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舉在燕國剛剛開始出現之後,竟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特別是很多的讀書人都看不下去。

那些害怕落地的讀書人竟然全部坐在寢宮的門口。

他們只要討一個說法,為什麼要改變這種制度?

蕭衍看到了。

他知道對於這些讀書來說,如果不給一個體面的結果,很可能會出現許許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是現在絕對不能退縮。

“是你們燕國的貴族全部都到齊了,很好,作為燕王正好可以和你們進行一次正面的較量。”

較量?

難道說這個燕王真的很強嗎?

實際上在此之前,蕭衍早就走訪了多地找到了十位自己認為算是不錯的人才,而這些人有可能在日後真的強大,其中之一則是從火頭軍帶來的徐明成。

“你們不是說寒門弟子不如你們嗎?那現在就進行一次對決,你們展開一次大的辯論,每人派出五個代表,可以吧?”

進行辯論,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蕭衍意思很簡單,他就是最終的裁判。

誰真誰假,當然是一目瞭然。

這個辯題很簡單,就是到底是科舉制好還是現在的察舉制好?

雙方在關鍵時刻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但是顯然這一次的寒門弟子準備得非常充分。

“你們什麼察舉制真的能夠落到實處嗎?有多少的人在最後根本就沒有辦法獲得好的經驗?”

“就比如說那個非常厲害的武器專家,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寒門弟子,他在的情況之下曾經設計出了連擊弓弩!”

“若當時能有辦法解決問題,何至於今日一直都石沉大海?而如今的他卻已經白髮蒼蒼?”

“在他暮年之際將這種東西交給了我。”

的確,除了他們現在所推崇的槍械之外,這個弓弩應該是目前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冷兵器了。

“問題是這也沒有辦法得到槍械呀,你也看到了,若不是朝廷委派下來的那些槍械,你有辦法嗎?”

“這些東西可都是趙老將軍所帶來的,他的女兒設計的這些槍械,你不得不說這一切更重要。”

果然貴族弟子在這一刻將王后給抬了出來。

趙靈兒坐在旁邊,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就捂著嘴笑了笑。

“那請問趙老將軍,戎馬一生,剛開始之時到底是寒門弟子還是豪門弟子?”

誰都知道曾經的趙老將軍雖然是貴族弟子,卻因為一次大型的戰爭,家裡的人都死完了。

當時的老將軍還是孩童,只能跟著母親逃難,最後來到了鄉下。

要不是傳承了家族的一身武藝,也不可能最後成就自己。

而這一刻正好遇到了當時正在落難的蕭臻。

他們最終一拍即合,等蕭臻成為太子之後才將老將軍從鄉下引出,從那一刻開始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所以在這一點上老將軍自然是百感交集。

“所以你們所說是無稽之談,老將軍出身寒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們卻說女兒是豪門弟子。”

“照你這個邏輯,那麼當今聖上所作也違反倫理,也違反先帝之理論,不是嗎?”

果然寒門弟子在關鍵時刻的回懟,讓豪門方面一點招架之力都沒有。

“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你們敢說你們祖上的那些人都是豪門弟子嗎?本朝創立之初有多少人是從寒窗苦讀過來的?”

“就比如你們王家,高祖皇帝建立天下之時,你們老王家曾經只是一個賣肉的屠夫吧。”

“難道在你心目當中屠夫也是一個高貴的職業,或者說曾經也飽讀詩書嗎?當然不是,是你們家族的後代,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才變成了一方貴族,不是嗎?”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辯論得面紅耳赤,誰都不服氣誰。

蕭衍笑了笑。

“好了!”

“大家現在也都看到了,目前為止寒門弟子的實力並不在你們之下,你們如此的打壓不就是因為害怕把你們不如他們嗎?”

“我只說燕國需要人才,你們如果如此磨滅的話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而且接下來不僅僅是科舉制度,還要開始進行分級教育,因為現在的教育真的是太讓人意外了。”

這些豪門弟子根本說不過。

“你們不是說振振有詞嗎?不是認為朝廷應該傾向於你們嗎?現在你們怎麼說?還打算繼續和我犟到底嗎?”

這時的大家只能面面相覷,他們根本不知道關鍵時刻大家竟然會變得如此狼狽,看來現在真的要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了。

“好了!”

“今天的辯論到此結束,你們如果還有任何的想法,現在就說。”

“若你們離開之後還像今天這樣過來鬧,就不是像我這樣開誠佈公了,到時候我會選擇讓軍隊的人把你們送進天牢,你們會被認為擾亂社會秩序。”

這些豪門弟子根本就沒有辦法,確實在辯論等各種方面他們的準備並不充分。

“哦,對了,我說一聲啊,由於這次的考試情況不太一樣,所以閱卷工作可能會比較慢,因為在場和我同心同德的這些官員才會一直閒著。”

這次為了保證他們的重要性,蕭衍首先在當地成立了一個貢院。

意思很簡單,從現在開始所有的考試專門由他們負責。

如此做法讓人感到吃驚,既然如此就不再多說,大家必須充分的做好思想準備才好。

“話說你不是打算直接開始進行分級教育了嗎?為什麼到現在為止這方面不進行推進?”

在後宮裡面趙靈兒一直等待著最後的結果,然而到現在為止好像效果並不是很好。

“咱們的普查還沒有結束呢,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只是為了一些人才上的問題,咱們的地盤上不能沒有人做事啊。”

“光靠咱們這幾個肯定不夠,我們必須把所有的官員全部進行一次輪換才可以,所以科舉制度是第一步。”

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看來現在他們已經充分地做好思想準備了。

不過這些讀書人也沒有閒著,趕緊向朝廷寫信,卻沒想到也沒有任何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