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終結混亂(八)
開局召喚水火判官,建立地府 螳螂琉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建元十四年六月,驕陽似火,大地彷彿被烤焦一般。
然而,戰爭的陰影卻籠罩著這片土地。在王彥章那如狂風驟雨般的猛烈攻擊下,泰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失去了眾多重要的城池。
訊息傳至京城,泰皇龍顏大怒,在奉天殿內對著滿朝文武大發雷霆:“朕養你們這群廢物何用?”
“竟讓敵人如此輕易地攻破我大好河山!你們難道都是吃乾飯的不成?”
群臣們嚇得紛紛跪地請罪,頭都不敢抬一下。
泰皇見眾大臣如此,只好稍稍收斂了怒氣。
冷哼一聲:“你們倒是說說看,該如何應對這來勢洶洶的王彥章!”
群臣們這才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而兵部侍郎黃庭則向前邁了一步。
恭敬地說道:“啟奏陛下,微臣認為應當調遣三軍總督郭懷、王程二人統率十萬大軍出征,正面迎擊敵軍。”
“與此同時,可命魏國公率領兩萬精銳鐵騎迂迴敵後,騷擾其後方補給線,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泰皇聽完黃庭所言,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正當他準備開口下令時,兵部尚書突然又站了出來,高聲說道:“陛下,臣還有一計。不妨派遣玄陰宗弟子參戰。”
“嗯?”泰皇不禁發出一聲疑惑的輕咦。
兵部尚書連忙解釋道:“玄陰宗弟子皆身負高深武藝,其修為普遍較高。”
“若能投身沙場,雖不敢說以一敵百,但至少也能以一當十,必能給敵軍造成巨大壓力。”
聽到這裡,泰皇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似乎對這個提議產生了興趣……
並且那些修為高深之人能夠在戰場之上暗中行刺處於中下層的將領與士兵。
泰皇認為此計甚妙,一來有助於我方士卒作戰,二來則是因為他早已對玄陰宗的燒殺搶掠行徑忍無可忍。
但礙於身份又不便多言。
如今有了這樣一個辦法,既能削弱玄陰宗的實力,又能出一口惡氣。
想到此處,泰皇輕聲開口道:“無卿意下如何?”
此時此刻,周遭的諸位大臣皆默不作聲,只是靜靜地凝視著無念。
無念心中自然明白,今日之事乃是有人設局陷害於他。
儘管滿心不情願,但迫於形勢壓力,無念還是勉強應承下來,表示願意執行此項任務。
沒過多久,泰皇麾下的大軍便帶著眾多玄陰宗弟子迅速趕赴前線。
雙方一經交鋒,王彥章立刻意識到此番遭遇的敵人絕非等閒之輩。
然而,他並未心生畏懼之意。
王彥章對敵軍騎兵的作戰風格瞭如指掌,他們以擅長突襲後方軍隊和擾亂側翼防線而聞名。
既然知曉敵人的慣用伎倆,那就不妨順水推舟,來個將計就計。
就這樣,在後軍營地周圍,王彥章精心策劃並指揮士兵們挖掘出數量驚人的陷馬坑。
這些陷馬坑巧妙地隱藏在草叢和土地之下,形成了一道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防線。
隨後,王彥章故意散佈虛假訊息,聲稱此時的後軍防守力量十分薄弱。
這一舉措無疑是在向敵軍釋放一個極具誘惑性的訊號,彷彿在邀請他們前來進攻。
然而,只有王彥章自已清楚,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精心佈置的騙局,目的就是引誘敵軍騎兵掉入陷阱之中。
一旦這個計劃得以實現,成功殲滅這支騎兵部隊,那麼後方的戰局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可以說基本能夠確保穩定無虞。
與此同時,在眾多諸侯國當中,有一個名為明國的國家。
與其他諸侯國相比,明國的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尤其在軍事方面更是相形見絀。
當他們遭遇來自晉國規模高達十二萬人的浩蕩大軍時,頓時感到壓力如山,應對起來異常艱難。
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無法與之抗衡,使得明國在這場戰爭中陷入了極度被動的局面。
正當明皇為此事憂心忡忡、愁眉不展之時,一則振奮人心的喜訊傳入他耳中——疑皇竟派遣三萬精銳大軍前來馳援本國。
這無疑恰似久旱之後降下的一場及時雨,令明皇欣喜若狂,心情也隨之豁然開朗起來。
此刻,身處中軍大帳內的含光與王燦接到了來自不良人的機密情報,得知疑國已調遣三萬雄師趕赴明國予以援助。
二人聞此訊息後,旋即移步至地圖跟前。
王燦與含光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地圖,經過一番縝密分析,發現倘若這支援軍欲速戰速決抵達戰場,那麼他們必定會選擇穿越北嶺這條捷徑。
只見含光陰惻惻地開口道:“哼!既然他們膽敢前來增援,那我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其話語中透露出一股凌厲的殺意,彷彿已然將對方視為囊中之物。
而在另一邊,當齊國獲知了北涼鐵騎與古皇朝的軍隊正在猛烈攻擊淮國時。
心中已然明瞭,這兩個強大的勢力旨在一舉摧毀淮國,並將其作為跳板,進而向其他國度發起攻勢。
當下,距離淮國最為接近的便是玄天皇朝以及齊國自身。
然而,玄天皇朝猶如一塊堅不可摧的磐石,難以輕易攻克,甚至可能會讓攻擊者遭受重創、崩掉滿口牙齒。
如此一來,相較於玄天皇朝而言,實力稍顯遜色的齊國便成為了更為誘人的目標。
面對這般嚴峻局勢,齊皇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果斷地派遣出整整五萬精銳大軍,火速前往支援淮國。
時光荏苒,來到了建元十五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氣勢洶洶直撲淮國的北涼鐵騎竟然突然改變行軍路線。
巧妙地繞開了齊國的阿魯臺防線,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般,徑直朝著齊國的京城疾馳而去。
齊國上下頓時陷入一片驚慌失措之中,完全未曾預料到北涼鐵騎竟會有此一招,可謂是被打得猝不及防。
剎那間,北涼鐵騎勢如破竹,長驅直入,一直殺至齊國都城的城牆之下。
在此危急關頭,齊皇別無他法,唯有迅速集結起宮廷中的御林軍,全力守衛城池。
與此同時,一道道緊急詔令從宮中傳出,號令各地的兵馬紛紛入京救駕。
整個齊國都籠罩在了緊張而又沉重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