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似乎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季安安繼續學堂的生活,只不過多了一個縣主的身份。

公主進入了朝堂便不能和自已一起上學,顧華也因為生病而告了假,現在學堂中只剩下了自已。

季安安剛想要離開,就聞到了一股奇怪的香味,便下意識的尋找,結果竟然不小心撞到了姬商。

“嘶~安安,你這是對我有什麼不滿嗎?”

“抱歉,姬世子你有沒有聞到什麼香味?”

聽到香味兩個字,姬世子微微直起腰,嬤嬤說的不錯,香香的果然可以吸引女孩子。

“安安說的可是此物?”姬世子將腰間的香囊摘下遞給了季安安。

若是以前季安安絕對不會去接,但是這香囊實在是香的詭異。

接過香囊,季安安更距離的去聞了聞,臉色微變。

“世子,我很喜歡這香囊,可否送我研究一下這香氣。”

她要我的香囊了!她主動要我的香囊了!

“可……可以,安安你想要便拿走就好。”

這個香囊的味道好奇怪啊,隨之而來的還有那濃烈的香氣。

拿著香囊越想越覺得奇怪,於是直接和夫子告了假。

季安安翻身上馬,直接離開了靶場回到了自已在皇宮的住所。

掏出自已的剪刀毫不憐惜的將上面的花紋破壞露出裡面的填充物,雖然已經是粉末但是若是仔細辨認還是可以粗略看出是哪幾種藥材。

味道如此濃烈,是為了掩蓋什麼嗎?

皇后悄然走到季安安的身邊,拿起那個被破壞的香囊,“查出什麼了?”

季安安猛然抬頭,“師父!”

“看著樣式似乎是我兄長府上的物件,你認識的人應該是阿商。”

“是,這個香味很奇怪,我便討來了。”

“怎麼樣,查出來是什麼了。”

皇后對自已的這位弟子很是得意。

“白果、皂角、銀蓮花還有一味天仙子,皆是毒。”

“看來有人對本宮的孃家下手了,還真是讓人煩惱的很。”

季安安極少聽到皇后在自已面前自稱本宮,也知道皇后娘娘是真的生氣了。

“師父您打算怎麼辦?”

“安安,為師打算這件事讓你去辦。”

“我?為何?”

皇后眼帶笑意,“本殿下去的話很容易打草驚蛇的,但是安安你不同,你是阿商的朋友,你去調查更好哦。”

季安安看向桌子上的藥粉,眼神堅定,“既然是師父的事情,安安自然要去幫忙。”

“那就多謝安安了。”季安安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聽到皇后又接了一句,“書背完了嗎?背不完幾日後就不許和稷兒她們出去。”

“師父~”

“不許撒嬌,我可不吃這套。”

皇后被侍女攙扶出去,但是還是留下了她送來的東西,是一件披風,如今雖然是初夏,但是夜晚還是會有些涼,遠行還是備著點衣服,沒想到自已重生的每次出門都有人惦記。

季安安撫摸著上面的花紋,是薄雪草,斗篷上滿是堆積在一起的白色花朵,就和它的花語一樣,堅強、純潔、充滿生命力。

端著斗篷的侍女看到季安安的反應,上前搭話,“姑娘不知,這上面的花紋樣式都是娘娘親自選的,殿下郡主還有您,一人一件花紋都是不一樣的。”

“多謝姑姑告知,皇后娘娘恩情安安今生都還不完。”

兩人互相行禮告別,封稷和顧華來拜見皇后娘娘的時候,季安安剛好出門。

“安安?你這是要回家?”

“對,姬世子的香囊有些問題,我需要出拜帖去看看。”

顧華原本帶有欣喜的臉色立刻消失了些。

封稷看了一眼香囊,無奈嘆了一口氣。

“這件事不該由你出拜帖,你安心等著,明日那傢伙的拜帖就送到你手裡了。”

“是殿下。”

殿下思慮真是周全,待在殿下身邊好像什麼都不用考慮。

“殿下,臣女的姐姐真的要嫁給太子了嗎?”

說到這個事情,顧華略有興趣出來接話,“是的,聽說是上次遇到猛虎的事情,兩人的關係多少人看到了,不過陛下隔了許久才下旨,讓季大姑娘成了側妃。”

“側妃?”

陛下不立刻下旨應該是在維護太子,畢竟因為一個女人而讓自已的將領受傷,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怎麼是側妃那?

“是,正妃的人選早早的便定下了。”

正妃?“殿下,正妃是?”

“你見過的,和欣縣主。”

竟然是她,但是就上次的表現,和欣縣主似乎並不願嫁給太子。

“好了,這些不是你我可以思考左右的,我讓馬車送你回去,對了調查一切的前提是保護好自已,我和顧華不方便出面,你自已多加小心。”

“是。”

封稷在陌生人面前總是能言善辯,唯獨在在乎的人面前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就如此時,她只是皺著眉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顧華只是看了一眼封稷便拉過季安安的手,“殿下是要告訴你讓你照顧好自已,若是需要靠山也可以將我們搬出來。”

“我知道了。”

季安安看向封稷,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對方極為能言善辯洞察人心,可是熟悉後才知道什麼是笨拙的表達,在皇后娘娘面前如此,在朋友面前也是如此。

季安安坐上馬車,回到久違的季府,不知道為何竟然看起來荒涼了不少。

“依雲,季府怎麼了?”

依雲悄悄摸摸回答,“大姑娘成了預定的太子側妃,各種人情來往,季府又沒有人經商,全靠老爺的俸祿和夫人的嫁妝早就不行了。”

“原來如此,我記得大哥二哥還有四哥不都是有俸祿的?”

“大公子和二公子也要養家,而四公子養活自已已經算是不錯了。”

前世這個時候身為太子正妃的季溫婉何曾落得這個局面。

“這些話在我面前說說就算了,不可在外面喧譁。”

“奴婢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