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的氣氛還未消散,黎初一便踏上了復工之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三月初,黎初一執導的第一部青春劇正式上映,一時間,網上質疑聲四起。

“這導演是誰啊?聽都沒聽過,這劇能好看嗎?”

“新人導演,感覺就是來試水的。”

“不會是資本家塞進來的吧?”

大家對這個陌生導演充滿懷疑,社交平臺上滿是質疑之聲。

黎初一內心沉重,緊張又忐忑地關注著觀眾反饋,那些質疑彷彿沉重的枷鎖。

好在,隨著劇情的推進,精心的選角和精彩的劇情逐漸征服了觀眾。觀眾們沉浸在劇中的青春故事裡,好評如潮。

“哇,這部劇真的太好看了!演員選得好棒!”

“劇情很吸引人,沒想到是個新人導演拍出來的。”

黎初一也由此開始小有名氣,網上不少人開始挖掘她的資訊。

當人們發現她如此年紀在國外的獲獎經歷時,不由得對這個年輕的女導演刮目相看,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原來她這麼厲害呢,怪不得這部劇拍的這麼精彩。”

一時間,黎初一的社交賬號粉絲如雨後春筍般大漲。看著不斷攀升的粉絲數字,黎初一心中既有著喜悅,又夾雜著一絲憂慮。因為在這龐大的粉絲群體中,不乏好多黑粉。

晚上,寧靜的別墅裡。

黎初一穿著舒適的家居服,跪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她纖細的手指輕輕滑動著手機螢幕,翻看微博私信。

那些私信內容五花八門,既有充滿喜愛與讚美之詞的,

如“導演大大,你的劇太好看了!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也有言辭激烈的辱罵,“你這個沒水平的導演,根本就不懂拍戲,演員都不會選。”

黎初一的心情如同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好在她早有預料,畢竟不管做什麼事除了讚美,也會伴隨著謾罵聲,這種在娛樂圈就是家常飯。

她仔細觀察那些罵她的私信,發現黑粉們都是在替一個人打抱不平,言下之意就是怪她把她們的“女鵝”給換掉了。

黎初一皺著眉頭,看著私信陷入沉思,腦海中閃過一道人影,那是試鏡時的一個女演員,當時因為形象和演技與角色不太符合,她便果斷地沒有選用她。

正發著呆,顧瑾瀾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走過來,他的腳步聲很輕,卻在這安靜的氛圍中格外清晰。

男人將牛奶放在茶几上,溫柔地問道:“怎麼了?看你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

黎初一回過神來,微微嘆了一口氣,把手機遞給他說道:“你看。”

顧瑾瀾接過手機,快速瀏覽了一下私信內容,然後輕輕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別太在意這些人,他們都是沒有理智的。這部劇反響這麼好,說明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黎初一聽了他的話,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乖,把牛奶喝了,早點休息。”男人拿起茶几上的牛奶,遞到她的唇邊,她也順勢喝了下去。

三月底,春風依舊帶著絲絲暖意。

黎初一坐在寬敞明亮的工作室裡,手中拿著剛剛拿到的第二個劇本。她的視線落在劇本的封面上,右下角,簡潔的字型書寫著“家庭言情劇”幾個字。

黎初一輕輕翻開劇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段細膩的文字描述,勾勒出一幅充滿溫馨的畫面。

故事圍繞著一個普通的家庭展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如潺潺流水,在生活的點滴中流淌,那些日常的爭吵與和解、關心與牽掛,讓人彷彿能觸控到家庭的溫度。

而愛情的部分,則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絢麗而動人。男女主角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相識、相知,他們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卻在平凡的日子裡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黎初一拿起筆,在劇本上做著標記,記錄下自已的靈感和想法。她知道,這個家庭言情劇將是她的又一次挑戰,也是她展現自已的機會。

這天,黎初一拿著劇本,立刻召集了拍攝團隊,大家坐在一起,黎初一神情專注地為大家介紹這個新劇本。

“這個家庭言情劇,重點在於展現溫馨的親情和愛情。我們要透過細膩的畫面、真實的表演,讓觀眾感同身受。”黎初一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隨後,團隊成員們紛紛發表自已的看法。攝影師提出要尋找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以便更好地營造出家庭的氛圍。美術指導則開始構思如何設計劇中的家居佈置,讓每個場景都充滿溫馨感。

為了更好地理解劇本中的情感,黎初一帶領團隊成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他們走訪了不同的家庭,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記錄下那些溫馨的瞬間。同時,他們還採訪了一些情侶,傾聽他們的愛情故事,為劇中的愛情線積累素材。

服裝設計師也根據劇本的要求,為演員們設計了一系列符合角色特點的服裝。

與此同時,編劇團隊也在不斷地對劇本進行打磨和完善,對劇情進行調整和最佳化,確保劇本更加精彩動人。

在選角階段,黎初一見到了一個自已意想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