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司禮監的目的,蕭天佐已經和俞湛說過。

朝廷局勢,如今是老臣強於外戚,有著一家獨大的趨勢。

蕭天佐不可能一個人進行對抗。

那麼,就需要引入另外一股力量。

自已想用外戚,可沒外戚可用,唯一的選擇就是宦官。

司禮監的權力很大。

一切朝廷文書,都需要經過他們的手,而在這種影響下,三個司禮監太監的影響就會被持續擴大。

以達到讓文官罵他們又得討好他們的地步。

蕭天佐身在其中,最為省心得力。

這三個人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每一天都是過著苦日子。

本以為,當了閹人,這輩子難以再有出頭之日。

蕭天佐的一道旨意,卻將他們三個的人生從低谷中直接抬到高峰。

這是比再生父母還要大的恩情!

三人跪在地上,不斷哭泣,是激動的哭泣。

蕭天佐其實還有點不滿。

皇宮中,沒有一個真正的強者坐鎮,多多少少是缺失了一些安全感。

要想救回大夏,就得先救自已。

當蕭天佐吐露心聲過後。

那位提督太監,也就是武道四境的方正,冷不丁地說道:“陛下,奴婢曾經殺死過一位九境武者。”

“方公公,吹牛也得分在誰面前。”俞湛皺眉道。

“回俞將軍,奴婢沒有吹噓,奴婢敢以性命保證,字字言言,皆是屬實!”

蕭天佐淡然道:“那你說一說,朕來聽一聽。”

方正所殺的九境武者。

即是他的師尊。

這傢伙在武道上絕對是個天才,由於所修煉的煉體功法異於常人,導致他的攻擊能夠無視一切防禦手段。

方正解釋過後,從懷中拿出一本泛黃的古樸書籍。

上面有著三個大字——生死經。

俞湛眼前一亮。

“原來《生死經》是在你手上啊,幾年前江湖上還因為這本武道功法,鬧出過一陣腥風血雨呢。”

蕭天佐目露疑惑,俞湛趕忙說道:“陛下,這本《生死經》的武道修煉宗旨只有四個字,非生即死。”

“也是一位魔道宗師開創出來的武道功法。”

“絕對算得上是一件至寶!”

方正把這東西拿出來,就是為了表現出自已的絕對忠誠。

蕭天佐卻是退了回去。

“你自已好好練吧,朕有著一道心法加持,無需錦上添花。”

真正的原因,還是《九幽煉天訣》會排斥其他煉氣心法和武道功法。

方正只好收了回來。

蕭天佐有意無意地提點道:“你們三個,以後給朕做事,只需要記住一個準則。”

“不可魚肉無辜百姓,不可戕害義士,不可荼毒清賢之官。”

“至於該如何對付那些官老爺們,你們自已看著辦,朕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言中之意,提督太監方正並沒有領悟出來。

倒是秉筆太監洪忠和隨堂太監柳賢聽明白了。

只能說,術業有專攻。

蕭天佐讓他們退下後,三人作為同僚,開始交流起來。

方正主要是不明白該如何對付。

洪忠笑呵呵道:“方公公,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們自已來招攬手下。”

“願意聽陛下的官員就不必那麼針對。”

“不願意聽的,就得我們來幫陛下解憂了。”

方正恍然大悟。

就在次日,在三位太監的建議下,在宮中養出一把見不得光的殺人利劍。

於是,大夏皇朝的宦官體系徹底穩定,並且在蕭天佐的授意下,建立了一個名為“東廠”的太監衙門。

那些老臣們並不在意。

以為這只是蕭天佐清算外戚的後遺症,也不太擔心宦官亂政。

他們覺得,蕭天佐經歷過一次外戚專權,肯定會心有提防,不會讓宦官們權力過大。

而且,在歷朝歷代的史書上,哪怕是宦官亂政,通常都鬧不起太大風浪。

殊不知,蕭天佐重用宦官,就是對付他們的。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

蕭天佐發現了洪忠與柳賢的才能。

如果說,他們沒有淨身,透過科舉這種正常渠道入仕,未來的成就會更加輝煌。

蕭天佐白天基本上都待在上書房。

朝可以不上,國事不能不管,尤其是現在天災四起,大夏江山處處都是民不聊生。

蕭天佐此刻眼前擺著兩道摺子。

分別是江南道水災和江北道旱災。

隨堂太監柳賢建議,治理江南道水災的同時,向江北道開挖三條運河。

“陛下,奴婢覺得,短時間內耗時耗力耗財,但只要這三條運河挖成了,既能夠治理江南水災,又能夠緩解江北旱情。”

秉筆太監洪忠附議道:“奴婢也覺得此舉可行,在開挖運河時徵召民工,還能夠給數萬戶百姓一口飽飯。”

“但難點也在於這裡。”

“朝廷沒錢……”

蕭天佐淡淡道:“錢的事情好辦,從世家大族身上放血。”

兩名太監陷入沉默。

早年間,他們都是無書不讀的同一種人,很清楚大夏皇朝的建立,就是靠著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援。

好幾位先帝試圖挑戰世家大族,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且死的不明不白。

蕭天佐旋即說道:“朕記得,尚書令沈雲卿就是江南人士。”

“他背後的沈家,在江南道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中書省和門下省那倆老頭,倒是家裡窮的叮噹響。”

兩名太監眼神一亮,齊聲道:“陛下高明,我等這就去辦!”

“記得多給朕弄點錢來,太后那敗家娘們,把宮裡的好東西都給蕭天璟送去了。”蕭天佐說。

兩名太監有點想笑,但不敢有任何表情。

要是先帝罵太后,那還可以理解。

做兒子的罵孃親是敗家娘們,這要放在民間,不得被打斷腿……

這時,兵部又遞送來一道奏摺。

蕭天佐懶得看,讓洪賢念出來。

“陛下,是齊州發生了民變!”

民變?這麼快就來了?

蕭天佐眉頭微皺,吩咐道:“繼續念。”

“齊州烏山城八千流民反叛作亂,於昨日搗毀烏山城城主府,正在烏山城中燒殺劫掠,齊州各地流民聞訊而至,預計不出十天,反叛流民將增至不下於三萬之數,奏請聖上上朝議事,與諸大臣商議平定叛民事宜!”

蕭天佐神色有所舒緩。

“小忠子,你去給兵部尚書回個話。”

“就說,再提上朝一事,朕就上他老母。”

“務必要一字不落。”