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不聽音,放屁動腦筋。

王承恩政治能力不高,但聽音兒還是可以的。

心裡頓時有了想法。

“奴婢知道的,一定不能讓史官知道。”

短暫的談話到此為止,可在第二天王承恩罕見的宴請了一些史官。

......

滿朝文武沒有傻子,在首輔和次輔都宣傳聖天子事蹟的時候誰不是聽喝的。

一時間,整個大明聖天子之名被傳得越發的幽遠。

就連王承恩被訓斥都被不知名的人說漏嘴了,上到臣工,下到百姓全都在說“陛下可真是個好皇帝啊。”

朱由檢心情不錯,翟穎早就回去了,雖然在大明是貴妃,可以說一人身下萬人之上,但她更喜歡在公司掌握一切的感覺。

朱由檢也沒有攔著不讓回。

看著諸事都有人管了,朱由檢也要著手進行下步了。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關係到接下來整個大明的命運,也關係到未來大明周邊這些國家的生死。

問,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

要是現代肯定是那種核武器了,眾生平等嘛。

但在沒有眾生平等的時候,是什麼呢?

經濟。

打仗打的是經濟,國與國斗的是經濟,實際上更準確的詞兒叫做綜合國力。

而朱由檢就是在不斷的偷摸的發育,增加大明的綜合國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他才能兵不血刃拿下草原。

試問如果大明比草原還窮,餓殍千里,林丹巴圖爾瘋了也不會跟他混啊。

跟著他混,主要還是因為打也打不過,還能讓他們吃飽。

不然閒的蛋疼也不會跟他混的。

所以,經濟這把刀必須用好。

不僅如此,他還要靠著這把刀收割周邊的國家。

比如那個日本國。

那銀山他已經忍了許久了,真的忍不住了。大明商品經濟太繁榮了,對於金銀的渴望更是再次增加,最近已經出現了些許不夠用的意思了,可真的是不夠用嗎?也不盡然,只因國人都愛儲存,不愛花啊。他這個皇帝得想辦法開源啊。

但怎麼能順利的弄到那座銀山呢?大明人去開礦?

不太可能,太遠了。

那麼怎麼才能讓日本國的人“自願的”為大明挖礦呢?

像以前忽必烈幾次遠征,他並不準備效仿。

純粹的遠征沒有意義。

......

渤海灣,秘密的碼頭。

周邊百里都沒有人,並且有專人進行巡邏,日夜不歇。

朱由檢秘密的來了這裡。

會見了王徵。

“朕只問一句話,現在蒸汽船能航行了嗎?”

王徵沒想到朱由檢這麼心急,思索著該如何說。

“陛下,能走是能走,但現在蒸汽船隻是一個空殼子,只是採用了蒸汽動力,並且材質變成了鐵甲,可其中焊接還有各種問題都未突破.....”

朱由檢這次來不是跟他討論技術引數的。

面對滔滔不絕的王徵他擺擺手:“這些東西不用跟朕說,朕只問你,船能不能開,能開多遠,面對普通的傳統戰船有多大的優勢能不能形成碾壓。”

王徵仔細思索著。

咬牙說道:“能開肯定是能開,只要帶足了煤炭和維修工人,開多遠都沒有問題,至於面對傳統戰船肯定是有優勢的,先說速度就可以碾壓傳統戰船。”

“蒸汽船用的鐵甲,雖然焊接技術還未完全的突破,還結合了一些木製連結結構,可對上傳統戰船就是無敵的存在。”

“而且臣聽說軍器監的新式大炮也有了新的突破,更沒有問題了。”

“只是,能不能再給臣一段時間,半年或者一年,臣肯定能造出滿意的蒸汽戰船鐵甲艦。”

有著陛下的各種支援,他也算是下了軍令狀了。

千萬別覺得有圖紙有技術就能造出戰艦,圖紙有了引數有了,可還有一個個技術等著突破呢。

王徵說半年一年都是因為陛下給他時不時的一些支援了,不然他連這個數字都不敢說。

朱由檢默默的思索。

“現在的朕有點等不了了,朕問你,如果把傳統戰船改造蒸汽戰船可以嗎?動力和外觀換上,不求達到最佳的戰力。”

瞬間, 王徵愣住了。

這圖啥啊。

不過也沒敢多問。

最終給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可以搞。”

頓時,朱由檢露出了輕鬆的神色。

“最快可以改造多少?”

王徵是個嚴謹的人,測算了好一陣,才擦擦額頭的汗水:“回稟陛下,一個月五艘應該沒有問題。”

朱由檢拍手叫好。

“好,按照這個標準擴大人手,一個月後朕要看到十艘戰艦!”

說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只留下王徵雙眼發直,

我特麼的說了是五啊。

怎麼翻倍了呢?

但他能咋的,忍著唄。

想想現在能實現自已理想抱負,再想想那有了前途的兒子,還有那在京師的大宅子,他也只能忍了。

朱由檢馬不停蹄的回去了。

既然得到肯定的答案,他自然沒必要在這了。

回去之後,就給秦良玉發報。

頒佈新的提案。

秦良玉雖然愕然,但還是完美執行。

一時間,整個江南乃至於廣東方面有船的人全都沸騰了。

麒麟兒吳孟堯也在此列。

自從家被父親敗了以後,他操碎了心。

現在整個吳家雖然看上去依舊風光,土地賣了不少錢,糧食也被朝廷平價收購了。

但實際上呢?

那些錢是一分錢沒見著啊。

因為有言在先,那些錢要留在東廠的票號兩年。

不僅如此,每年還要繳納一筆利息。

若是利息繳納不足,這錢你拿不走。

他身為吳家麒麟兒自然不能不管,現在老爹帶著一堆媳婦在自已的宅子住著呢。

他難啊。

所以拼命的跑船,交趾江南兩頭跑,有時候還要拉一趟私活去北方。

為了這個家操碎了心。

可今天,他的好友,跟他一起跑船的好友滿臉興奮的登門。

“孟堯,快出來,快出來有大事,天大的事情。”

吳孟堯一聽沒有動,只是百無聊賴的打著哈欠。

“順城,何事啊。”

林順城興奮不已,跑了進來。

“快去布政使衙門,朝廷要遠航,我們可以跟隨!發大財的機會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