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發育的盧錫安能有多強勢?這一局的使用者theshy,已經告訴了觀眾答案。

推線舒服,消耗手段粗暴,哪怕對手待在防禦塔裡也根本稱不上安全。

不止解說這麼想。

包括後臺觀看比賽的對手們,也都沉默了。

他們無法想象,ig到底還能掏出什麼樣的英雄。

“fnc沒辦法組織防守.”

“要3:0了!!”

“恭喜ig!!”

lck的解說喊著場面話。

但lpl的解說員們,非常高興。

隨著ig打敗fnc殺進四強,不止代表四強裡已經確保有兩支lpl戰隊,更重要的是,ig表現出來的狀態,讓人歡喜。

如果只是單純的靠團戰碾壓,或許大家只是覺得正常。

但這個bo5,從bp到對線再到轉線運營和資源規劃,ig表現出來的水平都是上上之選,稱得上完美。

【ig太強了。

】【不是一個水平。

】【kt真的能戰勝ig嗎?】【必須戰勝,kt是我們的希望。

】賽後。

部分lck觀眾很是悲觀。

自家的三號種子十六強,二號種子第二齣線,kt小組賽沒跟強隊打過,這樣的lck,真的能戰勝這樣的ig嗎?沒人敢完全確認。

越討論。

越覺得灰暗。

他們糾結的點在於,score加ucal的中野,到底能不能穩住局勢。

按洲際賽的表現來看,ucal對位rookie,基本處於後縮身位,看的出來rookie給的壓力很大。

要知道。

kt對位grf,ucal的站位也沒有那樣保守過。

他們只能期待ucal完成進化,早就從洲際賽的失利中走出。

否則中路沒聲音,還要跟ig比上半部,這簡直不敢深想。

畢竟caps已經打得足夠好,可fnc還是被爆的這麼慘。

……大螢幕上的鏡頭,掃過fnc的選手席。

caps抱著腦袋發呆的一幕,正好被攝像機捕捉。

“明年加油吧,caps值得一次決賽.”

歐洲解說很感慨。

這個bo5,非要找些亮點,也只能找caps的操作鏡頭。

與之相比。

ig晉級四強。

kt陷入了愁思。

作為四進二最直接的對手,ig表現出來的競技狀態讓人動容。

贏fnc這三局。

ig打得太輕鬆了,拿到優勢後,推進方面進行的很順利,根本看不到陷入劣勢情況後,ig會怎麼做決策。

“你們怎麼看ig這支隊伍?”

訓練室內。

kt教練zandarc跟隊員們商討對策。

ucal還沒說話,deft卻是笑道:“我們隊可沒有fnc那麼差的上單.”

聽到ad誇自己,sb同樣鼓舞隊友:“給我螃蟹打刀妹的對位,五級來抓它必死.”

“盧錫安呢?”

“我覺得第三把,fnc自己打的太差。

傑斯不好打盧錫安是一方面,打野路線被洞悉,問題更大.”

“對,那個broxah連著三把幫上,沒給到ig壓力.”

“他們下路也沒給壓力,三條路,預設上路會被抓,中下清線,狀態不好有風險,寧就幫忙解解線.”

這才是ig整體打得非常流暢的根本原因。

fnc給的壓力太少,寧不需要思考太多,只用看兵線位置,就能解決90的危機。

score很羨慕,這應該是每個打野都會喜歡遇到的比賽節奏。

站在上帝視角。

就跟洲際賽,他們輸ig面臨的問題一樣,外界只覺得ig進攻強,殊不知,他們的進攻建立在防守基礎之上。

這三局。

寧的刷野規劃很順,尤其是第三局,豬妹可以控河蟹,趙信自己抓崩自己,就是fnc失利的縮影。

想突破上中?怎麼配合?線上沒辦法提供穩定的配合。

沒辦法怎麼辦?theshy下路轉線壓很深,就去找他。

對fnc來說,ig露出的破綻本就有限,而保守的下路打線風格,又沒辦法左右寧的路線選擇。

打ig。

不可能只抓一個點位。

想到這。

kt教練zandarc認真道:“赫奎(deft),看你了。

你壓制住阿水,我們就可以圍繞小龍和下一塔進行交換,這樣,如果ig非要打上半部強勢,我們放先鋒止損.”

sb點頭:“我會注意.”

隨後,ta也參與進了討論。

kt聊了一夜。

覺得理想中的劇本,該分三步走。

一,上路劣勢下路優,或者下路吸引火力,朝上路開刀,兩條邊路總有一條能穩住;二,轉線期跟上運營節奏,經濟別太拉開;三,邊帶別失血,靜等資源團分出勝負。

這三大步裡,有2個難點需要解決。

一,中路對抗;二,上路對抗,kt預設deft、ta大於阿水加ssing。

對此。

deft同樣有信心。

他看rekkles不敢打,就覺得fnc翻不起浪花,打個ig,下路不敢換血,這還玩什麼。

明智的選擇就是該避開上半部,威脅下半部,這樣才有機會,反過來架住上路。

theshy對線猛有什麼用,真的能把把一打二一打三啊。

deft心裡吶喊。

zandarc還在問ucal,“打ig,我們優先加里奧,如果沒有加里奧,冰女你怕什麼?”

zandarc自言自語:“妖姬應該不用ban,刀妹也可以不用ban,沒了加里奧的選項,第一輪應該只用ban個辛德拉,這樣可以留出位置ban掉塔姆。

ig打算避開下半部的時候,塔姆的優先順序會非常高.”

下路要打進攻。

塔姆就很麻煩,它帶給ad的容錯太高了,比較好對抗的硬輔裡,也能補淨化增加逃生空間。

ucal心裡有些沮喪,這不是預設自己打不過rookie嗎,但表面上,他依舊服從安排:“我不會拖累大家的.”

“別這樣.”

“別這麼說.”

“我們是一個團隊.”

不管心裡怎麼想,隊友趕緊出口安慰。

zandarc心裡有負罪感,覺得不該打擊新人的自信心。

但問題在於,如果ucal還像洲際賽那麼“自信”,對整個團隊的發揮才是災難。

換血操作沒人家那麼細膩,承認這一點,總比當個鐵頭娃,非得證明自己要好。

年輕人總是想不開。

跟rookie比,年紀才是你的法寶啊。

你才17歲,你更有未來,不必爭於一時。

zandarc默默坐著心裡疏導。

……誰都知道,半決賽是一場硬仗。

後面2天。

r松戰勝tl,第三代的ad代表之一老賊送大師兄出局。

隨後。

g跟g2的戰役爆發。

兩支隊伍只看紙面配置,無疑全都覺得g更強,賽前的勝率預測也是來到了八二開。

只是。

這輪半決賽並不像很多觀眾想象的那樣,會非常輕鬆。

比賽除錯裝置階段。

解說們一致認為,g主要的優勢在下路,uzi的狀態被很多人看好。

但是。

g2相當無賴。

他們ban掉卡莎,拿出大頭走下,也就知道了g2對於下路的定位。

這一把。

小虎的瑞茲被阿p妖姬壓制了,香鍋很想抓中,不知不覺卻陷入到了broxah的陷阱思維裡,即:g2明顯有防備,但總是想去解放中線。

20分鐘。

阿p妖姬4-1,宣誓著g中野對位被爆。

好在這局輸給g2之後。

白色月牙主動分析該打上半部,他拿出那天輸給ig的論調:“ig也是隻保解線不保下,搞得我們抓下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既然下路能壓刀,就算和平發育也是我們領先,那就學ig打fnc的bo5,圍繞上路博弈,逼g2做出選擇.”

“小狗,你覺得呢.”

烏茲已經成熟不少,“我沒問題.”

這把。

zoo得小難受。

魔獸上單ndre很爽,打野來個兩回,上路預設小優。

秦明也在跟隊員分析,說g敗在傲慢和妖姬,“冰女已經被ban,就不要陷入到妖姬的博弈邏輯裡。

知道對面妖姬勝率高,給中路ban位肯定更舒服.”

白色月牙經典首局試試對手的招牌英雄。

妖姬、劍魔全給,用奧恩和瑞茲圍繞下路來。

bp十分僵化。

但從第二局開始。

g變成保上解線,放小虎發育,不用中路著急。

“這才對,保住上路發育,圍繞下路拿小龍就好了,不用想著必須抓人.”

zoo復了小組賽的狀態,船長抗壓成功,資源團大招限制後排,側翼威脅第二波進場人員,幫烏茲創造打低前排血量的空間。

到了第三把。

g2在連續拿不到妖姬後,選出傑斯來打瑞茲,對線期,小虎靠著連續的換血消耗留有餘地,規避掉小羊2波gank,再配合到六的盲僧,擊殺阿p。

到了團戰,依舊是g的輸出點位大於g2的上中輸出。

直到第四場。

秦明才感覺有些看點。

這一局。

g2選擇掏大招,放劍魔換塔姆加霞。

選人方面,讓下路處於絕對守勢,必不怕塔下清線,再用青鋼影打劍魔,瑞茲打加里奧,期望邊帶牽制。

度過對線期後。

隨著兩邊置換防禦塔,地圖變的開闊,hjaan一個人頂住中線,靠著本身可以吃關鍵技能,放中上玩運營。

這樣一來。

g2資源團的選擇變得很廣,g嘗試了幾次逼中,發現效果不大,關鍵時候,烏茲指揮逼大龍,靠猜測捕獲到了nder回城的動向。

“大龍六千血,g2來得及嗎,perkz交出傳送,位置被看到了!!”

“瑞茲落地被逼閃,正面怎麼說,喔,小虎!!”

發育了32分鐘。

小虎加里奧藏身下側通道,閃現進場逼出霞的閃現,然後蓄力嘲諷拉扯空間,幫助烏茲無壓力輸出小羊的盲僧。

等到小羊殘血閃上龍坑,青鋼影匆匆趕到戰場,香鍋已經拿下大龍,利用兵線運營結束遊戲。

最終,g以3:1的比分戰勝g2晉級四強,全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

四強三支lpl的現實,讓人驚歎。

【比s5的lck,還要誇張。

】【決賽不會上演2支lpl的內戰吧。

】【希望kt給點力,但,真的很難。

】外網紛紛議論。

這一天沒有很遠。

5天過後。

10月27日。

後臺。

kt教練zandarc沉聲道:“洲際賽的仇該報了.”

“別讓ig等得太著急.”

聽到這話。

kt眾人士氣高昂。

是啊。

洲際賽輸過又怎麼樣,只要找到打ig的密碼,我們就能挺進決賽,捍衛lck的榮耀。

deft握緊右手,心裡暗想:我等這天確實等了很久。

離開edg就是為了冠軍。

已經走到這,怎麼可以倒在決賽前夕!!而在現場。

從應援標語到頭飾燈牌,這一晚,韓國觀眾在家門口拿出了他們的態度。

“kt!”

“加油!”

整齊劃一的呼聲,嚇了阿水一大跳。

“哇,現場就沒有我們的粉絲嗎?”

“你想什麼呢,票都搶不到怎麼來現場.”

“行了,輸贏又不是看誰的支持者多.”

秦明催促兩聲。

ig眾人在咆哮帝的尾音裡,進入對戰席。

“第一把,kt要怎麼ban?我覺得大機率會放shy哥的英雄.”

解說席。

澤元猜測道:“整個八強戰看下來,霞的優先順序很高,塔姆的優先順序也不低,另外就是打野位的豬妹,自從皇子、酒桶被削,最好的開團打野只剩下豬妹,小團厲害,而且先手容錯高.”

記得給出不同意見,“我覺得kt會在加里奧這個點上想辦法,ucal本身也玩得不錯.”

話音剛落。

導播切入bp介面,惹得大家精神一振。

外網的賽前輿論普遍看好ig,但他們也認為,kt會在下路方面搞事,嘗試多點開花。

“ban位方面怎麼給,選邊環節,kt主動拿了藍方.”

澤元接話道:“前兩ban,kt封鎖傑斯和辛德拉,我們的話,主動ban了瑞茲和巖雀,跟洲際賽那次選擇比較像.”

兩個教練,上來就朝著中路開刀。

一個保對線的意味更濃,一個不想讓ucal有舞臺跟打野聯動。

洲際賽的時候。

秦明就分析過,ucal的打線能力被kt用聯動掩蓋過去了。

ucal並沒有韓媒吹捧的那麼高。

至少在這個bo5,kt不想點辦法,中路不可能優勢。

這不只是秦明信任rookie,也是因為kt跟fnc擅長的部分不一樣,他必須得留出空間保下路對位,為此,限制中路也就成了答案。

畢竟單靠對線,ad之間能做的事始終有限。

到了第三手。

似乎讀出了ig的意味,kt主動ban塔姆,ig去掉阿卡麗。

“自ban阿卡麗嗎?我感覺放出來的話,kt一搶阿卡麗,我們拿劍魔、加里奧或者青鋼影、加里奧會更好吧.”

“季後賽決賽,sb也沒玩過阿卡麗.”

秦明的思路並不只是單純減少壓力,而是引導kt。

他判斷kt下路會施壓,不可能ban位全給到中單。

正是如此。

加里奧、青鋼影和卡莎、劍魔、螃蟹的版本選擇裡,kt會先挑哪個?kt給出答案。

加里奧。

隨後zandarc等著ig挑走青鋼影和卡莎,準備搶劍魔、霞,或者ig出劍魔、卡莎,他們拿霞洛。

他覺得ig不會同時出青鋼影、劍魔,一定會把搖擺位的意義放到最大。

那這樣的話。

搶加里奧,就意味著同時斷掉ig的2套coo,不管ig接下來怎麼拿,他們都有挑選的餘地。

kt做了很多功課。

在明白不可能ban掉ig的全部搖擺位,他們選擇以自身的陣容搭配為主。

“拿劍魔吧,這英雄,kt都敢放.”

“啊?ig選擇幫阿水搶英雄,拿了霞跟妖姬.”

“妖姬打加里奧,前面不好消耗吧,為什麼不拿劍魔呢.”

疑惑中。

澤元理解ig想點菜中路的心思,但還是覺得不用這麼早出中單,留著二輪出,還能多吃kt的ban位。

反觀kt,二三樓果斷劍魔加洛,拆霞洛的同時,降低團戰配合門檻。

“三樓出奧恩嗎?給theshy選個紮實的前排.”

解說們更不懂了。

奧恩打劍魔的對位肯定很常見,可八強戰裡,theshy狀態那麼好,他們寧願看到theshy出青鋼影打劍魔,或者三樓補輔助,先吃ban位,再從剩餘的英雄裡做抉擇。

簡單來講。

各國解說覺得ig沒把theshy影響力釋放出來。

帶著這樣的理解。

kt封鎖野輔,去掉豬妹、布隆,而ig二輪ban又是主動去掉皇子和ez。

“ban皇子我能理解,但沒了ez,還有小炮、女警、維魯斯吧.”

“霞打ez,應該比打女警舒服.”

“kt這前三手,可以圍繞劍魔起節奏.”

剛說完。

ig四樓星媽,kt果斷拿走女警和趙信,打算以中野節奏維持邊路對抗,再用劍魔的強度,撐到女警接管比賽。

ig前四手,只有奧恩能開,但奧恩叫羊,誰來銜接輸出和控制?靠妖姬?zandarc覺得這樣的bp,算是推演中對己方偏有利的。

他沒想到ig這麼執著中路對抗,卻又選擇前三手不出打野,改幫上路出英雄。

“康特位,寧玩什麼打趙信?”

“蔚嗎?”

“鎖了?!”

zandarc暈了。

蔚打野?復古s5,請神bengi?(15年,skt比較喜歡拿蔚,當時流行的雪人蜘蛛挖掘機裡,to歡玩版本英雄,bengi喜歡掏冷門。

)kt眾人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