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趙林凡回答,對方的描述和自已的感受一模一樣。

吳十三又說道:“這就是剛才我提到的第二重困難,它對你來說既是天賦,又是枷鎖,我猜測,你沒有經脈,所以靈氣直接供應到全身,再加上凝氣期擁有的靈氣數量遠遠大於別的修士,讓你在同境界禦敵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這樣也讓你的境界突破難於別人而且不能有絲毫馬虎。舉個簡單的例子,修行之人就是在水上搭建房子,普通之人靈氣較少好比在小溪、池塘上面搭建房子,按照前人留下的經驗,不費多少力氣就能搭好。而你,好比在大海之上建房,風浪大一點隨時都可能擊毀房屋。所以,你在境界晉升之時必須仰仗修行世界最頂級的突破境界的物品,必須以最完美的姿態突破,才能穩紮穩打,讓房屋無比牢固。如果,每次突破境界只是選擇最普通的突破物品,達到最普通的突破效果,那麼你修行的屋子遲早會坍塌,到時候你就會變成一個氣球,被靈氣從體內撐爆,死得不能再死。”

吳十三毫無保留的將趙林凡現在修行路上的問題說得清清楚楚,簡簡單單的兩段話,兩個比喻,讓趙林凡茅塞頓開,對自已的情況有了瞭解,對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有了預期,更對自已的修行之路有了一個清晰的方向。

比如突破凝氣期到達破凡初期,需要將丹火引入體內,普通坊市買的丹火對自已肯定不行,必須選用天炎大陸紀文中提到過最上層的天陽丹火,才能順利突破。

趙林凡發自內心的感到佩服,對著面前的釣魚人吳十三深深的鞠躬行禮。

“你我有緣,不必如此。不過,出了斬劍臺,你切不可讓別人知道你認識我,否則惹上殺身之禍,不是你這個小修士現在能夠應付的。我看你凝氣期已經達到大圓滿巔峰,可以突破達到破凡期。突破凝氣期,修士可以吸收丹火,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丹火本來威力很大,在破凡期的初境烘爐境,修士可以自然接觸,最多燒傷,但突破破凡期烘爐境,鑄造鹿臺,達鹿臺境後,再接觸丹火,即便是最低階的丹火都要非常謹慎,否則就會引火燒身,化為灰燼。所以,有些宵小之輩,以秘法訓練破凡初境修士,用來對付一些修習火道的之人。哼……這不說也罷。”

“我修的是天陽大道,體內自有天陽丹火,這在外界已經是最好的丹火,但我曾在地心之中見過一種火焰,形似白煙,漂浮在熔岩之中,無根無果,威力非常驚人,我曾用我的天陽真火去將其包裹,結果手臂差點被那種火焰燒掉,後來我才知,此火只存在於傳說中名叫宙炎天火,是萬火之源,來自天外,可惜我沒能收取成功,當時又有人暗算於我,只能作罷,我現在將天陽丹火以秘法贈與你,讓你突破,我見到火焰的地方在忘川城地底,以後你必然是要到那裡的,可以找找看。若是獲得,就是天大機緣,可用我傳你的秘法暫時剝離天陽丹火,重新以宙炎天火錘鍊身體,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若是沒獲得也無傷大雅。”

吳十三說完,右手持著魚竿,左手對著天空臨空一抓,一團內裡血紅,中部成黃金色,外部成淡黃色的火焰出現在他的手心,此火一出現,周圍的溫度便迅速的升高,兩人乘坐的木舟沒有接觸到水的地方,發出滋滋的,好似木頭放到火上灼烤的聲音。木舟周邊一尺範圍內的水面蒸騰,有白霧飄起。

而近距離接觸的趙林凡,感受完全不一樣,在火焰出現的時候,他感覺到一股熱氣在周圍升騰,而後體內的靈氣竟然自行的運轉起來,他的意識裡感覺到一種渴望,就好似飢餓之人看到了美食,想將火焰吞入體內。

吳十三將火焰輕輕丟擲,落在離趙林凡頭頂三寸的地方,而後手指掐動法訣,臨空書寫,一道道閃著火焰的字元落在趙林凡身上。

三個呼吸後,吳十三收定法訣,一塊巴掌大小的圓形紅色的符咒出現在他手中,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符咒,隨後說:“此符叫做赦火令,如若你遇到宙炎天火,就將此符用宙炎天火燒去,我的天陽丹火自然離去。若是沒有遇到,你將符咒吞入體內,用天陽丹火煉化,我留在天陽丹火上的印記就會消散,到時候天陽丹火就會和你的內腑完全融合。記住了嗎?”

趙林凡接過赦火令,將其收入袖中,點頭應諾。吳十三又交代:“現在,我將天陽丹火贈與你,你只需引著它入體,而後讓它自然落入下丹田即可。期間,你會獲得第一次煉體,非常痛苦,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趙林凡在此應諾,吳十三手指輕點,低喝道:“去。”

懸停在頭頂的火焰瞬間沒入身體,隨後趙林凡失去了對外界的感官,丹火的落入,強行將他的意識拉入內腑進入內視狀態。

他看到,火焰從上丹田落到中丹田,隨後掉入下丹田之中,一股來自骨髓深處的灼燒感從心底升起,他咬住牙齒不讓自已發出聲音。但如此的痛苦僅僅只是開始,下丹田中充盈的靈氣,如同火油遇到了火焰,在天陽丹火落下的瞬間,燃燒起來。

幾乎在一瞬間,他的整個內腑之中的每一個角落都被火焰填滿,火焰的源頭,那團天陽丹火,落到了丹田最深處的泉眼之上,靈氣在快速的湧動,變做水柱噴射而出,竟把天陽丹火噴到了丹田之外,落到丹田之外稱之為福地的地方。

下丹田福地燃起了熊熊烈火,如同在外面的世界中天空之上的火焰一般。

剎那間,超過之前百倍的疼痛席捲而來,趙林凡痛得悶哼一聲,轉而迅速咬緊牙關,這樣的痛苦比之逍遙洞中受到極木八鼎的摧殘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