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遊。”胖胖的說書人醒木一拍,含蓄一笑,說道。“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噓……噓!”食肆裡的人,不論是顧客還是茶水博士,不論是跑堂的小二還是櫃檯後面的掌櫃,異口同聲地表達著不滿。

“阿叔,程公已經對海外之事不感興趣了嗎?”工部左侍郎晉陽公主李明達大大的眼睛裡充滿了疑惑。由於種種明裡暗裡的原因,說書人大部分都脫離了教坊的管理,身份戶籍均歸入宣昭寺名下。他們講述的故事內容,必須全本報備並得到允許批准,才能堂而皇之地在各處賺小錢錢。

不要小看說書,所得收益,並不弱於平康坊的那些花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百川入海……程公如今走路的姿態,都越來越像某種八隻腿的小可愛咯,主打一個橫行無忌

“輿論導向而已。”已經遊手好閒四個月還掛零的李元嬰,散漫地揮著手裡的摺扇,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大食和大秦再次掐了起來,但他們又擔心擁有飛機和火炮的大唐,趁亂過去給他們種幾顆小蘑菇,同時又都希望大唐們幫他們給對方種小蘑菇。兩國使者輪番進宮爭取李二鳳的支援,沒進宮的那位,奔波於諸公府中周旋,試圖拉攏更多的盟友站隊,最好能摁死對方,換來百年和平相處。

說書人的受眾,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市井小民,對輿論的引導,北里那些花魁就是甩斷袖子搖落滿頭釵環也望塵莫及。老程認為他的身子骨還算硬朗,想要去大食溜一圈,所以最近透過說書人的鐵口銅牙,四處宣揚那些年他們一起揍過的一二三四五六七,狂捧李二鳳的臭腳。

“碎葉城本就荒涼,再往西到勿思離國,更是荒漠連綿不絕,極少有適合耕地的沃土,拿到手也是快燙手山芋,還不如袖手旁觀,吃瓜看戲。”晉陽公主的夫君兼師兄蕭若元,邊剝著瓜子邊想著他三師兄宣昭寺少卿韋珪曾經說過的話,三分嫌棄七分漫不經心地說道。

李元嬰看了眼慢悠悠品茶的晉陽公主,發現她沒有任何怨懟之色,暗暗鬆了口氣,蜀山眾人的脾氣多少都有些古怪,韋三杜四蕭十一又是其中的翹楚,各有各的獨領風騷……

……小兕子的接受能力還不錯,未來可期。

收攏摺扇,笑容特別親切和善地問道:“十一,你和三郎、四郎,誰承受公孫先生的怒火最多,誰受罰的次數最多,誰又得到的關注最多?”

“???”蕭十一放下手裡的瓜子陷入沉思,半盞茶之後,緩慢地輕聲說道。“承受怒火最多的是三師兄,因為師父有些顧忌四師兄的上上大吉;受罰最多的是我,因為三師兄承受完怒火之後,就會跑到山林裡待上最少半年的時間;得到最多關注的是三師兄,因為沒人知道他會放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到……”

瞬間瞪圓眼睛,靠近李元嬰,在他耳邊很小聲地說道:“你的意思是,大秦可以攻打大食,但是大食不能被大秦完全打殘,最好能讓他們東風西風反覆吹,而我們只需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權。”

吃瓜看戲的高階版說法,等等,也就是說,別的師兄弟們這些年一直在吃瓜看戲,只要有他們三個在前面牽扯著師父,他們就可以平靜且愉快地做著喜歡的事情,不用擔心師父會不同意。

同理,只要大秦和大食之間爭執不斷,大唐就可以在別的國家進行各種貿易和交易,直到他們成為……

……不可說。

“孺子可教也。”李元嬰看到蕭若元眼裡閃過的明悟,十分欣慰。夫妻之間很少能同頻,但是涉及到正攵氵臺範疇,不拖後腿是最基本的素養,比如某位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青瓦棒棒,某些包包的價格實在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相比之下,某位肯搬離豪宅入住小破屋的第一夫人,委實難能可貴得多。

“阿叔……”

“阿耶,你就不能多在府裡待上幾個時辰嗎?”扶風郡主李鳳兮身後跟著七八個人走進食肆,站在李元嬰面前,氣鼓鼓地說道。“阿伯在府裡等你呢!”

晉陽公主:“……”

還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想當年,她可沒有鳳兮的底氣足,不論是跟阿耶還是小阿叔又或者阿兄,說事情的時候走的都是撒嬌賣萌路線,就是生氣的時候,也只是彎著眼鼓著腮眼淚汪汪地以示抗議。

蕭若元縮著身子靠椅背上,儘量降低存在感,以免被李鳳兮遷怒,三人之中他最弱勢,扶風郡主對他那帥的慘絕人寰的臉從不買賬不說,就是對著滕王嫡次子永昌郡公,那也是摁在地上捶完再說……王妃都沒有任何說法,旁人又哪有資格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只是可憐了永昌郡公,一個月有二十多天待在觀星樓,又或者曲江池畔的芙蓉園,非必要絕對不回家。

滕王,呵呵,他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就算待在府裡,也會有不同的人和事要忙,用膳都不得安寧,每個人沒有八百也得有六百個心眼子在轉,喝杯酒都要講究個次序,更不要說還有少府、工部、將作監和雲鶴府的各項事務。

不要說和雲南道比了,就是當年在揚州府也沒有這麼辛苦……每天最多隻能睡兩個時辰,哪有時間理會兒女之間的小打小鬧。

“尚食局的庖廚都感染了傷寒,還是御膳署的庖廚集體鬧肚子了?”李元嬰白了自家閨女一眼,用摺扇輕敲了下她的手背,壓低聲音說道。“不要不以為然,府裡最近的花銷成倍地往上翻,真花超了,到時莫得銀錢給你做嫁妝,你就只能去找你阿舅支援咯”

想想可憐的曹家,接待了康麻子四次,簽下一堆的爛賬,最後被雍四爺清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收場,憶往昔富貴風流日寫了本石頭記,養活了後世無數的磚家。

晉陽公主:“……”

點誰呢?點誰呢!

李鳳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