像是放大版的山鷹。
石英人都親切地稱它們為火山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的蜥蜴蛙入侵事件,很有可能就是被這些強大的火山鷹成功解決的。
從石英人投餵給它們的食物來看,顯然是為了獎勵它們在戰鬥中的出色表現而特意給它們加餐了。
對於蜥蜴蛙的來歷,石英人相對比較清楚。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他們已經和投放蜥蜴蛙的那個神秘文明進行了無數次規模不等的消耗戰爭。
石英人能夠堅持到現在,足以證明他們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
與人類文明的多元性不同,石英人的文明只有一種智慧生命體,那就是石英人自已。
石英人並沒有經歷過昌輝系的系內之戰,他們從一個星球上誕生之後,便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
直到他們的文明等級接近四級的時候,由於能源擴張的需求,石英人們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系外文明。
從那時候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就拉開了帷幕,並且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石英人和對方總體的消耗大致相當,雙方都沒有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還沒有到一決勝負的關鍵時刻。
然而,石英人能夠明顯地感覺到,距離最終的決戰時間應該不遠了。
最近的幾次交手,石英人驚訝地發現,對方好像突然得到了某種高科技的助力,從各種作戰單位的質量來看,對方武器的升級換代速度極快,技術更新的頻率令人咋舌。
這種驚人的更新效率,讓石英人在戰鬥中越來越感到吃力,彷彿自已正在逐漸陷入一個無法擺脫的困境。
在一個外形獨特的蛋形建築之內,剛剛從星際邊緣執行任務回來的石英人,正神情嚴肅地向某人彙報著他們的發現和經歷。
那個正在聆聽彙報的人,從他的神態和周圍人的反應來看,應該就是這些石英人的上級領導。
這位領導靜靜地坐在那裡,全神貫注地傾聽著每一個細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考和憂慮。
在聽完彙報後,這位領導迅速做出了決定,他召集了一批關鍵人物,緊急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
這次會議在一個寬敞而莊重的會議室中舉行,會議室的氣氛顯得格外緊張。
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尤其是那些被趕出星系的蜥蜴蛙們的去向問題。
根據分析和推測,這些蜥蜴蛙們極有可能已經逃向了銀河系。
對於石英人來說,銀河系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存在,它距離昌輝系大約有三百八十萬光年的距離,在此之前,銀河系僅僅存在於他們的太空望遠鏡觀測之中。
以石英人目前的星艦技術,雖然有能力飛到銀河系,但是他們深知,這種遠距離的星際飛行極有可能會暴露自已的座標,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
一般的文明在沒有具備足夠的系外擴張能力之前,通常都不會主動進行大星系間的飛行活動。
畢竟,在宇宙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卻還要招搖過市,那麼早晚都會遭到嚴厲的教訓。
這種教訓往往是致命的,甚至可能導致整個文明的滅亡,因此一般情況下,沒有文明會輕易冒險進行這樣的嘗試。
然而,這次會議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主題,那就是石英人文明的生死存亡問題。
最近的戰爭情況已經清晰地表明,石英人面臨著兩個艱難的選擇:
要麼在短時間內實現科技的快速突破,找到應對敵人的有效方法;
要麼就只能在幾十年內面臨被對方徹底消滅的命運。
對於擁有著千年壽命的石英人來說,幾十年的時間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這個昌輝系內的原始智慧生物——石英人,就會從這 11 號宇宙中完全消失,並且不會留下任何一點的蛛絲馬跡。
對手的突然開掛,讓石英人感到極度的不適應,這種不安的情緒甚至迅速蔓延到了石英人的管理層。
在這次會議中,氣氛顯得異常凝重,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在會議室中激烈地碰撞和拉扯。
這個會議室彷彿變成了一個文明管理層內部三派之間的交鋒之地。越是到了關鍵時刻,這三派之間的交鋒就越發激烈,導致需要表決的議案難以順利出臺。
而議案無法高效地出臺,就會使得議案中的計劃也不能快速地實施。
更為棘手的是,這個計劃的好與壞,往往只是這三派人員的主觀意見,缺乏一個客觀而統一的評判標準。
但是,如今已經到了石英人文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任何具有一定風險的計劃都將有可能被付諸實施。
就像這一次石英人,決定向銀河系中有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求救的計劃。
這計劃儘管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但在目前的困境下,它成為了石英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