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公佈炎黃神國法,眾皇帝喜不自勝
我家醫館通古代,朱標上門求醫 封侯書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晚間。
依舊是仁愛醫館外的空地。
依舊是那些廚子和幫廚做的菜。
菜依舊是擺在那些桌子上。
依舊是李中孚坐在主桌上,身旁陪著始皇帝、漢高祖、漢光武帝、曹操、楊堅、朱元璋等人。
不同之處有二。
一是席間多了些李中孚不認識的人。
不用說,這是南北朝的皇帝們。
李中孚外出這大半年間,南北朝各個時空的皇帝來了個遍。
除了高家那些神經病,其餘的都逐漸融入到了大集體中。
此次宴會,他們自然也不會缺席。
雖然李中孚不認識他們,但守門人還是通知了他們。
另一處不同的地方在於心態。
李中孚的心態變了,是因為以後修煉變強將是他的頭等大事之一,而煉丹製藥將佔據他相當一部分時間。
老朱等人的心態變化也跟這些有關。
既然李大夫回來了,說明他已經有所收穫。
那麼,會不會返老還童、起死回生、長生永駐將適當普及甚至完全普及?
大家都在等李中孚吐露。
李中孚也知道大家在等著自已吐露。
但他只當不知道,只管和大家敘舊,問好,以及結識南北朝那些皇帝。
直到宴會結束,他被朱雄英、兕子、朱元璋等小毛孩子簇擁著去往遊樂園,他也沒透出什麼口風。
皇帝們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抵是丹方已經有了,但還沒完全學會,暫時煉不出丹藥吧?
那就只需要等等了。
以李中孚的才華,最多三五年,各種神奇的丹藥必將能夠不那麼困難就能買到。
但轉天一早,李中孚就讓朱雄英跑腿,去把周平王、始皇帝、漢高祖、漢光武帝、曹操、曹丕、楊堅、李淵、李二、忽必烈、朱元璋、胤禛喊了過來。
他們或是一個朝代走向重大轉折的締造者,或是一個王朝的建立者,身份地位和其他皇帝不可同日而語,往往能一言而決整個帝國乃至朝代的走向。
很顯然,李中孚不是喊他們來喝茶或吃飯的,一定是有什麼大事商量。
幾人陸續來到會議室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若有所思。
等李中孚也到來後,朱元璋直接問道:“李大夫,丹藥的事我們大概都能猜到,你實在沒必要浪費時間特意喊我們過來告知一聲。”
李中孚笑道:“丹藥的事,我不說你們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
“也就是說,李大夫是另有要事。”李二接話道。
李中孚點頭:“對。實不相瞞,我花重金買到了一本秘法,這本秘法看似是修仙之法,實則不是。
它更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運之法,就好像《封神榜》裡女媧想殺紂王,卻被人皇氣運阻擋,只能另闢蹊徑。
一旦此秘法開始運用,作為一個朝代的開創者或者復興者,你們都將擁有各種偉力。詳情聽說……巴拉巴拉。”
越是聽,老朱他們的眼睛越亮。
“炎黃神國法,好東西啊,以後咱真的能讓太陽停住了!”朱元璋作為老書蟲,幾乎秒懂李中孚的意思,樂得手舞足蹈。
始皇帝等本來還沒怎麼懂的皇帝一聽他這話,幾乎瞬間明白了。
“原來是這個意思,這炎黃神國法真是好東西,多謝李大夫了。”
“以後我的大唐能夠人人如龍了,這可比高科技帶來的震撼還要讓人震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要具象化了!”
“朕要打下一個更大更大的疆域,讓大秦的旗幟插遍七洲八洋,讓炎黃的信仰光耀每一個人類。”
李中孚:o(* ̄︶ ̄*)o
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你們很上道嘛。
不枉我特意冒險買到這本秘法。
這時,朱元璋再次腦洞大開。
“大明足有二十來個時空,幾十億黎民,幾億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要是把炎黃神像普及到各個村落,讓百姓日夜上香,咱這個明太祖不得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啊?咱等不及了,咱想這就回去著手安排。”
“別急啊老朱,秘法雖然聽起來不難,實行起來也簡單,可神像的製造卻不那麼容易,總不至於隨便用泥巴捏一捏就行吧?短時間內我看沒那麼容易普及。”李二笑道。
“說的是,還是聽李大夫安排吧,想必李大夫已經有腹稿了。”胤禛道。
李中孚點頭:“神像製造確實有些講究,最開始的一批需要我來弄,但等你們國內開始凝聚氣運,自然而然會誕生能夠製造神像的人,到時候我就可以撒手了。”
“那就有勞李大夫了,事成之後,我們一定有厚報。”朱元璋搓著手說道。
始皇帝問道:“老朱你打算怎麼厚報?送金銀財寶還是美女?”
朱元璋被問住了。
金銀財寶什麼的,光是我們這些年送的都夠堆成好幾座山。
也就是現在各個朝代基本都流行起了鈔票,錢不夠就能印。
不然我們各朝早就被送到通貨緊縮了。
就這,李大夫那兒的鈔票也是堆成了山。
聽說萬貞兒還在各個朝代搞跨時空商業,連鎖集團開了一家又一家。
錢對他們家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個數字了,甚至可以說是累贅。
美女……就更不用說了。
要想配得上李大夫,起碼得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大小周後楊玉環這個級別的。
可她們要麼已經嫁人,要麼已經香消玉殞,還真不好強迫。
況且李大夫身邊每多一個女人,咱女兒鶴鳴就要被分走一分關注和寵愛。
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要我說啊,咱們乾脆直接賦予李大夫一個和皇帝平齊的官位或者說爵位,讓他也能借用因為炎黃神國法而凝聚起來的願力,同時享受到百姓的愛戴、尊崇,這才對得起他的付出。”胤禛目光灼灼的看著李中孚,大聲提議道。
李中孚心中一暖。
不愧是胤禛啊。
你是真捨得給。
十年過去,就連老朱都因為帝王本能而下意識的避開了這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