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沈薇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回放著今日發生的種種。

窗外,月光如水,透過窗欞灑落在她的床前。

屋內,一盞油燈微弱地閃爍著,為這個不眠之夜增添了幾分曖昧不明的氛圍。

她本以為自已想不起來書裡的內容也沒有關係。她已經和顧清風和離,就已經脫離了原書軌跡,也就不用去管顧清風,原書和她已經關係不大了。

可是現在看來不是這樣的,因為她的到來,原書的故事線已經七零八落了。

她仔細思考著目前的局勢。黃員外已經被扳倒,這顯然不是原著中的劇情。原書中黃小姐的表哥似乎是被黃員外打死的。但是現在,他們成功私奔了。這是否意味著她的存在已經改變了某些事情的走向?

而且因為今天再見到顧清風和黃小姐,她想起來一件很重要的、被她忽略的事情。原書中黃小姐也嫁給了顧清風,後來顧清風知道了黃小姐肚子裡的孩子不是他的,顧清風這個睚眥必報的小人是怎麼做的呢?

她努力回想著,這本書她只大略掃了掃,然後就是看評論區的八卦了。

“評論區……”沈薇突然想起什麼,“對了,評論區裡為什麼吵起來了?”

她坐起身來,伸手拿過床頭的水壺,給自已倒了一杯水。涼水入喉,卻無法澆滅心中的疑惑之火。她閉上眼睛,努力回憶著。記憶如同潮水般湧來,零碎而混亂,但漸漸地,一些片段變得清晰起來。

“什麼水淹大名府的計策……明明是天災,硬是被寫成了人禍。這作者是對永樂帝有什麼意見嗎?”

“對,就是因為這個吵起來的。”

作者標榜的是遵照明朝歷史來寫,可書中的設定亂七八糟,一點都不符合明朝。最主要的是書中有一段水淹大名府的歷史,有人指出史書中這場歷史是天災,而這本書中卻是男主為朱棣獻的計策。

沈薇皺著眉頭,努力回想著更多細節。男主為什麼要獻這麼陰毒的計策?好像是因為娶回來的平妻也就是黃員外的女兒給他戴了綠帽子,被他發現肚子裡的孩子根本不是他的種。

評論區因為這個吵得太厲害,不斷有明史愛好者因為這是對明朝對永樂帝的抹黑,因此舉報作者。後來作者乾脆就把書改成架空的了,書名都改了。文中出現的跟明朝有關的真實人名和地名都換了。滏陽縣對應的應該就是大名縣,那水淹大名府對應的不就是滏陽縣。

想到這裡,沈薇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如果這本書裡的真的對應的是明朝朱棣,那時間線對應的應該就是靖難之役,現在的時間是大盛朝開元元年對應的就是建文元年,沈薇對這段歷史也不是很熟悉,高中學的那點歷史知識早扔給老師了,現在記得了還大部分來自電視劇。

原書作者也並不都是按照歷史來的,沈薇很是頭疼,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將來會有兵亂和洪澇?她得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沈薇的心跳加速,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冷靜下來:“冷靜,冷靜……現在還不能確定。而且就算是真的,我也有時間準備。”

“不行,得趕緊想辦法多賺些錢,多存些糧食。”沈薇暗下決心,“不管是不是真的穿書,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腳步聲輕輕的,卻彷彿踩在她的心上,讓她的思緒瞬間回到現實。

“薇娘,還沒睡呢?”朱氏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溫柔而關切。

沈薇連忙應道:“娘,我這就睡了。”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呢。”朱氏叮囑道,語氣中滿是母親的慈愛。

“知道了,娘。”沈薇回答,同時在心裡暗想,“怎麼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強啊!”這個問題如同一根刺,深深地紮在她的心裡。

沈薇伸手熄滅了油燈,房間陷入了黑暗,只有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這些影子彷彿在訴說著這個世界的複雜和未知。

她躺回床上,閉上眼睛。但睡意卻遲遲不來,腦海中仍在不斷回放著各種可能性。未來如同一團迷霧,讓她感到既興奮又恐懼。

沈薇輕嘆一聲,搖了搖頭:“算了,想這麼多也沒用。眼下最重要的是把燻腸鋪子經營好。至於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她試圖說服自已,但內心的不安卻揮之不去。

“等等,打破男主成長路線的不止我一個啊!”沈薇猛地坐起身來,“最重要的是劉應元……”

她回想起劉應元那張帶著幾分痞氣的臉,還有他總是搖來晃去的扇子。那扇子彷彿是他的武器,揮舞間似乎能掌控一切。

“難道他也是穿的?”沈薇嘀咕著,“有時間得旁敲側擊問一問。”這個念頭如同一顆種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

沈薇深深地嘆了口氣,又重新躺回床上。月光依舊靜靜地灑在地上,彷彿在嘲笑她的困惑。這月光是如此的冷清,卻又帶著一絲希望。

她重新躺下,思緒又飄到了其他地方。別的她沒想起來,但兵亂和洪澇她確實知道。不管真假,未雨綢繆總沒有錯。

她翻了個身,看著床頭那盞微弱的油燈。燈光搖曳,彷彿在訴說著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但在這不確定中,她卻看到了機遇。

夜色漸深,月光依舊靜靜地灑在地上。沈薇的呼吸漸漸平穩,陷入了沉睡。

然而,她的夢中依舊充滿了各種疑問和不確定。這些疑問和不確定如同一條條小溪,匯聚成河,流向未知的未來。而沈薇,就是這條河流中的一葉扁舟,隨波逐流,卻又努力掌控自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