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奉天的單桅炮船出海的時候,鄧嘉熙也知道了奉天海軍封鎖新羅海域的事情。

整個海盜集團最怕的事情發生了!

鄧嘉熙再次組織了海盜集團的內部會議,會議的目的就是針對奉天海軍的戰略商討作戰計劃。

可是這一次,海盜之中的眾位首領一上來便沉默了下來。鄧嘉熙一臉焦躁的看著大家:“怎麼都啞巴了?讓你們出主意呢,你們怎麼都不說話?”

最終,還是一名年紀稍微大一些的海盜站出來說道:“會長,不是我們不說話,而是這事兒實在是無解。之前馬三槍不是替咱們驗證過了嗎?只要是在近海,咱們就不是人家的對手。”

“現在人家不在深海地區跟咱們作戰,就在近海地區搞封鎖,咱們確實是拿人家沒有辦法啊。”

“咱們現在每送十次物資最少就要有五次被人家撞上。就算咱們要不計損失的援助新羅人,眾家兄弟的命也是有限的,咱們一共就那麼多水手和船,咱們耗不起了啊!”

鄧嘉熙滿臉憤恨的說道:“這還用你說?我不知道咱們現在的處境艱難?我是問你們該怎麼辦?”

眾人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說道:“會長,要不咱們就放棄新羅吧。再這麼下去,眾家兄弟可就死絕了。”

鄧嘉熙想都沒想的就否決啦:“不行!我們這八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才有了今日的局面,就這麼放棄了,咱們對得起祖宗嗎?”

說到這裡,鄧嘉熙還儘可能的裝出一副情真意切的樣子說道:“你們想一想,咱們這麼多年吃的不是關東就是新羅。現在方休已經消滅了渤海,一旦他們再消滅新羅,那咱們所有的生意就都捏在方休的手裡面了。咱們哪裡還有活路?”

見眾人還是沒有反應,鄧嘉熙只能補上一句:“難不成你們還想回去捕魚?”

一聽這話,所有的海盜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顫!

要知道,在農業社會,漁民可不是什麼好職業。跟農民一樣,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統治階級剝削致死,就算他們沒有被剝削死,海上的風浪也隨時都有可能要了他們的命。就算他們這些都挺過去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在農業社會就算是被剝削者也是有上下之分的。

不幸的是,漁民的社會地位甚至比農民還低。在大多數時候,漁家之人真就是賤籍。這樣的日子誰想過?果然,當鄧嘉熙這麼一說,所有人都開始想辦法啦!

其中一人說道:“說到底,咱們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因為咱們的船不如人家。可是奉天的造船業之前可遠不如咱們,他們能造出這種好船一方面是方休的功勞,另一方面可能也說明他們的船其實並不難造。”

鄧嘉熙的眼睛亮了:“你是說......咱們想辦法盜取他們的造船技術?”

“是的。”那人似乎越說越是有信心:“方休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造出那麼多的舢板炮艇,足以說明他們的技術入門門檻並不高,他們奉天那些只會造小漁船的人也能造。只要咱們能弄到相應的技術,咱們也能在短時間內造出大量的舢板炮艇,那咱們就不怕他們啦!”

鄧嘉熙仔細思索了一下:“主意確實是好主意,可我們要怎麼偷呢?”

那人笑了:“會長怎麼忘了?有錢能使鬼推磨!咱們這麼多年不就是用這招籠絡的大梁官員嗎?”

鄧嘉熙一聽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呀,他怎麼忘了?用錢開路不正是他們的看家本事嗎?他就不信,奉天人都是什麼證人君子?只要他捨得砸錢,那就總有砸出結果的那一天。

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

只聽鄧嘉熙說道:“這件事必須要快!在這期間我們不能停止對新羅的支援,咱們兄弟必然還要承受不少傷亡。弟兄們撐不了多久,如果咱們的行動慢了,怕是咱們東西拿到了也沒有時間翻盤啦。”

那人想了想說道:“會長,要不咱們這樣?咱們雖然在近海打不過對方的舢板炮艇,但是對方在深海區也不如我們。不如我們就派出一支以老閘船為主的大型艦隊在深海區的邊緣遊蕩。而且這支艦隊始終不離開奉天的外海地區,這樣就能讓奉天的艦隊不敢繼續巡航新羅海域。”

“而我們這邊則將所有的單桅炮船都集中起來。用他們速度更快的優勢透過反覆多次的運輸給予新羅支援。這樣應該能給我們爭取不少時間,同時還能儘可能的減少我們的損失。”

眾人一聽都是眼前一亮,鄧嘉熙更是狠狠得一拍大腿:“好主意啊!這個辦法太好了!”

說著,鄧嘉熙還環顧了一圈:“你們看,只要我們同心協力,辦法一定比困難多。咱們這不就有辦法了嗎?”

眾海盜都是喜笑顏開,他們終於在一片絕望之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只要還有勝利的希望他們就願意堅持下去,更不用說,這個希望看起來還挺大!

很快,海盜們也行動了起來。事實證明這一招確實是管用,奉天海軍的單桅炮船還在海試和熟悉渤海以及黃海的海況的時候,海盜就已經完成了部署。

眼見自家外海有這麼大一支海盜艦隊,赫胥黎確實不敢繼續執行封鎖新羅的任務了。

這期間他也曾經試圖驅離對手的艦隊,可是對手一看到他靠近就深入深海區擺開陣勢。這讓赫胥黎和方休都非常難受。

同時也讓方休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萬幸啊!”方休甚至做出了檢討:“萬幸當初我聽了赫胥黎的意見,沒有把所有的寶都押在舢板炮艇上。否則現在我們海軍怕是要遭受巨大的損失啊。”

李云溪笑著說:“你就是這樣,好用的東西就往死裡用。也不顧這東西是不是所有環境都能適用。這一次也算是給你一個教訓了。”

方休點點頭,他深刻的檢討了自己。之後的海軍建設,方休聽取了赫胥黎和海軍各大功勳船長的建議。一方面大規模的建造已經基本驗證透過的單桅炮船,一邊繼續推進飛剪船的建造工作。

至於真正的鐵甲艦的研製,方休打算先停留在技術累積階段,給海軍一個成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