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商王之威
此刻,我重塑華夏文明 小小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件事,就是先重整內部。
而緊接著,楚浪頒發第二道王令。
“如今北方乾旱導致災民氾濫,邊國不斷騷擾.”
“傳孤王令,命大將軍黃飛虎調兵五萬,前往邊境開疆擴土!”
朝中大臣面面相覷。
覺得楚浪的決定太武斷。
邊境的國度雖然屢次冒犯,但無傷大雅。
而且對方是一個大國,如果的兩軍交戰。
一定會是兩敗俱傷,到時候隨便一個小國都能滅掉他們。
“大王三思啊!”
楚浪卻是怒甩袖袍冷哼一聲。
“孤王的決定何時輪得到你們來評判?”
“爾等再敢多言一句,拖下去杖責五十!”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瞬間噤聲。
只有比干上前發言。
“大王萬萬不可!”
“先不說此時出兵沒有絲毫勝算,就您親小人遠賢臣的行為就寒了小人們的心!”
“只有將大權掌握在自己人手裡,才能夠千秋萬世!”
當直播間無數人看到楚浪的決定後。
都發出了冷笑和嘲諷。
“笑死我了,這就是你們的帝王嗎?”
“王位還沒有坐穩就想著攻打其他的國家,簡直就是找死.”
“新官上任三把火,別回過頭來引火燒身,那就可笑了.”
“而且他還重用沒有能力的下層階級,這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對於楚浪的所作所為大夏觀眾卻有另外的看法。
“泡菜國不愧是泡菜國,看事物的能力只能說鼠目寸光.”
“不錯,他們只知道帝王不會用人,卻不知道這背後的深意.”
“從比干他們的對話可以知道這個朝代的階級層次十分嚴重.”
“而身為帝王,楚浪重用底層階級子民,目的就是為了削弱階級層次分明的現象.”
網路上對於楚浪用人的事情展開激烈討論。
就連著名的考古學家也被這一幕吸引。
甚至對此給自己的學生進行講解剖析。
“從之前的畫面可以得知,楚浪的前世之所以會當上帝王.”
“全都是由於他的叔父比干的大力支援,所以在繼位之後就暴露出他沒有帝王謀略的缺點.”
“雖然他本人沒有什麼用,但他所處的朝代卻是一個我們從未發現的新朝代.”
“先把它記錄下來,這對於我們探索古老文化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而裡面呈現出來的古老建築以及文字資訊,都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模擬中。
畫面並非正常的流速。
而是在楚浪下令後,商朝進行了改革,轉眼已經過去了一年。
一年時間裡,黃飛虎橫掃邊國,讓商朝南面平靜了一年。
而朝堂也多了不少新面孔,當然還有一些重臣,楚浪沒有換下去。
但此時,商朝正面臨一個難題。
“李靖上前聽令!”
此時的商王已經褪去稚嫩,臉上被沉穩取代。
“現冊封你為勇猛大將軍帶領十萬精兵前往北境,全力以赴對抗巨人族,務必要將對方擊退!”
李靖抱拳單膝跪地:“末將得令!”
戰爭進行了整整三個月。
李靖率領的十萬精兵在這一戰損失慘重。
巨人族身高十丈,力大無窮,一人出戰便能對打商兵二十人!一跺腳就讓地面顫動,令商兵無法做出攻擊和防禦。
隨手一抓就能奪走三個商兵的性命。
絕對的力量懸殊下。
李靖節節敗退,最後只能放棄城池,帶回餘下的傷殘商兵。
李靖的戰敗而歸,讓申公豹看到了希望。
“大王,李靖作為勇猛大將軍,不僅不作為表率.”
“甚至還帶著軍隊當起逃兵,這對大王您來說就是一個恥辱.”
“要是他能夠殊死抵抗,也不至於讓大王您失去一座城池.”
“要我看,他就是沒有盡職盡責,應該將他的大將軍職位撤掉讓能者擔任.”
商王頭也不抬的批閱奏摺。
“勝敗乃兵家常事,李靜上陣殺敵二十載,十戰八勝.”
“況且這一次的巨人族天生神力,又來勢洶洶.”
“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李靖還能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擊殺百名巨人.”
“這無論是在大商王朝,還是其他國家的歷史上都是值得記載的時刻.”
隨後畫面轉變。
這時候商王坐在龍德殿中。
底下的大臣無可奈何的連連搖頭。
“李靖何在!”
商王威嚴的聲音迴盪在殿內,撞擊著眾人的胸膛。
“末將在此!”
“孤王再給你一次機會,即日起,你帶三子哪吒和髮妻殷十娘共同上陣殺敵!擊退巨人族戴罪立功!”
李靖一愣。
大王怎麼知道我夫人和兒子的名字?不過這不是重點。
“末將領命!”
商王的決定就像一顆炸彈,在朝堂上瞬間炸開。
比干等人當即跨步上前諫言。
“大王萬萬不可,李靜帶領十萬精兵對戰巨人族落敗而歸.”
“不僅損失六萬精兵,還丟掉了一座城池,更讓大商王朝蒙上當逃兵的奇恥大辱!”
“大王應該撤掉李靖的職權,換取能者上任,如此才能平復民心.”
商王的領導能力讓直播間的觀眾大笑不止。
直播間的熒幕被豎中指刷屏。
觀眾對商王的軍事指揮能力嘲諷不斷。
“他該不會被逼急了吧,所以才會連女人和小孩也敢用!”
“他這是病急亂投醫.”
“居然還敢讓一個失敗者帶兵殺敵,這是嫌自己的損失不夠大嗎?”
“哈哈哈哈,剛剛畫面裡的那個就是哪吒吧?一個小孩的樣子去打仗,確定不是讓他去送死?”
西方諸國的評論引來大夏觀眾的強烈不滿。
“你們沒當過帝王不知道帝王的謀略也是正常.”
“一個帝王除了管理政務,還要具備深遠的謀略和獨到的眼光.”
“不像你們,除了會搶奪別人的勝利果實,別的啥不會.”
“樓上的別解釋了,鼠目寸光的人又怎麼會理解我們大夏帝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