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有一種人,他們或許不是顯赫的名門子弟,也不是卓越的學者賢士,但他們卻以獨特的方式,活出了自已的精彩。他們,就是雜家。
雜家,這個詞源自於古代的“雜家之言”,意指博採眾長、兼收幷蓄的學說。而如今,這個詞已然演變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世界的包容與理解。雜家並非拘泥於一隅,而是善於在各個領域間穿梭,汲取營養,豐富自已的內心世界。
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雜家,他就是我的鄰居張叔。張叔年近六旬,曾經在工廠工作過數十年,退休後並未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將自已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張叔熱愛書法,他的客廳裡掛滿了各種書法作品,從行楷到草書,應有盡有。他曾參加過多次書法比賽,屢獲佳績。然而,他並未滿足於此,而是將視野拓展到了其他領域。他喜歡園藝,家裡的陽臺上種滿了各種花草,每到春天,陽臺上便是一片花海。他還熱衷於攝影,擅長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用鏡頭記錄下那些被忽略的風景。
更令人敬佩的是,張叔還兼顧了烹飪這一門技藝。他的手藝堪稱一絕,無論是家常菜還是宴客大菜,都能做得色香味俱佳。每逢佳節或是親朋好友來訪,張叔的廚藝總能贏得一致好評。他常說:“生活就是一場大餐,需要我們用心去調配。”
張叔的雜家生活,不僅讓他自已過得充實快樂,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很多正能量。他經常邀請鄰居們一起參加他的書法研習會、攝影交流會或是烹飪分享會,透過這些活動,大家不僅學到了新知識,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除了張叔,還有許多人在以各自的方式活出雜家的風采。比如,那位熱愛旅行的女士,她遊歷過世界各地,品嚐過各國美食,體驗過不同的文化風情,她的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畫冊,翻開每一頁都充滿了驚喜與感動。還有那位身懷絕技的工匠,他擅長多種手藝,無論是木雕、陶藝還是金屬加工,都能做得出類拔萃,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他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這些雜家們,他們並非天生就擁有這樣的視野與能力,而是透過不斷地學習、嘗試和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已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懂得,生活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彩的;懂得,包容與理解是通往幸福的橋樑。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雜家的精神。因為只有擁有雜家的視野,我們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只有擁有雜家的胸懷,我們才能包容更多的不同與多樣;只有擁有雜家的勇氣,我們才能在變化中不斷成長與進步。
讓我們都成為一位雜家,用包容的心態去擁抱這個世界,用勇敢的步伐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用智慧的頭腦去創造屬於自已的精彩人生吧!因為,生活本就是一場大雜燴,只有真正的雜家,才能把握住它的美好與精彩。
1給這篇文章評個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