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提筆還不覺得,隨著故事的不斷延續,作者的思想做發生很大的變化。

逃跑女郎的靈感最初源自一戰時期加利波利戰役的華裔射手比利,他創造了一戰狙殺敵人最高的紀錄,生活在澳洲。

最初的構思是想把比利在澳洲的生活一帶而過,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以十九世紀初的澳洲背景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故事,這裡有英國派來的總督,有堅持澳洲獨立的黨派,有土著人,有淘金者,還有不能讓我們忘記的第一批來到澳洲的華工,以及中國人對世界的探索。

加之澳洲的荒原可以給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因此寫了近百回主人公還沒有出澳洲。

沒有讀者關注的作者是煎熬的,網大的課程也聽過,包括如今的許多網路小說都在不斷的迎合著讀者的爽點。

但僅僅是迎合是不行的,作者不可能喪失自己的堅守,於是便有了堅守與迎合之間的選擇。

迎合的是枝葉,堅守的是根本。

金庸的小說把武學渲染的極是華麗,但武學只是枝葉,其中關於家國、人性的思考才是根本。

人性禁島是我反覆讀過的網路小說,荒島的生態和獵頭是枝葉,關於人性與自由的思考才是根本。

失去了根本,再華麗的枝葉也會最終破敗。

當然,作者有時並不左右主人公的性格和思考,唯一能做的便是順其自然,在衝突中提煉關於人性、家國、親情、愛戀、自由的諸多思考罷了。

權且為文,期與讀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