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莊親王流放,所為何事?
逃荒:醫妃又拽又狂,實力超強的 梔子西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師妹,這樣看,莊親王看來,也沒有那麼壞,對不對?”
阮放掂量著,慕寧遞給他的荷包,試探道。
慕寧隨口說,“如果真那麼壞,師公不會讓你們為難。這樣兇險,派你們前來。”
“師公可能會挑選,兩個滑頭的傢伙,醫不死人,趁著危險,找機會溜掉!”
“師公雖然老滑頭,但看人的眼神,絕對沒問題。忠心天地可鑑。”
阮放頭一次聽見,慕寧誇老頭兒,覺得十分稀罕。
又覺得這師祖三人,其實十分像,從不當面夸人,但背後,極其袒護,對對方優點,一針見血。
在同意慕寧隨行後,阮放原本想去勸阻師公,但當朝太醫令卻說,此行兇險.......
他和宋意自保尚可,但若救人,差點火候。
論機智、醫術,慕寧是最佳人選。
太醫令說,救一人兩人,靠的是仁心,但要救一萬十萬人,靠的是狠得下心。
太醫令說,他本人是,所以狠得下心,同意慕寧前去。慕寧也是。
按這個評價,師公對慕寧最為看重,連師伯、院判大人也比不上。
師公點評,師伯心慈手軟,大師兄也有這個毛病,而自已強一點。
意思是,自已心狠一點?
但離師妹近一點,阮放自我安慰,當做誇獎。
“後面的路還長,師兄我還是與你們說一說......”
大師兄宋意忽然開口。
“出發前,師公單獨交代與我,以下的話,你們聽到就好,切勿外傳。”
宋意看向兩人,見兩人鄭重點頭,才繼續說道:
“你們可知,莊親王殿下此次流放,所為何事?”
慕寧看著大師兄,沒有貿然開口。
阮放說著自已知道的資訊,“百姓間流傳,北梁近年屢屢進犯我大齊北境......”
“鎮北軍將軍榮養後,莊親王暫臨軍職。恰好此次北梁進犯,規模遠超從前。”
“朝中其實不贊成交戰,所以在聖旨抵達前,莊親王就下令出兵,打了勝仗,遏制了北梁囂張氣焰!”
“但未等朝廷旨意,貿然開戰,甚至有蓄意違抗聖旨的嫌疑,才被處罰這麼重......”
“解除軍職,抄沒王府,為平民,流放滄州。”
宋意嘆息一聲,阮放便問,“怎麼?難道不是這樣?”
宋意徐徐道來:
“師兄接下來,告訴你們的話,是想讓你們知道,我們是在保護什麼樣的人。”
“師公為何忍心冒險,擔驚受怕,也將重擔交託於我們。”
“從其中,或許你們也知道,一路上遇到的危險,來自哪一方。”
慕寧和阮放對視,認真點頭。
“故事,要從二十年前講起......”
“先帝喜好詩詞音律,重文輕武,武將漸漸失勢,失去了發言權利。”
“朝廷上下,一派靡靡繁華之意,數年間修建行宮、園林奇景、皇陵,掏空了大半國庫。”
“北梁驍勇好戰,當時趁著大齊南方水患,國庫空虛之際,進犯我朝北境,奪走許州、陳州、建州三地。”
“數年間,不少武將在朝中受排擠打壓,紛紛歸隱,不少人鬱郁過世。”
“戰事一起,多的是紙上談兵之事,大敵當前,竟無人可用。”
“鎮北軍數次交戰,均敗。最後,時任兵部尚書親主和談,將許州、陳州、建州割讓給北梁,北梁再不進犯。”
“而這次交戰,表面是北梁進犯,實則......”
宋意長嘆一聲,嘆氣的模樣,和太醫令如出一轍,像老頭子一樣。
“北梁氣候寒冷,子嗣艱難。”
“當年停戰,並非兵部尚書多大功勞,畢竟,大齊國力在這裡。即便國庫空虛,舉全國之力,北梁也不是對手。”
“當時,他們壯兵死傷不少,因為割讓的三地,分割不均,內部起了戰事,分裂成幾股勢力。”
“而北梁近幾年,出了一位領軍人物,安國大將軍獨孤永業。”
“協助北梁王,統一各部,實力得到鞏固加強。”
“他們沒有貿然進犯,是因為二十年前那次大戰,他們損失的壯兵,年老者喪失生育能力,而新生兒沒能成長起來。”
“近幾年摩擦,他們除了偷走馬匹、糧食,還擄走不少婦女。”
“這一次,莊親王之所以堅決發兵,是因為他們除了搶走少量糧食,目的在於婦人!”
“從莊親王送往朝廷的軍報,對方擄走三千餘名滄州婦人,目的是充當北梁生產工具。”
“產下的女子,養大又可以繼續生育,若是男子,則養在軍中,分配在許州、陳州、建州,將來進犯我大齊!”
“什麼?!”
阮放握拳,怒不可遏。
宋意繼續道,“陛下仁心,即便節衣縮食,也打算挫一挫北梁銳氣!”
“但兵部不同意啊!老臣有老臣的考慮,年輕臣子有自已的考量。”
“戶部叫苦,便是如此,莊親王都沒有請旨要軍餉,仍有人在朝中阻擋。”
“剋制,要邊境將士剋制!可是,誰能說得出口,讓三千個家庭的丈夫、孩子剋制?”
“陛下據理力爭,即便眾人 支援,仍然抵不過現實。聖旨不讓發兵,但皇帝讓親信親自去傳旨.......”
“可笑!堂堂一國皇帝,竟然束手束腳到這地步,企圖讓傳旨的親信中途‘自行’意外,這樣,事急從權,莊親王可以自已拿主意......”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傳旨的親信還沒出城,就遇見山匪受傷,碰巧被官兵解救,官兵迅速派人接力傳旨!”
“莊親王的人,應該是提前察覺風吹草動,在聖旨頒佈前動手,最多處置主帥,以及中層將領。”
“但若聖旨頒佈,莊親王還吩咐出兵,不僅中層以上將領受罰,普通士兵,都會受牽連。程度成都也不盡相同。”
“聽聞,莊親王動手前,先讓人傳信京城,遣散了府邸下人,避免他們被髮賣。”
“其餘中層將領也是,都做了最壞打算。”
“即便面臨嚴重處罰,這婦人,他們也決定救下來!”
阮放震驚,“怎麼一點沒聽說?”
宋意難得嚴厲,“朝廷有何臉面,自述放棄自已的百姓?”
“她們是百姓的女兒、妻子和母親,三千多個家庭!”
“真讓北梁得逞,將來這些婦人被糟蹋,生下的孩子對付大齊,又是如何人倫慘劇?!”
“朝廷裡的有些人,大抵不會在意,因為這三千婦人,在她們眼裡,只是區區一個數字。”
“但他們也要臉,以朝廷顏面為由,禁止外傳。”
“莊親王,也下了同樣禁令,但出發點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