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在夷州島停留了幾天。
夷州這個後世的臺灣寶島,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災難重重。
由於重要的航線位置,夷州島成為華夏領土之後,卻是屢屢遭受侵略,真正握在華夏民族手中的時間並不會太多。
郭嘉不懂華夏後世的歷史。
如果是趙季晨他們這些現代人在這裡,心中將會為今日的夷州島而自豪。
夷州島和朱崖洲,以及大漢的沿海地區,氣候炎熱溼潤,極為適合植物的生長,是真正的華夏大糧倉。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都是以陸權為主。
只有當海權國家興起之後,大陸的沿海地區,才真正成為繁榮的中心。
在劉備和趙季晨這些現代人的手中,夷州島目前已經成為了大漢的糧倉。
一年可以收穫三次的水稻,以及隨便栽種都可以有兩季收穫的糧食作物,讓夷州島看過去到處都是農田和果園。
在夷州島上進行開發的,主要是揚州和徐州的世家。
為了保護寶島的生態地貌,在夷州島上的開發有著嚴格的規定。
至少大漢資源豐富,在島上不允許擁有破壞地方生態的礦產開發。
劉備和趙季晨這些現代人,早就對大漢的發展進行規劃。
世界上礦產豐富的地方多的是。
以後只要去佔有這些地方,資源還不是應有盡有?至於大漢內部的資源,它們留在地底,任何時代都會屬於大漢。
離大漢越遠的地方,隨著時間的發展,說不定就會脫離大漢的統治。
這是時間的力量,非人力能夠改變。
以後不管世界上的國家如何發展。
在劉備和趙季晨他們心中,重視的只是以漢人為主體。
子孫後代為了利益要打生打死,對於他們這些祖先來說,那也沒有辦法去制止。
反正完成了民族主體的改造。
以後打來打去都是華夏人自己在打。
誰統治誰,那都是子孫後代自己的本事!......夷州島的資源問題也不需要擔心。
夷州島離大陸只有七八十海里,也就是一百三十多公里。
目前的蒸汽戰艦速度只有15節左右,也就是時速30公里左右。
這是因為蒸汽的利用率還不高。
但就是這樣的速度,夷州島到到大陸也只要幾個小時。
不久之後的燃油機輪,隨隨便便都能達到30節左右的速度,也就是時速五六十公里。
船隻往返夷州島和大陸之間,只需要一個多時辰(兩三個小時)。
隨著船隻的來往,不管是運送資源還是貨物,都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在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初期,人力物力的使用,好處多於壞處。
等到科技進一步發展,燃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完全可以透過管道進行輸送。
只要能保證夷州島上的生態,這一切都很值得。
以後在整個大漢的國土,關於資源的應用,都會採取這種方式。
在這片華夏生存幾千年的土地上,會盡量保證著生態的完整。
甚至在以後的地球上,都不會進行過度的開發。
科技發展過快,同樣對地球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只要能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很多所謂的科技,根本沒有開發的必要。
特別是武器的發展,對人類的生存都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按照後世的發展,也許人類最終會毀滅在自己發明的武器之下。
......郭嘉對夷州島的發展很是滿意,在補充給養之後,又繼續向南方前進。
徐盛作為海軍戰將,自然也帶著艦隊加入了南下的行列。
從夷州島的北部出發(也就是後世的臺北市),到達建安郡的東安、金門,如果只是蒸汽戰艦,只要兩個時辰。
但是帶著徐盛的艦隊,郭嘉他們花了一天才到達。
利用船帆和人力的艦隊,在速度上確實相差太多。
賀齊和陳禮、呂蒙等人都在東安(後世的廈門島)等待郭嘉。
郭嘉南下的時候,就經過建安郡的郡治侯官(後世的福州市)。
因為賀齊他們早年就已經推進到東安,郭嘉在侯官並沒有多停留。
這次南下征討交州,對於劉備的勢力根本沒有難度。
如果只是為了拿下交州,從豫章出發的呂範和夏侯廉、蔡陽,加上荊州的李通、陳到和霍篤。
兩路大軍足夠推平交州的張津勢力。
郭嘉的目標是拿下整個中南半島。
目前的中南半島上,還沒有受到其他文明的太大影響。
在這片土地上,真正具有最大影響的是華夏文明。
交趾太守士燮就是華夏文明在中南半島的代言人。
如果不是後世的交趾、日南、九真等郡被割裂出去,成為了後世的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
士燮和整個士家,完成值得華夏曆史寫上濃厚的一筆!士燮和士家在三國的這段歷史上一點都不出彩。
如果從華夏民族的角度去仔細分析,士燮和士家應該受到華夏後人的尊重。
士家在交趾郡的地位有如一個真正的王者,享受的也是交趾百姓從心底裡的尊重。
在整個三國時期,士燮不僅是交州牧,士家的兄弟擔任了交趾、合浦、九真和南海四個郡的太守。
憑士家在中南半島的威望和地位。
士燮如果是個有野心的軍閥,完全能做到在中南半島割據獨立。
士家最終沒有叛離大漢。
這其中可以歸功於士夔此人。
只憑這一點,士燮就值得華夏子孫的尊重。
......士家本是豫州魯國的貴族。
在王莽之亂時,士家逃避戰亂到交州的蒼梧郡,最終落腳下來。
雖然出身在孔子的故鄉魯國,但在蒼梧傳承了七代,到士燮這一代,士家已經是真正的交州世家。
士家從來都傳承華夏文明。
士燮年輕的時候,在穎川名士劉陶門下求學,後來回交州就任交趾太守。
作為一名學者型的官員,士燮在交趾傳播儒學、教化百姓,才讓士家成為交州和中南半島顯赫的家族。
史書上對士燮和士家的記載很少。
但士家能得到中南半島土著的尊重,靠暴虐的手段永遠都得不到。
直到現代的時空,越南等國還是尊士燮為他們的文明鼻祖,冠以“學祖”、“士王”等尊號。
在漢末的這段歷史上,華夏文明無比燦爛,大儒、名士在大漢數不勝數。
士燮在大漢,充其量也就是名士中的一員。
還是遠離大漢中心的名士。
在歷史的記載中,士燮也只能是一個軍閥的身份,留下些許的記錄。
劉備和趙季晨這些現代人卻很清楚。
——士燮在中南半島傳播華夏文明,已經為大漢在這片土地上,打下了深深的文明印記。
這不僅對鞏固交趾和九真等郡的統治打牢了文明基礎。
還為征服中南半島奠定了堅實的文明根基!這也是趙季晨他們放心讓郭嘉這個古代人負責南面的原因。
當然,郭嘉的身邊帶著大量的現代人才,他們會知道如何執行民族的政策。
......郭嘉在賀齊、陳禮和呂蒙他們參觀完蒸汽戰艦後,就開始商討交州的事情。
“公苗,南海和鬱林、合浦這邊,就交給定公和文達、叔至他們.”
“我們沿海路前進到蒼梧,先到交趾說服士燮兄弟,為征服中南半島做準備.”
賀齊想了一下。
“奉孝,既然如此,可以讓子烈帶著艦隊先行前往南海,你帶著子明和文向隨後出發,我和伯敬還是帶領陸軍從南海一路挺進交趾.”
郭嘉笑著搖搖頭。
“公苗,無須那麼麻煩.”
“驃騎大將軍府對我們的兵力早就做好了測算.”
“陸軍一率登上戰船,子明和文向麾下的艦隊,全部由蒸汽戰艦拖行前進.”
“各大小船隻只要注意掌舵,並在戰船前後綁好橡膠,防止互相碰撞的事故,就可以解決快速運兵的問題.”
“我現在需要再次確認南下的航線,還有在南海的登陸地點.”
甄逸就任揚州刺史之後,趙季晨等人就開始為謀取交州做準備。
賀齊等人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開始征討山越的行動。
劉備就任徐州牧之後,驃騎大將軍府就把征討交州提上了日程。
前期的準備都是以商隊作為掩護在進行。
隨著劉備勢力海軍的成熟,海軍在商隊的掩護下,開始接手沿海的事務。
別看郭嘉這次征討交州無比輕鬆。
這其中卻是劉備身邊的人才,經過十幾年時間的努力結果。
征討交州如果順利,劉備名下的甄家和糜家商隊,可以說立下了首功。
......賀齊還是有點不放心。
“奉孝,船舶牽引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很多,一旦遇到大的風浪,很容易造成傾覆的事故……”海上行船本來就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
哪怕是在科技發達的後世,也無法保證絕對的安全。
在科技落後的古代,海上航行更有點賭命的意思。
關於在海面上拖船,那更是無比麻煩。
海洋上不僅有風浪,海面下還有各種各樣的暗流。
牽引滿載的船隻,需要用到特製的鋼纜。
目前大漢的鋼鐵技術才剛開始發展,根本達不到後世的制鋼水平。
蒸汽戰艦目前的動力,能否拉功拖船。
能持續多久不損傷戰艦的動力。
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計算。
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偏差,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後世華夏的第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從歐洲拖回南海,其間經歷了無數的風險,發生了幾次的事故,幾年之後才回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