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決定和太子李建成聯手,先把秦王李世民弄死。

然後再借機把太子李建成扳倒,到時候,天下就是他的了!這一幕傳到了直播間的觀眾面前。

引來的一片讚揚聲,整個直播間的彈幕都是大讚。

“李世民的死期終於要來了!”

“像他這種借自己手下人的手來羞辱自己的兄弟,就該受到懲罰.”

“李世民就是想要當皇帝,所以才會做出這一系列的事情.”

“現在太子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聯手,除非他真的當皇帝,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條.”

“但想要讓完成這些條件,比登天還要難,李世民註定只有死路一條.”

但大夏觀眾卻在看到這一幕後,對西方諸國進行了強烈的抨擊。

原本被西方諸國id佔據的直播間。

此刻紅旗飄揚,絢爛無比。

“如果李世民代表的是正義的一方,就算做出大義滅親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原諒.”

“從李世民現在的身份地位,以及處境可以看出來,跟我們現在的社會階級制度很相似.”

“太子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分別代表了王權界和精英界.”

“李世民想要在這個世界活下去,就只有打破這個社會階級制度!”

草根界觀眾對李世民此刻的處境感到十分擔憂。

現在的李世民讓他們看到了現實中的自己。

在王權界和精英界的雙重打壓下。

不但勞動果實被人奪取,還要為此付出生命為代價。

因此他們心中祈禱李世民能夠推翻政權,讓奴隸翻身做主人!“李世民代表的不僅僅是秦王,更是一個社會!”

“他最終的結果,也代表了現實社會的結局.”

“希望李世民能夠成為皇帝,那樣我們的心也有所寄託.”

楚浪模擬出來的李世民,得到了草根界所有人的關注。

在他們心中,李世民代表的不再是一個身份。

而是一個社會的象徵。

他的成功與否,也關係著現實社會中,他們的結局。

在無數人的關注下。

前世回憶畫面再次轉換。

在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的幫助下。

天策府的賢人能士越來越多,在京城中漸漸享有譽名。

楚浪的勢力越來越壯大,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關注。

原先他並沒有將楚浪放在眼裡。

在他看來,楚浪只是一個幫助他打天下的戰士。

根本就無足掛齒,但隨著他的勢力和依附的人越來越多。

李建成心裡也終於警醒,如果繼續讓李世民成長下去。

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而此時李元吉也找到了他,將外面的情況全都告訴他。

“太子殿下,如今秦王招兵買馬,加上天策府的存在,他做什麼都會變得合理化,倘若他一心當個王爺,倒也還好.”

“怕就怕在他的野心不止於此!”

李元吉的一番話,讓李建成的心咯噔一下。

原本對楚浪看不上眼的他,現在把他劃入了最危險的區域。

隨著畫面的推進。

李淵、楚浪、李建成、李元吉父子三人對竇建德的生死產生了爭執。

竇建德、王世充被生擒,他們的生死是當務之急要處理的事情。

而齊王在這時候則看到了先機,他先是找到太子建成。

挑撥他和楚浪的關係,把當初楚浪不殺竇建德,甚至還要對方歸順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元吉氣急敗壞,句句指控的說道。

“李世民他憑什麼對竇建德許諾不殺!甚至要以禮相待!”

“陛下可以說不殺,太子也可以說不殺,除此二人,誰還能夠有資格斷定他人的生死!”

“要我看,李世民就是沒有把你放在眼裡!”

“他李世民就算統領三公司徒,但在三公之上是什麼?”

“三公之上是太子!”

李元吉的這番話,讓李建成心中十分滿意。

對於秦王李世民的行為,因此也感到十分不滿。

李元吉見此,知道事情已經完成一半,還需要一劑猛料!“現在天策府的出現,要我看,說得好聽是天策府.”

“說得不好聽,那就是兩個太子!放眼其他朝代,有誰設定了天策府!”

“又有誰,在朝廷中還開創了一個小朝廷!”

李元吉的話讓李建成心生芥蒂。

次日。

李淵召集眾臣對竇建德和王世充二人的生死進行商討。

有大臣站出來說道:“非斬首不可,如此才能夠永絕山東後患!”

楚浪聽到這番話後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王世充心胸狹隘,為人更是陰狠毒辣,導致民不聊生,殺他是順從民意.”

“但竇建德與他卻是兩個極端,此人雖然是農夫出生,卻擁有不少百姓的擁戴,如果斬殺竇建德,定會引起人心動盪,於大唐十分不利!”

但楚浪的話並沒有得到李淵的回答。

他反而轉頭看向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心領神會,隨後站起身開口道。

“斬!”

朝中大臣見此面色各異,但卻並未發言。

李淵環視一圈朝中大臣,隨後說道。

“對於此事,朕早已經有所定奪,王世充可留,因為他是前朝舊臣.”

“並沒有民心,這種人留下對自己產生不了威脅,但竇建德不同.”

“他臺得民心,如果留下他,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危害,不如殺了他。

以此震懾各路草莽,大唐如今擁有了天下,斬了竇建德,對我大唐的安定有利!”

而李淵更是藉此機會,對楚浪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楚浪離去後。

李建成向李淵諫言。

“竇建德作為夏軍的統帥,又擁有百姓的愛戴,如果讓他留下,只會讓我們陷入兩難境地,加上對方的軍事戰鬥能力,簡直就是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隱患!二弟此舉實在是不妥.”

“若他是思慮不周,倒也能說得過去,怕就怕,他是在藉此機會像父皇訴說不滿!”

李淵聽到這話,心中已經有了明悟。

當初在對戰隋朝的時候,他就曾經跟楚浪許諾過。

開國之後立他為太子,現在看來,他是表面上服從,實則心中頗有怨言。

因此心中對楚浪也就十分不滿,甚至生了一點殺機。

李建成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便不再多說,與他又聊了幾句家常話便離去。

對於楚浪的提議和意見。

直播間的觀眾對此也頗有微詞,甚至對他多加指責。

“竇建德作為夏軍的統帥,又有著民心所向,留下他,就是在給自己埋雷.”

“就算他的實力再強大,再有才,也絕對不能留下.”

“留下他,就是給對方成長和反彈的機會,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殺死竇建德不僅能夠穩固大唐的江山,還能為震懾他人,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