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本在村裡就能買到。

至於自已需要的教材,就得去縣城黑市看看了。

這麼想著,姚青洛過幾天又要去縣城。

一想到要走那麼遠,她的臉色就有些發苦。

這個腳踏車,必須儘快搞到手!

又過了大概七八天的日子,估摸著向北望也要到了,姚青洛就開始天天地盼著他報平安的電話。

但據向北望所說,在他們部隊,想打電話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走流程。

所以就算晚個幾天打電話,也不需要擔心。

而這邊,向北望回到部隊後,第一時間就是申請打個報平安的電話。

在等待審批透過期間,向北望就找戰友兌換工業券或者腳踏車票。

他的津貼和獎金都拿回家了,現在只能先欠著,等下個月的津貼到了再還。

戰友好奇地問他:“排長,家裡怎麼突然需要腳踏車了?”

向北望就道:“我愛人帶著三個孩子,出門去個鎮上都不方便,要是有腳踏車,她就能載著孩子一起去,這樣我也放心些。”

“也是!不過,這麼珍貴的票,我們可沒有啊,要不你去問問連長和營長,看他倆有沒有?”

向北望一想,也是,他那幾張工業券還是立功得來的呢。

“要問我們什麼啊?”

正說著呢,連長和營長就來了。

幾人立即敬禮:“連長好!營長好!”

“嗯,你們聚在一起幹什麼,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晚點就要吹哨了。”

這個點吹哨,就代表著要上床睡覺了。

一聽這話,聚集在向北望身邊的幾個戰友便趕緊散開。

這時,連長看著向北望說:“小向,上次你說的那件事,上面已經批了,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排,估計這兩天團裡的通知就會下來,你先做好準備。”

向北望並不意外會有這樣的結果,面色沉穩:“連長,我時刻準備著,隨時都可以出發!”

畢竟這事關他能否在短期內,調遣到家鄉所在的駐地。

見狀,營長十分滿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小向,這一年你的表現很不錯,好好幹,黨和國家不會忘記我們每一位軍人的付出。”

看得出,團裡的領導對他還算看重。

前世這個時候的向北望,雖然有了點成就,但也僅僅是一點而已。

從軍十二載,他還只是一個排長——要知道,這十二年大大小小的任務他也出過幾十個,表現尚算優秀,可因為年齡的問題,他短期是很難往上升的。

除非,他接連立下幾個重大功勞。

只有足夠多的大功勞,才能幫助他越過年齡的限制。

而這個時代,是一個處處危險卻也處處機遇的時代!

向北望利用前世積攢的先機,已經朝著第一個大功勞邁出一步了。

等這個任務完成,向北望想要的腳踏車票不再是問題。

可惜,那樣時間太久了。

於是向北望就開口跟兩位領導要票了。

他開出的條件肯定是有利於對方的,相當於要多付出一倍的代價,來交換他所需的票。

營長得知他是為了讓家裡愛人更方便帶孩子出門,當即道:“腳踏車票我暫時也沒有,不過我可以去幫你找人借。工業券我倒是還有幾張,看能不能給你湊齊。”

“我這兒也有兩張工業券。”連長直接從口袋掏了出來,遞給向北望,“小向啊,只要你能圓滿這次的任務,我這兩張工業券也不要你還了。”

“老何,你這是在坑我啊。”營長打趣道,“明知道我工業券比你多,你都開口不要小向還了,我還好意思要他還啊?”

向北望當即正色道:“營長,連長,一碼歸一碼,這工業券我會按照說好的條件還二位。”

“你看看,人家小向多正直。”營長笑呵呵地說,可接著話鋒就是一轉:“你說的對,一碼歸一碼,但我們部隊可沒有借一還二的規矩,你借了多少,到時候就還多少,否則就是壞了紀律。”

事關紀律,向北望自然不會固執已見。

第二天吃早飯時,營長就拿了五張工業券和一張腳踏車票過來。

向北望家裡有五張,連長借了兩張,營長又借了五張,正好湊夠十二張。

買輛腳踏車,除了要票還要工業券,外加一百幾十元。

他鄭重地向營長表示了感謝。

中午訓練結束,向北望就把幾張券和自已借來的票寄出去了。

雖說回家時,他把所有錢都給了媳婦兒。

但他要回部隊,媳婦兒又給他拿了三十元錢。

除去路上的花銷,也足夠向北望生活一個月了。

由於部隊和家裡距離遠,這信起碼要半個月後才能到姚青洛手裡。

好在,那之前向北望打電話的申請獲批了。

這是他回到部隊的第五天!

一早,向北望剛結束訓練,連飯也顧不上吃,就趕緊去打電話。

等了三天,姚青洛終於在第四天,接到了向北望的電話!

報了平安後,向北望就說自已換了七張工業券,在三天前已經寄出去了。

姚青洛愣了一下,向北望也太重視她的需求了,一回部隊就想方設法弄來她需要的東西。

由於旁邊的人會記錄他們通話的內容,並且話費很貴,因此兩人也沒法多說。

向北望就說了,後面他們可以寫家書聯絡。

之後,彼此交代對方要照顧好自已,便掛了電話。

這次兩人通話的時間短,話費兩元錢,比上回少了很多。

離開公社,姚青洛心裡的那顆大石頭也總算落下。

雖說一般不會出事,但去了那麼久也沒個音訊,心裡還是難免會不安。

現在知道他平安,她也就能專心做自已的事了。

這段時間為了不錯過向北望的電話,她哪裡都不敢去,只在村裡找人買到了一年級的課本,今天剛開始給妞妞“上課”呢。

只要有教材,別的她都不需要買。

畢竟她有偌大一個商場,裡面紙筆什麼的都有。

就連課外書也有不少。

她這兩天研究當前的課本,發現內容差強人意。

因而,姚青洛打算結合商場裡的拼音本、字典等材料,自已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教材。

一年級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礎,而打好基礎的前提,是要培養出孩子的興趣。

正好,自已需要的工業券也在路上了,那便等郵件到了再去縣城吧!

趁這段時間,把這套教材編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