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完了盥洗,早餐。

八點差點,小林準時來到總工辦。

周總八點有個會,第一個到辦公室,正拿了資料要出辦公室。

他對小林講他已經安排了王國慶陪她下井熟悉情況。

說完就去開會去了。

不一會昨天那小夥來了,對小林說:“昨天你走後周總安排我今天陪你下井.”

小王帶小林先到了供應科發料處,領了下井需要的礦山人稱的下井“五件寶”:口罩,工作服,安全帽,電石燈,膠鞋。

搞地質的,還比其他人多領一樣,那就是地質錘。

小林看到長筒膠鞋笨重,想領半筒的。

但小王告訴她要去的地方湧水大,半筒的不行,讓她領長筒的。

她們走到南部坑口。

南部坑口豎井機房設在地面。

小王告訴她這個豎井解放前就有了,六十年代重新改造過。

以前是加拿大的提升機,現在用的是洛陽礦機廠的。

幾個女礦工揹著大大小小的箱子與她倆一起坐罐籠下井。

看到小林困惑的樣子,小王對小林說那是下井測量氡及子體、粉塵等井下有毒有害氣體是否超標的。

一路上小王給小林介紹大坪子礦的地質情況。

小王告訴小林:南當屬於右江錫礦帶,礦床以錫石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為主。

礦床有錫石-矽卡巖類錫礦床、層間氧化錫礦床、電氣石細脈帶錫礦床、含錫白雲岩型錫礦床、雲英巖型錫礦床和砂錫礦床。

大坪子礦的地質情況比較複雜,上面幾種礦床生成情況幾乎都有。

小王很專業的介紹讓小林很佩服,連聲誇讚。

小王說他正在參加南疆工學院函授大學的地質專業學習,這學期學的正是《地質學概論》,現蒸熱賣的。

給他們輔導的正是小林的老師傅教授。

“哦,我倆還是師兄弟呢,不過你是師弟了.”

小林笑著說。

“哪裡哪裡,你們是正規八路,我們只能算是土八路.”

小王笑著回覆。

坑下的水越來越大了。

小林很奇怪。

小王說:“原來這個季節基本沒水,但最近可能是打到含水裂隙了,水窩裡的水跑出來了。

我們現在走的是主坑道,如果到迎頭上(作業面),水更大了.”

他們淌著水來到一個環形調車場,小王帶小林走進右邊一個斷面較小的坑道。

這條坑道基本沒水,但炮煙味道濃。

進入坑道後,小林就看到小王不停地舉著電石燈,觀看洞壁邊上似乎是礦帶的岩層,還不時用錘敲下一些放入他揹著的揹包裡。

走著走著,小林聽到了區域性通風機和鑿岩機工作的聲音。

她們來到迎頭(工作面),小王讓兩位正在鑿巖的師傅停下,問了問有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再看看迎頭上礦帶的情況。

吩咐師傅們繼續。

他與小林就往回走了。

小王告訴小林,這一片在礦圖上叫附-1塊段。

這條探礦坑道是為了要找這塊段是否有礦而設計的。

總工辦已經做過鑽探,打出的巖芯標本證明此塊有礦,為層間氧化錫礦床。

現在要準備打坑探來看看是否大礦體。

但由於已經打了50米的進尺了,也沒看到礦,僅看到細小的含礦帶。

總部來的專家認為沒有大礦體,最多就是雞窩礦而且品位不會高,要礦裡停下不再搞坑探。

周總堅持要打。

昨天礦裡開會,周總就與總部專家發生爭執,吵了一下午,今天早上又繼續開,估計也是吵架的會。

“周總為什麼要堅持呢?”

小林問。

“周總認為礦帶的品位在升高,見礦的可能性很大。

他老地質專家了,比總部來的那個在礦山呆的時間更長,更有經驗。

我74年技校畢業就跟著周總了,我相信他的能力.”

小王說。

“不過,周總的壓力好大呀.”

小林說。

“是的。

就看今天早上的會了.”

小王說。

出坑了,小王對小林說:“我們一般都把衣服放在辦公室,出坑就接著去洗澡,減少氡、子體和粉塵的危害。

你今天沒準備,回宿舍洗洗換換再來辦公室吧.”

小林換過工作服,回到總工辦,才進門小王就給她使個臉色讓她不要進裡間去。

小林聽到裡間周總和一個男人在爭論的聲音:“總部說不打的理由不充分,我們做了那麼多工作,不能半途而廢。

你一礦之長,你要堅持.”

“總部來的專家認為已經打了50米了,再打也只會浪費時間錢。

你聽到他在會上說得多堅決.”

那個被周總稱做礦長的男人說道。

“我比他更瞭解我礦的情況。

我反對停止施工.”

周總提高了嗓門說道。

“明天我們再討論討論.”

那男人說完轉身走出裡間,也不看她倆,頭也不回地走出了總工辦。

“你倆回來了?進來聊聊.”

周總似乎已經看到了她倆,對著外間喊道。

小王給周總介紹了坑道的進展情況和坑內湧水的情況。

把帶回的礦石遞給周總。

周總告訴小王一會送去化驗室讓他們看看品位含量。

接著交待她倆,明天去地面看看,尤其要去看看地面上的那個綠翠塘的水位情況。

周總把一幅大坪子地區1:10000的地質圖交給小林,告訴她晚上好好看看,儘快進入情況,並闐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小林說:“趕快進入情況,我現在是孤掌難鳴,需要援兵。

我相信你要進入了情況,也會支援我的.”

臨下班,一位揹著雙肩書包的女孩子走進辦公室,往裡間看了看,看到陌生的小林,轉身向外間的王國慶問道:我爸爸呢?小王回道:“剛才還在呢.”

“哦,對他說我找我媽去了.”

說完就走了。

小林問小王:“這小姑娘是誰家的?”

小王說:“周總家千金周文燦呀.”

小王回答。

“真可愛.”

小林誇獎道。

“周總家一男一女,這是小的.”

小王補充道。

這時收發室送來今天的檔案和信件。

小林居然收到了楊文給她的信。

看到收信地址,她感到很奇怪:“他怎麼就知道我分到了總工辦?”

小林沒多想,把信裝到衣兜裡,往食堂走去。

食堂吃過晚飯,小林就回到宿舍,翻出書,看著地圖,專心致志地學習起來。

她已經把楊文給她的信忘了。

不過,即使沒忘,她也能猜出信中大概說了些什麼。

以後每月,她都能收到楊文寄給她的信。

第二天一早,晨跑後小林到食堂,早點專門多買了一個饅頭。

因為小王昨天告訴她,今天要走很長的山路,沒有車,得帶乾糧,而且要穿好走路的鞋子。

還與小林開玩笑,讓她千萬別穿高跟鞋,因為那邊風景很美但路很不好走。

礦山的饅頭的特點就是大。

蒸得快開花的雪白的饅頭,給人有一拿到手就想咬一口的感覺。

小林一個饅頭沒吃完,肚子就飽了。

今天天氣不錯,兩人戴上野外考察的工具就出發了。

綠翠塘離礦部有五公里山路,海拔1800米。

就在離大坪子礦最近的一個自然村黃茅山村的旁邊。

這個村子有三十戶左右村民,是個漢、彝、苗雜居的寨子。

因山上長著入秋後顯黃色的茅草,所以這個村就叫“黃茅村”。

而綠翠塘,是因為水是深綠色的,像翠鳥身上的羽毛。

而且據說水深不見底,無論多大的旱情,此塘從不乾渴。

兩人一路走來,小林看著這美麗的山色,高興得嗓子癢了起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歌聲讓小王十分吃驚:這位新來的女大學生居然還有一副和她長相一樣漂亮的嗓子!看這身材,估計跳舞也是槓槓的。

綠翠塘不算大,近橢圓形,長軸大概30米左右。

短軸大概25米。

周邊長著幾株高大的滇樸和烏臼樹以及一些低矮的灌木。

不遠處一片綠麥和油菜花地,太陽照在金色的油菜花上。

“風景真美!”

小林嘆道。

“我們每年幾乎都來這裡玩呢.”

小王說道。

兩人一起觀測了水位。

雖然正值西南地區冬春少雨季節,水位略有下降,但小王說他們每年都來巡視這個地方,偶爾也會帶著家人來野餐,水位和往年基本相同,沒有異常。

小林用地質工作者的眼光打量著水塘:這個地方屬於花崗岩岩層。

水塘形成,應是岩石縱向和橫向節理髮育,經地殼抬升後成井字形斷裂,再由地下水和地表水侵蝕造成塌陷形成。

花崗岩保水效能好,不像石灰岩容易被水侵蝕形成溶洞導致積水流失,但在大旱之年也不幹涸,證明有地下水源補充。

那麼補充水源的這條裂隙,也應有大量的積水才行。

從周總給她的圖上看,這水塘離目前正在湧水的坑道的垂直距離並不遠。

難怪周總要總工辦經常來檢視。

兩人看完水塘,已是日漸偏西。

吃過乾糧,兩人開始返回礦部。

逐漸西去的太陽照在山坡上。

新發芽的蕨菜遍地都是。

小王彎腰採了起來,小林也加入採摘。

不一會,兩人就採了一大捆。

“回去可以每家發兩斤蕨菜了.”

小王高興地說。

小林這時正憧憬在今天工作的愉快中。

她在想老學究對她說過的話:“地質好呀!看地球過去千萬年,推測地球的現在和未來。

能為國家探寶,為國家開發礦業做貢獻,你要好好讀.”

“我一定好好幹,學究大叔.”

小林心裡暗暗地想。

他倆先到礦化驗室拿了化驗報告,趕在下班前回到辦公室,向剛開會回來的周總彙報了情況。

看了化驗單,周總認為他判斷附-1塊段會有礦沒錯。

因為含礦帶在加寬,含礦品位在增加。

兩人也同意周總的判斷,認為應繼續勘探不能停下來。

說到綠翠塘,周總說:“根據這麼多年的水文資料和地質情況判斷,黃茅村附近肯定不會有暗河存在的,就是裂隙存水了。

我們要趕緊找到井下漏水的裂隙,把它堵上。

不然連帶綠翠塘的水乾了,周圍村子沒有了水,我們就是罪人了。

在南當地界,這麼高海拔還有這樣的池塘不多見.”

小王問礦裡對附-1的意思。

周總生氣地說:“這礦長就聽上面的,他自己下來都說我說的有理,可開會就是總部來的人怎麼說他就怎麼聽,腦子沒有自己的東西。

現在礦裡的意思還是聽總部的,不再勘探了,準備停下來。

我是要抵著幹了,除非把我給擼了.”

大家都為礦裡要停附-1的勘探而想不通,拿上小林們採的蕨菜,小聲議論著下班了,只有周總還在辦公室坐著,看著礦圖在思考著什麼。

第二天早上,小林來到辦公室門口,以為她第一個到辦公室。

一看,周總已經坐在辦公室裡了。

對面坐著礦長,兩人在爭論著什麼。

她給兩個領導倒了水後,出來外間默默地聽著。

“礦帶在增寬,品位在增加,你是知道的.”

周總說。

“知道,但總部的人說的也有點道理呀。

層間氧化錫礦床發現大礦的可能性不大,我們目前還沒在這種地質情況下找到過富礦大礦.”

礦長說出了他的擔心。

“我們不能放棄任何能開採利用的資源。

不能因為礦體小就不去找。

何況就現在的品位,已經超過規定的開採品位了,只是含礦帶小。

但正在加寬。

地質工作者不是算命先生,正像我不敢肯定附-1地段會有大礦體外,他們也不能肯定附-1不會有達到開採品位的礦體出現.”

周總說完,頓了頓,喝了口水,控制了一下情緒,接著說:“現在坑內的湧水還在繼續,我們現在打的探礦巷道,如果沒能找到可採的礦體,可以將巷道的水溝再刷深,當成副道排水運輸。

這樣也不會增加多少勘探成本。

主巷道的人行運輸條件也會改善很多.”

周總說。

“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這點。

好,一會開會我知道怎麼對總部講了。

時間到了,走,我們開會去.”

礦長說完,拉著周總走出辦公室,高興地往礦會議室走去。

這時,辦公室裡的人齊了。

有人小聲說道:“周總何苦,人家叫停就停,反正有礦長頂著。

生來就喜歡扛,怪不得當了一輩子的科長.”

“人家範礦就是聰明,上面怎麼說就怎麼做.”

小林小聲問小王:“礦長姓範?”

“是呀,你不知道?他就是小陳家公公呀,範寶德家爹。

以前是我礦生產科科長,1966年後被打倒了。

1977年後後沒多久就提成副礦長了,去年初當了礦長.”

小王回答小林。

“那小陳嫁給小范是……”小林欲言又止。

“哦,據說小陳畢業時要求回老家大理,但不知怎的與小范一起分到了我礦的機動科。

小陳礦花一個,追的人多去了,小范那長相和身材,根本排不上。

不過小范這小子,除了有個好爹,自己也有點本事。

不然光憑有個好爹就想搞到礦花不可能。

有空我再給你八卦吧.”

小王說完,忙活去了。

小林也開始整理這兩天和小王一起採的礦石標本,做登入了。

礦裡的會議開了一整天。

第二天一早,周總讓大家停下手中工作,給大家講了一下昨天會議中關於附-1塊段勘探的事。

“根據總部要求,礦裡決定終止附-1塊段的勘探工作.”

聽到這裡,大家一片譁然。

但周總不理會大家的喧譁,繼續說道:“鑑於目前井下湧水加大,嚴重影響生產,總部批准我礦調整下半年採掘計劃:在附-1段上繼續開拓目前已經在打的輔助坑道,改善人行運輸狀況,直到水患解決為止.”

聽到這裡,大家鴉雀無聲。

“這不是一碗豆腐,豆腐一碗嗎?”

小王對小林悄聲說。

周總接著說:“刷副巷道的工作,本來是生產科的事,但現在礦裡決定這項工作由我們繼續負責,直到水患解除。

所以,小王,小林,你們兩個繼續負責此事.”

周總說完,對小王小林說:“你倆來我這裡一下.”

兩人走進裡間。

周總對兩人說:“老範繞了個彎,讓總部的人下了臺階。

以後的壓力就是我們的了。

但是我堅信會找到礦的。

你們兩個就給我盯好了。

我擔心的是打漏了,把人家的水塘的水漏沒了,村子就完了,我們也成了罪人了。

你們要多注意地面巡查。

在這個專案結束前,你們的工作就是這個了。

小王你讀了函大,又要工作又要讀書,還要管家,事多,就讓小林主要負責吧。

小王你去南當總部上輔導課聽南疆工學院教授面試考試什麼的,只要給小林說一聲就行,不必一定要對我說.”

“啊!謝謝周總的支援.”

聽周總那麼一說,小王感激地說。

“我一定努力工作.”

小林也給周總表了決心。

“不過,小王你不能甩手不管呀,小林才來,你要幫助她儘快熟悉起來.”

“哦,那是肯定的,周總你放心.”

小王回答道。

兩人出了裡間,對附-1塊段勘探工作要怎麼管理,作了一些梳理,決定了地表巡查時間和巡察路線作了統一。

然後進裡間給周總彙報。

小王想用打先進探(一種高度大約的坑道)的辦法爭取快點見礦,對周總說後被否定了。

周總認為這個塊段是花崗岩,氡及子體含量很高,用這種小斷面的坑道,不利於通風防塵,對工人傷害很大。

並要求他倆去巡查時,要注意加強通風防塵的監視。

一定要禁止掘進工人為了趕進度打幹眼和不戴口罩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