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為何又要去入雲樓,聽說自那日出了那樣的事情後,入雲樓就歇業了。”

蘭鶯率先一步跳下車馬,伸手來扶顧桃笙。

顧桃笙下了車馬後瞧了大門緊閉的入雲樓一眼。

房簷掛著的銀鈴在風中發出脆響,入雲樓沒有了昔日的客似雲來,大門和樓上的窗戶都緊閉著,金色的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顧桃笙說道:“我來找個人,雖然歇業了,但是怎麼也會有人在的。”

蘭鶯仰頭不解地問:“夫人要找誰啊?”

“入雲樓的今安。”

兩人來到門口,顧桃笙伸手敲門,“有人在嗎?”

她敲了半天也不見有人來開門。

蘭鶯狐疑道:“入雲樓不會沒有人在吧,夫人。”

顧桃笙也有些困惑,樓裡沒人,那樓裡的姑娘和男倌還能去哪裡呢。

她轉念一想,也有可能是裡面的老鴇怕惹事就關了門,在裡面不願意開。

那老鴇應該是最愛錢的,於是她湊到門縫處往裡面喊道:“我是來消遣的,是來給你們送銀子的,這都不要嗎?你不要我可就走了。”

咯吱一聲,門開來。

老鴇諂笑著從裡面探出身來迎她們進去。

他翹著蘭花指道:“原來是這位夫人啊,裡面請,裡面請,今日您就是我們的貴賓!”

顧桃笙與蘭鶯進到樓裡,樓裡空空蕩蕩的,那日的熱鬧彷彿是過眼雲煙。

紅色的紗幔仍在,可是那日在臺上唱曲的小月桂卻不在了。

大廳中央的舞臺已經被拆了,滿地的花瓣也收拾乾淨了。

老鴇搓搓手,咧著大嘴笑道:“我們這的姑娘和男倌都在,你看夫人你要誰,我把他給叫來。”

顧桃笙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要見今安。”

老鴇訕訕地摸了摸鼻子,犯難地眨眼道:“這今安有些不好辦,夫人要其他人的話我一定給您找來。”

顧桃笙皺眉,瞧著他支支吾吾地樣子,想他應該是覺得錢不夠,不願把今安叫出來。

顧桃笙掏出荷包,從裡面拿出一錠銀子,可又想起那日競拍的情形。

這人應該是看不上一錠銀子,於是她忍住心痛掏出了一塊金子遞給他。

“喏,我就要今安,錢不是問題。”

老鴇接過金子塞入衣袖了,尷尬一笑,“夫人,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是今安真的不在,他與綠知在花魁大選那日就被客人給買走了。”

顧桃笙聞言有些惱怒,自己沒見到人就算了,還白賠了一錠金子。

“被誰買走了?”

老鴇為難地笑道:“這是客人的隱私,我也……”

顧桃笙朝他伸手,攤開掌心,道:“我的金子,還我。”

“我這還有其他小夥呢,個個都比今安俊。”老鴇接著衝樓上喚道:“都下來,來……”

顧桃笙語氣堅決道:“不必了,要麼還我金子,要麼告訴我今安被誰買走了。”

老鴇笑得有些僵硬,他想了半天,妥協道:“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就是這幾日情況特殊,我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今安和綠知都被永樂公主給買走了。”

永樂公主,是當今皇帝的二女兒。

年過三十卻還沒有成婚,她府上男寵無數,流連青樓在京城中也不算什麼秘密。

顧桃笙扭頭就要帶著蘭鶯走,卻被老鴇叫住。

“既然收了夫人您的錢,我就再告訴夫人一件事。”

顧桃笙轉身道:“你說。”

他苦著臉道:“前些日子有一群帶著刀,凶神惡煞的人闖了進來,他們問我要了那日參加了花魁大選的賓客名單,他們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不敢不從啊,就告訴了他們。”

他瞧著顧桃笙的臉,僵硬地搖手笑道:”不過您放心,我不知道夫人是什麼身份就沒有把您列上名單,我見夫人是隨著逍遙王一起來的,麻煩您轉告逍遙王和那日您認識的其他人,最近小心些。”

“他們出了事,我心裡也過意不去。”

顧桃笙見他也是一片好意,微笑著應下。

她與蘭鶯走出入雲樓,上了等在外面的瑞王府的馬車。

顧桃笙對車伕道:“去永樂公主府。”

蘭鶯見她這番執著見今安,有些不解,不過跟在夫人身邊的這些日子,她也漸漸瞭解夫人,知道夫人這樣做總有她的理由。

她突然想起來永樂公主的脾氣似乎有些古怪,不過夫人是瑞王府的人,永樂公主應該也會給王爺幾分面子。

顧桃笙望向窗外,畢竟是第一次見永樂公主,突然到訪應該給她帶個見面禮

她對蘭鶯道:“蘭鶯,你可知公主喜歡什麼,我想給她帶個見面禮。”

蘭鶯不假思索地說道:”公主當然是喜歡美男子啦。”

“呃,這可不行。”

顧桃笙杵著頭,犯難了,“還有其他的喜好嗎?”

蘭鶯想了想,道:“公主好像仰慕子車韻大人的才學,若是能為公主求得一幅子車韻的真跡,想必公主一定會很欣喜,不過子車大人的筆墨在世面上少有,就算有也是千金難求。”

她說罷失落地低頭。

“子車韻?!”

一旁的顧桃笙有些難以置信。

“對啊,子車韻,京城有名的大才子。”

蘭鶯睜大眼睛點頭,難道她有說錯嗎?

顧桃笙道:“京城中做布匹生意的子車家的子車韻?今年大概二十有八?”

蘭鶯點頭,“夫人說的沒錯,他才華橫溢,十七就中舉入仕,如今是大理寺少卿。”

顧桃笙記得曾經子車府在顧府的旁邊,兩家可以說是世交,關係甚好。

子車韻與顧桃笙的哥哥顧南之年紀一般大,兩家的幾個孩子經常在一起玩耍。

子車韻也曾跟著爹練過一段時間的武,原因是子車韻的娘覺得他身體羸弱,應該練練。

哥哥還在的話,今年也如子車韻一般二十八了。

顧桃笙瞧著晃動的簾布出神,片刻後她揉了揉眼,對車伕道:”張哥,去榮軒齋。“

還真是湊巧,她還真知道在哪裡可能可以買到子車韻的真跡。

她記得以前哥哥與子車韻在同一個學堂,那時兩家的爹孃都怕他倆學壞了,就不給他們零用錢。

兩人又都是好玩的年紀,沒錢怎麼行。

倆人一合計,子車韻的字不錯,哥哥的畫不錯,於是兩人就一個作畫,一個題詞,落款在兩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叫南韻。

最後兩人便將做好的字畫拿去榮軒齋賣。

爹孃知道後也不責備他們,覺得這是他們自己憑本事賺的錢,反而應該鼓勵。

顧桃笙心跳加速,手心激動的冒汗,她期待能在那裡找到哥哥的遺物。

可是已經過去了十二年了……

她瞧著窗外的街景緊緊握拳。

哪怕希望渺茫,她也想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